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2-12-21 09:27:12
原標題:【光明論壇·溫故】單則易折,眾則難摧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光明論壇·溫故】單則易折,眾則難摧
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溫故】
2021年第1期《求是》雜志刊發了習近平主席于2017年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文中,習近平主席引用“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強調各國應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共建共享、同舟共濟、合作共贏,再次明確提出要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出自《魏書·吐谷渾傳》,原文為“單則易折,眾則難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吐谷渾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活躍于西北地區的一個地方政權。吐谷渾王阿豺臨終前想傳位給其弟慕璝。于是,他讓自己的二十個兒子各獻一支箭,命另一個弟弟慕利延折其中一支箭,箭輕易被折斷,又命慕利延折另外十九支箭,箭無法被折斷。阿豺此時說,單支箭容易被折斷,眾多箭在一起就難以被折斷,所以只要大家團結一心,社稷一定會穩固。阿豺折箭訓子的故事,意在告誡后人要高度重視集體力量,主動維護集體團結。
團結出凝聚力,還出戰斗力。古語講,“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局限、能力短板,只有融入集體、依靠集體,緊密團結,取長補短,方能超越自身、取得成功。《易傳·系辭傳上》提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此后被引申為俗語“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意為團結一心,可無往而不勝。先秦諸子也都從不同角度闡述團結的重要性。孔子在《論語·為政》中提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指君子主張團結共事。荀子說“民齊者強,民不齊者弱”“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其實也是在講“人心齊、泰山移”。此后千百年,無論是孫武的“上下同欲者勝”,還是孫權的“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都意在告誡后人,只要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就能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也必能應對一切挑戰、戰勝一切困難。
團結要“眾人拾柴”,也要和而不同。《國語·鄭語》就曾經記錄了鄭桓公與史伯的對話,史伯曾提到,“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意思是不同事物相互調和,方可獲得長遠發展,若只是簡單累加,力量用盡就結束了,旨在強調團結有力,必須注重求同存異,兼顧好一致性與多樣性。《論語·子路》中有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主張,不僅對于人際交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于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交往,也有著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世界萬物萬事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如果萬物萬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發展、世界的進步也就停止了。他強調世界是在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中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團結既要強化內部力量整合,更要積極爭取外部各方支持。《管子·霸言》提到“夫輕重強弱之形,諸侯合則強,孤則弱”,說明合作共贏的重要性。回首百年黨史,我們黨正是憑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廣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并最終凝聚起磅礴偉力、成就百年偉業。毛澤東同志曾經就外部團結問題談道,“只要是對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有一點用處的,我們就應該團結”,充分彰顯其視野之開闊、胸襟之博大、境界之高遠,以此展開的外交實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創造了有利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求同存異的戰略智慧,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面對共同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人類只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這體現了我們黨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的大格局和大視野,彰顯了中國以團結引領世界大勢、以合作開創全球未來的責任擔當。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關鍵時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更需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奮斗向前進。尤其對于黨員干部來說,要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主題,懂團結、會團結,畫好中華兒女最大“同心圓”,真正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把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力量凝聚起來,形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偉力。
(作者:韓燕麗,系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基地研究員、山東省政德與廉潔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