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體育報
2022-10-12 09:28:10
原標題:攀登不止 為新時代添磚加瓦
來源:中國體育報
原標題:攀登不止 為新時代添磚加瓦
來源:中國體育報
本報記者 王向娜
“非常榮幸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這是一份屬于登山隊的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激勵我們攀登不止、砥礪前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國家體育總局登山中心培訓部主任次落說。四次登頂珠峰,他見證著我國登山事業的日益發展,更感動于登山精神的代代傳承,感恩于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帶來的堅強支撐。
從出生于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的一名藏族兒童,到走出藏區來到濟南和北京讀中學、考入中國地質大學成為大學生,再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登山者、體育工作者,次落得益于黨中央對西藏發展的扶持政策,得益于國家對于體育事業和登山事業的高度關懷與重視。
作為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長,時年45歲的次落原本并沒有登頂計劃,他的位置是在6500米的前進營地坐鎮指揮,但這一年的攀登因為天氣原因一波三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在兩度出發、兩度下撤、整個隊伍士氣受到影響的艱難時刻,次落站了出來,他決定帶隊攻頂。“第二次下撤之后,大家的體能消耗很大,士氣低沉。在宣布最終攻頂的8人名單時,很多隊員流淚了……但當時已經是5月底,時間越來越少,不能再撤回到大本營調整了。可以說,無論是隊員的體能,還是所剩余的物資,都要求這一次我們必須成功,抓住這最后一個窗口期。”次落說,在困境時挺身而出,這是一名黨員、一個登山人的責任擔當。
第三次攻頂前,次落進行了一次“戰前”動員,講述老一輩登山人如何在困難面前完成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從1960年成功登頂至今,在每一次登頂活動中,登山隊都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憑借一批批黨員前赴后繼、勇于擔當,最終實現了一次次成功登頂的創舉。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登山人用生命和奉獻鑄就出‘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這與黨員的精神追求高度契合。”次落說。
次落至今還記得,在從7028米到7790米進發的過程中趕上九級大風,大風吹過時,大家在繩索上左右晃動,但每個人都在咬牙堅持。在7790米搭建帳篷時,大風吹得大家用時將近3個小時,而以往這只需要20分鐘就能完成。九級大風持續到第二天凌晨5點,隊員們在帳篷里一宿沒有合眼,因為擔心帳篷會被吹跑,一旦風小一點,就趕緊出來加固帳篷。隨身攜帶的重力儀不能傾斜超過30度,整個晚上,有兩名隊員輪流抱著重力儀在帳篷里面坐著……
2020年5月27日凌晨2點,次落和隊友們在連續兩個晚上幾乎沒有合眼的情況下從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原計劃6、7個小時的登頂時間,他們足足走了9個小時,上午11點鐘,隊員們終于到達頂峰。這是人類第一次在珠穆朗瑪峰的頂峰接收北斗衛星的信號,也是人類第一次在頂峰用重力儀測出珠峰的數據。
次落和隊友們在頂峰足足工作了150分鐘,有些隊員是全程不加氧,為了迫切測出珠峰的精確數據,有人甚至摘下了手套……在極度缺氧、極度寒冷的珠峰頂上,完成國家任務成為每一名隊員心中最為重要的事情,個人安危都暫時顧不上了。下撤回到大本營的時候,次落和隊友臉上的凍傷令人熱淚盈眶,但他們卻一心惦記著測量數據是否完整無誤。
“這是我第四次站在珠峰頂峰上,除了感到榮幸以外,更多的是感動和感恩。”次落說,從1998年首次登頂,到2007年、2008年兩度為火炬傳遞保駕護航,再到2020年為國測量,他感受著團隊的力量,次落總是說,登山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團隊的力量,唯有團隊的強大才能成就個人的榮光。
如今,次落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了培訓領域,他期待更多的人群能夠了解登山戶外運動,并建立起科學、文明、安全、環保的登山理念。“今天中國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新時代。腳踏實地、頑強拼搏、砥礪奮進、勇攀高峰,這是登山精神的時代注解,也是激勵各行各業奮斗者的精神動力。”次落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