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3-04-14 16:33:04
原標題:“弘揚水文化 沿黃水利行”活動日前于聊城開幕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原標題:“弘揚水文化 沿黃水利行”活動日前于聊城開幕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濟南4月14日電 (逄鑫珊)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水文化,用心用情講好黃河故事。近期,山東省水利廳聯合省文旅廳、山東黃河河務局等部門開展了“弘揚水文化 沿黃水利行”媒體采風活動。在以“江北水城·運河古都”而著稱的聊城市,采風團走上堤壩、探訪閘涵、深入干渠、了解典型,親歷齊魯“水文化”故事。
聊城是黃河與大運河唯一交匯地,全市流域面積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條、各類湖泊水庫21處,市區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東昌湖,環抱水上古城,大運河、徒駭河、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穿城而過,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體、交相輝映”的獨特城市風貌。
從魯豫二省交界處的北金堤主題文化園,到位山引黃閘主題文化園,采訪團沿黃河下游重要支流金堤河一路北上,春江水暖,綠柳拂堤,壩岸平整堅固,河道襯砌基本覆蓋,展示出一幅幅生態美景。
金堤河聊城段。人民網 逄鑫珊攝
在黃河聊城段,位山、郭口、陶城鋪、陶城鋪東等4座引黃閘橫亙其上,設計總引水能力415立方米每秒,引黃灌溉面積達700多萬畝,占全市總耕地面積的70%以上。其中,位山閘作為山東黃河最大的引水閘,擔負著聊城市農田灌溉及引黃濟津、引黃入衛、引黃入冀等跨省際、跨流域調水任務。近年來,山東黃河河務部門著力構建黃河山東段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保護、水沙調控、文化保護傳承“五大體系”,全力推進黃河戰略在山東省落地見效。
在全國第五大、黃河第二大灌區的位山灌區,灌區設計灌溉面積 540 萬畝,占聊城總耕地面積 65%。灌區引黃供水以農業抗旱為主,承擔著聊城市除莘縣外 7 個縣(市區)和 3 個市屬開發區的全部或絕大部分耕地灌溉任務,承擔骨干企業生產運行用水、沿線200萬居民生活飲水以及東昌湖、徒駭河、古運河等生態環境補水的供水任務。
位山灌區二、三干渠分界處。人民網 逄鑫珊攝
“關上門、閉上窗,不誤晚上喝泥湯”“一天二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幾十年來,灌區在引進大量黃河水造福于民的同時,也引進了大量泥沙。曾經,這里流沙遍地,生存環境惡劣;如今,灌區從生態修復治理抓起,積極推進沉沙地區泥沙高地覆淤還耕,大幅增加綠化面積,昔日“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沉沙地區變得植被豐茂、風光秀麗。據統計,通過發展特色種植以及生態旅游等產業,沉沙地區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原來的不足千元普遍提高到一萬七千元以上,“綠水青山”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
此外,位山灌區還承擔河北雄安新區、華北地下水超采區補源等跨區域調水任務。復灌以來,灌區引水超過600億立方米,創造經濟效益600億元以上,為聊城乃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水源支撐、作出了重要貢獻。
位山灌區灌溉試驗站。人民網 逄鑫珊攝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穿黃河工程是南水北調東線關鍵控制性工程。工程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和聊城市東阿縣境內,黃河下游中段。其主要建設任務是打通南水北調東線穿黃河隧洞,連接東平湖和魯北輸水干渠,實現調引長江水穿越黃河至魯北地區,同時具備向河北省東部、天津市應急供水的能力。工程過黃河設計流量為100立方米每秒,全長8.91公里。自2013年通水運行以來,截止2023年4月4日,工程已累計調水13.79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臨清段油坊節制閘。人民網 逄鑫珊攝
臨清市的邱屯樞紐工程,充分利用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潛力,向河北省、天津市地下水壓采地區供水,置換農業用地下水,緩解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狀況,對魯津冀地區城鎮生活、工業生產、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提供了可靠保障,在推進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和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保障作用。
“22年找水忙,53年沒轉行。”對于臨清市水利局退休干部、全國勞模段樹義而言,水利就是他的生命。自1970年參加工作以來,段樹義一直從事該市水資源的勘測、研究與管理工作。前22年,他跑遍了全市500多個村莊的田間地頭,共測井點29000余處,選定井位15000余眼,從咸水區找到了甜水井,貧水區測出了好機井,宜井區選出了優質井。帶領專業隊在全市范圍內展開地下水大普查,繪制全市各類地質圖集11種共115部,全市地下水分布狀況在他的腦海里形成了“活地質圖”,圖集至今為全市水利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
段樹義在勞模創新工作室內宣講。人民網 逄鑫珊攝
退休后的他仍然不遺余力地發揮余熱。結合臨清水資源的緊缺現狀,段樹義主持完成了全市25年水資源規劃,積極投身于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的建設,并利用勞模創新工作室,做好水利事業“傳、幫、帶。”
“黨和人民給了這么多的榮譽,要對得起這些稱號,就該為群眾的利益,為臨清的經濟發展盡心竭力。”段樹義說。
近年來,聊城市將治水興水作為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來抓,著力破解“水資源短缺、水生態脆弱、水災害威脅”三大水安全問題,以“五橫六縱”骨干水網治理為抓手,統籌推進河道治理、灌區續建配套等重大項目,初步建成了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態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水網體系,防洪安全和供水能力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當前,作為黃河流域唯一的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山東水利高質量發展潛力巨大、活力十足。山東水利系統立足“走在前、開新局”,持續推動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依托南水北調一期、引黃濟青、膠東調水、黃水東調等重大工程,構建了庫湖河渠聯通、供排蓄泄兼統的骨干水網,持續補齊防洪短板,加快完善供水體系,深入推進節水控水,著力改善河湖面貌。在水利投資建設、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集約利用、水土保持、河湖長制等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2018年至2022年,該省累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2371億元,2023年將計劃完成水利建設投資超600億元,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