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2-12-16 11:35:12
原標題:創新普法工作 提升普法質效(金臺銳評)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創新普法工作 提升普法質效(金臺銳評)
來源:人民日報
12月4日, 2022年全國“憲法宣傳周”宣傳活動拉開帷幕。作為活動的一部分,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將發布第三批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創新案例。如何有效創新普法工作、提升普法質效再次受到社會關注。
張貼宣傳板報,掛出橫幅標語,開設專家講座……過去,這是人們在普法活動現場經常見到的場景。近年來,各地各部門積極運用新的技術手段,探索新的普法方式,如拍攝普法短視頻、制作普法小游戲等,增加了普法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茍周于事,不必循俗。”近年來,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發布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創新案例,其中不少普法工作上的創新做法,給改進相關工作提供了啟發和借鑒。
普法工作要始終注重內容創新。要破除“用了數字手段就是創新”的觀念,樹立普法創新的效果導向,實現普法內容與群眾熱點難點問題“同頻同步”,在實時普法、精準普法上下足功夫。此前發布的創新案例中,江西省實施的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等,就注重普法內容與群眾實際生活相結合、與現實需求相同步,取得了顯著的普法效果。
創新普法也要拓寬思路,從普法主體入手,大膽實現機制創新。比如,此前公布的第二批創新案例中,北京市推動“七五”普法考核體系清單化、項目化、社會化,江蘇省南通市創新建立“誰執法誰普法”閉環管理機制等,都從相關政府部門等普法主體入手,建立普法促進機制,讓普法工作從“軟任務”變“硬指標”,讓普法效果的評價標準從憑“感覺”到變“科學”,提升了普法質效。
法治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創新普法工作,不僅是司法行政等部門的事。各部門在普法工作上各有優勢,結合工作領域特點,就能推出不少卓有成效的創新舉措。在前兩批創新案例中,就有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黃河河務局打造的“法治潤黃河”普法品牌,應急管理部開展全國應急管理普法知識競賽活動等。這些結合業務實際的創新,往往會使普法工作彰顯實用性和時效性,取得良好效果。
銘刻在人們心中的法治,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普法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要站穩群眾立場,堅持問題意識、效果導向,在守正創新上做到久久為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法治的種子在人民群眾心中落地生根,推動全體人民信仰法治、尊崇法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