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3-05-13 08:41:05
原標題:糧食產能再上千億斤臺階的壓力和潛力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糧食產能再上千億斤臺階的壓力和潛力
來源:農民日報
近年,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全球糧食供應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加。2022年我國糧食生產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再創歷史新高,產量達68653萬噸,單產繼續保持在每公頃5.8噸的水平。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態勢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制定糧食產能的新目標,目的就是要立足確保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高糧食體系韌性,支撐宏觀經濟大盤穩定向前。
2004年至2022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3次千億斤產能提升。從各品種增產貢獻來看,主要來自三大主糧。同時,糧食生產集中度逐年提高,黑龍江、河南、山東為我國糧食產出前三甲省份且產量占比逐年提高,長江中下游地區早稻和雙季晚稻種植面積逐年下降,玉米產量波動較大,糧食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自給率逐步下降。
糧食生產結構和布局特征變化的背后,反映的是我國糧食生產面臨的壓力和風險。首先,糧食生產重心向東北方向移動,氣候資源豐裕度與利用率反向失衡,加劇了土地、水資源約束。其次,糧食生產化肥、農藥投入量的絕對數量增長趨勢得到控制,但過量施用沒有明顯改善,人工費用占比高、上漲快,種糧收益低。值得注意的是,糧食生產技術進步主要依靠育種、肥料、機械、農藥等可物化技術要素,即技術進步“單驅動”模式,要素配置效率沒有明顯改觀。財政支農的效率逐漸減弱,各級政府在經濟新常態時期面臨的財政收支平衡壓力不容忽視,節本增效是當前糧食產能增長的前提條件。
在糧食產能再上千億斤臺階較以往難度更大的客觀情況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表明了我國守好三農基本盤,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的信心和決心。未來糧食增產的推動力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為小農戶提供技服結合、技物結合的全過程保姆式社會化服務,實現生產環節規模化和集約化,最大限度提高機械設備、技術、組織等要素配置效率,這是生產層面的基礎性突破。二是以種業攻關、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壤改良為核心的科技支撐糧食增產體系已經形成,相應的科研平臺和協同開發機制穩步推進,將保障糧食科技水平持續進步,為產能增長全局性突破創造條件。三是推進糧食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鼓勵發展糧食訂單生產,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糧食產品的規范化生產,保障糧食產品優質優價,保障糧農生產積極性。總的來說,糧食產能再上千億斤臺階總體依然樂觀,科技、機制和模式的作用將愈加凸顯。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