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2022-09-02 11:26:09
原標題:“竭澤而漁”與“來者不善” 解析河南汝州“怪魚”的科普含量
來源:金融時報
宋立民 陳愷思
8月27日,抽干了云禪湖湖水,河南汝州“怪魚”——一雄一雌兩條鱷雀鱔落網。從央視新聞到網絡熱搜,熱鬧異常而議論大漲?;蛟怀楦梢缓粸椴秲蓷l魚,代價誰來承擔?或曰這是讓國人關注本地的“外宣策略”而已。但是,從科普的意義上考察,值得關注的點頗多且大有價值。例如:如此兇猛的巨無霸為什么廣東人叫作“福鱔”而家養?為什么會導致生態系嚴重破壞的鱷雀鱔在2018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際,卻注明“無?!保渴遣皇峭鈦砦锓N都是十惡不赦?“怪魚事件”后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鱷雀鱔?
汝州不是“絕無僅有”
2022年7月,有市民報告,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中央公園云禪湖發現“怪魚”,試圖捕捉而未果,后證實為鱷雀鱔,于是才有了“竭澤而漁”的“萬人空巷看捉怪魚”的圍觀。
其實,怪魚鱷雀鱔的出現應該不是新聞。據報道——
2019年7月,云南省玉溪“珠江源頭第一大湖”撫仙湖,漁民捕撈到鱷雀鱔:“呈長筒形,長約50-60厘米腹部白色,磷很硬,嘴深裂,上下密布兩排匕首般鋒利的牙齒,非常兇猛。捕撈時活蹦亂跳,有點嚇人?!蓖?,廣州白云湖,專業團隊在600畝左右的水域隔離圍捕了四天,終于抓到一條長達1.2米的“神秘殺手”——鱷雀鱔。
2021年11月,廣州某小區附近的湖里大批觀賞錦鯉所剩無幾,意外發現湖里有一米多長的鱷雀鱔在大快朵頤。
2022年8月1日,北京百旺茉莉園小區居民,在小區內的水系內抓獲一條半米多長的鱷雀鱔。
2022年8月29日,多地發現鱷雀鱔,農業部門已開展外來入侵物種普查——近一個月內,除河南汝州外,北京、湖南、廣西、山東多地先后報告發現鱷雀鱔。其中,湖南長沙近日發現的鱷雀鱔系該省首次發現。
無奈云南撫仙湖太難抽干,廣西西山蓮池、湖南長沙岳麓區的湖水亦然。所以,我們為河南汝州干凈、徹底的做法點贊,卻暫時無法推廣。
為什么汝州痛下決心,即便遭到議論也絕不收手呢?因為明白了鱷雀鱔的危害。
鱷雀鱔,老家在北美,乃北美七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特有的淡水巨型食肉魚。它們在地球上已生存了1億多年,有全身長硬鱗質的超硬琺瑯質魚鱗為證。古時遍布北美、歐洲、印度及非洲,至今我國不產。該“硬骨魚綱·新鰭魚亞綱·雀鱔目·雀鱔科”的魚,體長可達3050毫米,偶入咸淡水。水中“活物”幾乎“通吃”,最大可吞下身體1/4的食物。其每年五至八月交配產卵,雌魚每次產14至20萬枚,魚卵有毒。雄性六歲左右性成熟,雌性長達11年,壽命26至50年,最高紀錄75年。其對人類威脅大于食人鯊。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比绱斯拄~妖鱔,當然寧可竭澤而漁,也不能夠任憑其遨游四方,危及物種生存環境與人身安全。
所以,不是替河南老鄉辯護——一切由因時間地點條件決定——這回汝州的捉魚決定,竊以為意義在于敲響警鐘,保護金山銀山的自然生態,打響了向鱷雀鱔發起總攻的第一槍。
至于一度有超過3000萬網友在線圍觀“捕魚現場”而引發轟動效應,竊以為只是順便滿足網民獵奇心理的副產品。換言曰,具有“不可重復性”。
“福鱔”的巨危與“無?!?/p>
德國幽默大師?!W·卜勞恩的兒童漫畫杰作《父與子》里有一幅六格漫畫題為《養魚奇談》,說兒子從一位船長那兒得到一件禮物:一條小魚。父子倆每天捉些小魚小蝦來喂它,魚兒越長越大,魚缸盛不下了,只好放在浴缸里養。后來那條魚飯量大得驚人。終于,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大魚把他家的房子撐破了——畫面上大魚搖頭擺尾、洋洋得意,驚恐萬狀的父子倆渺小如螻蟻。
如今的“父與子”不再幽默,而是“及時止損”,于是悲劇發生了。
已有多位專家與網友一起懷疑,汝州的鱷雀鱔來自世人不無善意的“放生”。
8月28日,有記者注意到,在部分電商平臺,鱷雀鱔的“身影”并未消失。二手平臺賣家出售原因,就包括“太大了,放不下”“吃食猛,養不起”。盡管商家提醒“養不了不能放生”、放生涉嫌違法,但養魚者的行為完全靠自律,無法杜絕他們隨意放生。何況“網上一二十元即可買到”,扔掉也不大吃虧。
或曰,既然威脅巨大,為什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不下令“趕盡殺絕”?為什么許多年來大家并不懼怕養“鱔”遺患——廣東人還美其名曰“福鱔”而樂于收養呢?
需要科普的是:有研究表明,鱷雀鱔沒有強勁的咬合力,不會主動攻擊體型大于自身1/2的獵物或人。而其卵只有極少數能夠逃過天敵的口腹。也正因為只要它在,同一水域少有其他魚類生存,影響了漁民生活,美洲各地政府為了保護水體生態而批準捕獵,當地居民大量屠殺,使得鱷雀鱔已瀕臨滅絕,所以又被美國動物協會列入了保護動物。
在201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以下簡稱“紅皮書”)中,鱷雀鱔被注明“無危”。該紅皮書是于1963年開始編制,是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被認定為提供了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的指標。
根據數目下降速度、物種總數、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準則,名錄將物種分類為9個級別。(1)絕滅;如渡渡鳥。(2)野外絕滅;如剃刀嘴鳳冠雉。(3)極危;如高鼻羚羊。(4)瀕危;如非洲野犬。(5)易危;如大白鯊。(6)近危;如兔猻。(7)無危;如白頭海雕。(8)數據缺乏;如虎鯨。(9)未評估;如豹紋澤鱔。
無危物種又稱低關注度物種,指現存的物種中被評估為不屬于其他分類的物種。它們既不是瀕危物種,也不是近危物種,其受威脅的程度較低。
問題在于,鱷雀鱔的“無危”即“不瀕?!币嗉喘h境威脅不到他們,并不意味著它對人類和人類的生活環境“無?!?,仍然不可任其泛濫。
關于廣東人“善待”此“鱔”,也并非因為“鱔”與“善”同音。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牟希東說:第一,廣東省是我國觀賞魚貿易發達的地區,鱷雀鱔作為一種觀賞魚被引進,而且引進后也在本地實現了繁殖。第二,廣東觀賞魚文化盛行,鱷雀鱔也稱為“福鱷”。第三,廣東亞熱帶氣候,加上鱷雀鱔沒有天敵,適合其在本地生存。
需要科普的是:作為觀賞魚,鱷雀鱔長到三米是不可能的。據說,其“隱喻”或者“象征”在于:這種魚一馬平川、“大小通吃”,飼養者也希望自己像它們一樣財源廣進,源源不斷。因此,頗注重“商品經濟”的廣東人,給鱷雀鱔起了一個很吉利的名字:“福鱷”“福鱔”。
關于“外來物種”的對待
“外來物種”與“外來入侵物種”并不是一個概念。外來物種是指經自然或人為因素,從原生地傳入到新的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體。“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外來物種在新的生態系統或生態環境中建立種群,并對引入地的生物多樣性或人類健康造成威脅、影響或破壞的物種。前者如葡萄、豌豆、石榴、核桃、玉米、花生、檳榔、桉樹、日本對蝦、海灣扇貝等,益處多多。后者如滇池水葫蘆、洱海的波氏櫛鰕虎魚,害人不淺。
那么,鱷雀鱔目前處在什么位置?
2003年,我國開始發布《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至今已發布四批71個物種,鱷雀鱔還沒有被列入。2021年1月,農業農村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方案》,明確要強化水生外來物種養殖環節監管,推進水葫蘆、福壽螺、鱷雀鱔等水生外來入侵物種綜合治理。
即如網傳的“鱷雀鱔沒有強勁的咬合力”一說,就是忽略了“雀鱔的吞咽能力甚至可以媲美蛇類,能吞下比自己大的生物”的危險性。
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在《中國外來水生動植物》一書的序言中已經指出:“我們往往只看到外來物種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卻忽視了它對我國本地水生生物多樣性所帶來的潛在影響和危害。有的外來水生物雖然還沒有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卻正在排擠、取代當地物種,影響當地水生生物的生存,有的外來水生生物已經轉為入侵種,給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物種多樣性造成了嚴重危害。有些外來物種還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危害,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如我們只看到外來物種有益的一面,而忽視了其危害性的一面,其結果將造成我國豐富而特有的水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譬如,2006年的‘福壽螺’事件,已經對我們敲響了警鐘?!?/p>
全國高校水產類規劃教材《系統魚類學》(2019年版)也白紙黑字:“近年來,國內也有人將其(雀鱔)作為觀賞魚飼養,但如管理不善,一旦進入合適水域,極易破壞原生態系統?!?/p>
一句話:當“移民”變身為“侵略者”的時候,就要加倍警惕而萬萬不可粗心大意了。
2022年8月19日,筆者忝列第四屆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評委,聽到的最多的題材,一是氣象,一是海洋。當時就尋思:有關部門做一個“鱷雀鱔”的短片,配發講解——像2020年第51個世界地球日發布的組圖《鯨落》一樣言簡意賅——該有多及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