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9-02 10:29:09
原標題:樂學暢玩 走進科學
來源:中國教育報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學前教育階段是人的探究意識與實踐能力發展的萌芽階段,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尊重幼兒認知特點與發展規律,開展富有特色的科學探究系列課程,寓科學教育于游戲、生活、學習中,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始終,讓幼兒在感知、體驗、操作中積極探究、主動學習,提升科學素養,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追隨興趣
寓科學教育于游戲
游戲能夠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自主游戲中,幼兒能夠圍繞著自己感興趣的科學問題,以極大的熱情長期持續地研究,在動手體驗中經歷學習。“我們為幼兒創設了隨處能進行實驗操作和科學探索的游戲環境,按幼兒年齡特點分別將3個樓層的走廊創設為感知體驗、探索驗證、體驗成長主題科學長廊,投放STEAM拼搭玩具、科學小實驗套盒、科技墻等20余種豐富的桌面、墻面游戲材料,支持幼兒自主探究。”東城街道文昌幼兒園園長劉明霞介紹,“孩子們通過與多種材料的互動感知、親身體驗,對科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形成了渴望探索的進取心與專注創造的學習品質。”
為了深入挖掘利用園本科學資源,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活動,文昌幼兒園成立了科學探究工作室,圍繞環境打造、材料投放、幼兒行為分析、教師支持等方面扎實開展教研。“我們本著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原則,走進孩子,觀察游戲,追隨幼兒的探究興趣和需要,給予幼兒適時、精準陪伴與支持。僅一年時間,我們就梳理出了《樹》《你好小蟋蟀》等優秀游戲案例30余篇。”文昌幼兒園保教主任袁光麗介紹。教師通過撰寫幼兒學習故事、游戲案例的方式,記錄幼兒的游戲過程,分析幼兒經驗建構的過程,提出有效支持幼兒持續探究的支持策略,促進游戲的持續生長生發,實現了幼兒經驗、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趣味探索
寓科學教育于學習
對幼兒來說,科學知識的學習不僅是聽和記,更重要的是親歷和參與。“在以往科學領域的教學活動中,受教師兒童觀、自身科學素養、教學方法滯后的影響,教師多是‘一言堂’,或采用簡單材料和單一形式開展活動,孩子們真正自主操作的時間和機會很少,難以理解復雜的科學知識,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縣科學領域中心教研組長張興升說,“教研組成立后,我們組織全縣科學領域骨干教師,將省編教材的科學活動進行篩選整合,系統梳理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三類科學探究活動,并進行了游戲化改編。”通過集體備課、同課異構、評課研課等教研活動,教研組設計了富有趣味性、實操性的科學活動70余節,梳理了教學實錄、教學材料包等豐富的教學資源,建立起了線上教學資源庫,實現了縣域教學資源的互動共享。
為了給孩子們盡可能豐富的操作體驗,文昌幼兒園結合園本資源,設計了幼兒操作材料包。“每節教學活動我們都制作了預操作、集體活動、區域延伸3類材料包,讓孩子們自始至終都能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科學教研組長史兆美介紹,“在材料的選擇上,既要兼顧高低結構不同層次材料,還要根據不同幼兒能力水平適當增減。”通過實際操作實驗,幼兒將自己的發現、感悟、問題等表征記錄下來,與同伴、老師分享交流,在親歷和參與中提升科學素養,實現了幼兒的主動學習、深度學習。
體驗實踐
寓科學教育于生活
幼兒的認知興趣與探究欲望是在充滿科學氛圍的環境中和參加無數次科學探索活動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貼近生活的科學探究資源更能夠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和欲望,使得他們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探索世界。“我們將科學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利用進餐、散步等生活環節引導幼兒關注生活、關注大自然,觀察身邊的科學現象。”劉明霞介紹,“教師及時捕捉一日活動中的教育契機,引導幼兒持續思考、追蹤,并通過集體活動、班本課程、親子閱讀等活動,不斷拓展幼兒經驗,在探索科學奧秘的同時,激發了幼兒對生活的熱愛與探究欲望。”
為進一步開闊幼兒眼界,東城街道各幼兒園利用親子活動、半日活動、社區實踐日等,帶領孩子們走進綜合實踐學校科技館,體驗踩單車動力發電,動手感受鐵砂成橋,看哈哈鏡照出各種怪相,了解小寶寶生長過程……在切身體驗實踐中,領略科學的魅力,進一步激發求知欲與探索欲。在參觀科技館后,孩子們用畫筆描繪了自己眼中的科學世界。幼兒園將孩子們的作品布置成主題畫展,邀請家長參觀,與家長攜手共同將孩子們的興趣延續下去,為科學探究課程的開展提供了家長資源的助力。
(劉明霞 王永德 于化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