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3-05-12 09:11:05
原標題:美國涉臺法案的本質是“賣臺害臺”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美國涉臺法案的本質是“賣臺害臺”
來源:光明日報
近期,美國國會反華勢力不斷拋出所謂的“挺臺”提案,如美眾議院在2月底3月初連續通過10余部涉臺議案,美參議院外委會5月初又拋出兩項涉臺提案,數量之多、性質之惡劣前所未有。這些所謂的“挺臺”提案,是民進黨為島內選舉利益而“倚美賣臺”的典型表現,也是美國利用臺灣問題制衡中國的慣用把戲,是標準的“利美害臺”做法。
在特朗普政府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拜登政府將中國視為“最大地緣政治挑戰”背景下,美國國內逐漸形成打壓遏制中國的“共識”。美國會作為美國“挺臺反華”勢力的大本營,更是扮演著“急先鋒”的角色。從每個會期在國會各委員會就胎死腹中的數十項提案,到業已成法的“與臺灣交往法案”和“臺北法案”,從“國防授權法”“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中的涉臺條款到“臺灣沖突嚇阻法案”“保護臺灣法案”等專門涉臺法案,美國會“挺臺”勢力都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世界上并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法案看似強化美國與我國臺灣地區的“實質關系”,甚或是“盟友、伙伴關系”,實質是包藏禍心的陰謀。
美國涉臺議案,是民進黨當局為騙取島內民眾選票支持,向美利益輸送的結果,是“賣臺”的典型證據。臺灣是一個西式選舉社會,政黨需要獲取選票才能上臺執政。2016年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在處理民生福祉、社會治安、兩岸關系等議題上毫無建樹,受到島內民眾強烈質疑和批評。2022年臺灣“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敗,在22席縣市長中僅獲得5席。
于是,民進黨利用中美戰略博弈的“機會”,發揮“金元外交”專長,通過借助美國“支持”、操弄臺美關系“突破”以獲取島內政治利益。美國會議員的“挺臺”提案是最廉價、最易炒作和騙取島內民眾的“突破”方式。為此,臺當局每年花巨額費用游說唯利是圖的美議員,以換取其提出或通過所謂的“挺臺”法案。2021年年底美國司法部發布的報告稱,登記在案的替臺灣當局進行游說的實體有15家,金額至少373萬美元(其中一家未公布金額)。在金元的誘惑下,美國議員毫不吝嗇在國會拋出由其助理甚或是臺灣當局草擬的提案。可以預期,在臺灣地區開啟“二合一”選舉季的情況下,民進黨會鼓動和收買更多的美國議員,促其提出數量更多、性質更惡劣的涉臺提案。
除民進黨的操弄外,涉臺提案更包藏美國“以臺制華”禍心。美國錯誤判斷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在“目標蘇聯”“目標反恐”之后,將新的全球戰略界定為“目標中國”。在圍堵打壓遏制中國的策略選項中,操弄臺灣問題成為美國最有效的手段。在美國反華勢力視角中,臺灣是美戰略上遏制中國的第一島鏈的關鍵環節,是美利用芯片等“科技遏華”的重要抓手,是美對華實施“顏色革命”的橋頭堡。更重要的是,兩岸尚未統一,美國自認為可以在島內上下其手,且主張“臺獨”的民進黨目前在島內執政,愿意配合美國的“以臺制華”戰略。
美國的涉臺提案,是“害臺”的標準做法。美國會每次提出涉臺提案,定招致中國強烈抗議和反制。這不僅使已經處于低谷的中美關系雪上加霜,而且也使臺海局勢進一步風高浪急。大陸多次出手打擊震懾島內“臺獨”勢力,包括宣布懲戒“臺獨”頑固分子、實施環臺軍演等,這一切的后果都由臺灣一肩扛下。由于臺海緊張形勢,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4月20日再次調降臺灣今年經濟增速至2.01%,系8年來最低。
美國的“挺臺”提案,多數是無法成為美國法律的,哪怕最終通過成法,實際成效又如何呢?以“臺北法案”為例。2020年,美國高調通過“臺北法案”,旨在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國”數量,并擴大“國際參與”。然而,2021年和2023年,兩個位于美國后院的國家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接連與臺灣“斷交”。臺灣曾經參加的世界衛生大會和國際民航大會,也未因該法的通過而允許臺灣踏進大門半步。這些自導自演的戲碼,或許觀眾也只有自己而已。
(作者:張華、張琪如,分別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