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3-05-15 09:28:05
原標題:崇文鑒史 經世致用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崇文鑒史 經世致用
來源:人民政協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2006年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7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數十年來致力于甲骨學研究的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甲骨學首席教授宋鎮豪都參與見證。本報記者專訪宋鎮豪,請他從文化遺產角度,來談談如何做好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以及對中華文明傳承的當代價值。
尋根溯源,由已知推未知
學術家園:近十幾年來,您將主要精力聚焦于甲骨文的保護性整理研究與著錄,取得了哪些進展?
宋鎮豪:我于1978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至今,從事甲骨學研究已有40多年。還記得剛入所時,我便選擇了中國上古社會生活史研究領域,當時這一板塊相關研究還比較薄弱,主要依據甲骨文、金文和考古材料來解釋古代歷史。后來我又組織啟動關于商代史的研究課題,從立項到出版688萬多字的十卷本《商代史》,整整用了12年時間,中國古史由此延伸。
完成這一工程后,我就把精力主要放到了甲骨文材料的整理研究上。因為甲骨文材料大概有16萬件,但當時真正發表出來的也就6至7萬件,還有很多藏在庫房里、散布在民間、遺落在世界各地。經過十幾年搜集整理,目前已收集達5萬多片甲骨文。當年老一輩學者編輯《甲骨文合集》時,還收集到很多海內外孤本,但沒有發表過,這十幾年我也在同時組織整理這些孤本,已補錄13種孤本、近1萬片甲骨文。而正在整理的山東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所藏甲骨文材料,預計將分別于今年與明年正式結項。這項工作很是耗費精力,但我充滿熱愛,作為歷史學者,我有責任做好。
學術家園:您參與并見證殷墟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等。從文化遺產角度而言,甲骨文研究與殷墟考古對于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與中華文明的價值在于什么?
宋鎮豪:甲骨文是世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五大自源古典文字之一,是中國獨特而最早的成文記憶文化遺產。根據甲骨文,可以追溯中國上古史的未知,探索3000多年前殷商社會生活場景,延伸歷史軸線、增強歷史信度、豐富歷史內涵。總體來說,甲骨文是生生不息的漢字與漢語的鼻祖,也是尋繹中國思想的淵藪、中國精神的緣起、中國信仰的源頭、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與品格的由來,還是中國藝術美學發軔的真實素材。
從世界范圍來講,它可以和古埃及圣書文字、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印章文字、中美洲瑪雅文字交相輝映,構成了世界古代文明寶庫的瑰寶,也是世界唯一真正延續至今的文字。發現甲骨文,是很偶然但很自豪的事情,因為我們比殷商之后的古人還要幸運的是,在3000多年以后我們遇見了殷商時期的第一手材料,并且因為它特殊的載體——龜甲和獸骨——而遺存并再現于世。其內容也是包羅萬象,可以說是研究古史的好素材。所以殷墟申遺成功、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是當之無愧的,我對于自己能夠參與其中也倍感榮幸。
學術家園:您曾說,甲骨文的知識在甲骨文之外。為什么?
宋鎮豪:就中國文字研究來說,過去都是傳統的說文學,以《說文解字》為研究對象。甲骨文發現以后,因為它比《說文解字》更古老,是更為原始的原典文獻,就必須由已知推未知,否則是脈絡不清的。研究甲骨文,不能僅限于甲骨文,還要對甲骨文語境語法及以后的文字系統有所了解。另外,甲骨文本內容涉及環境學、動植物學、醫學、建筑學、天文氣象學等方方面面,必須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其文本內容,否則講不透、研究不深。比如20世紀90年代初,我根據甲骨文相關內容及殷墟考古遺址相關資料等,結合人口學相關理論知識,寫出當時國內第一篇有關夏商人口的文章《夏商人口初探》,對當時人口進行了宏觀考察。如果缺乏人口學相關理論,就抓不住重點與要害。
從事甲骨學研究以來,我一直在思考,甲骨文為什么在殷商時期如此發達?它盡管有個很漫長的文字生成演變過程,但是也有爆發期。在文化發展到一定高度時,文字的數量和質量會有爆發,就相當于在信息時代有一個信息暴發期。所以,我認為甲骨文就爆發在殷商晚期的殷墟,在此前后、在其他地方,甲骨文的數量都是極少的。當時殷墟可以說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它需要大量文字進行交流、傳播與傳承,由此文字的數量和質量出現了爆發。這也是能夠直接利用甲骨文來研究殷商史的根本原因,否則我們的研究就沒有根基。可見,漢字生生不息,但其發展并不是四平八穩、始終一貫式的,而是在發展中有爆發期,不可能無限追溯,總有個度,當然最終還要回歸歷史真相。
緊跟時代,對標國家文化發展需求
學術家園:近年來,您指導參與“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的使用,為甲骨學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宋鎮豪: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使甲骨文研究從“半勞動力”時代進入“人工智能”時代。過去都是逐字搜集研究,費時費力,具有很大局限性,大數據則突破這一局限。
可以說,甲骨文的故鄉是在河南安陽殷墟。20世紀80年代有學者說過,甲骨文分布在世界各地,希望有一天那些流落異國他鄉的甲骨文能夠回歸故土。我想,讓所有流落在外的甲骨文物歸故土恐怕不現實,但通過大數據,將數字化的甲骨文全部集中到安陽,還是有可能實現的。出于這樣一個愿景,我和安陽師范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同仁合作,一起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將甲骨文的數字化、智能化,建成“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據平臺。這一平臺包括“三庫一平臺”,即著錄庫、字形庫和文獻庫,以及甲骨文知識服務平臺,現已有甲骨著錄152種、圖像23萬多幅、甲骨文4000多字頭、學術論著3萬多種,并且還在不斷更新。通過研發多維度的信息標注,實現字形與字形,字形與相關工具書、著錄、文獻等多功能關聯,解決了由于甲骨文輸入困難與信息標注繁瑣而導致甲骨文著錄、文獻資源大規模不能共享與推廣的難題。
我的導師胡厚宣先生在40多年前曾提到,甲骨文章散落在各種刊物上,尋找資料不容易,能不能編出一部有關甲骨研究文獻的書。可惜的是,直到他去世也沒有完成。繼承先生遺愿,在出版機構朋友的支持下,我發動研究室同仁一起來做這件事,最后編成四十大冊的《甲骨文獻集成》,甲骨學研究者大多都是從這部書中尋找資料。而到了大數據時代,我覺得我可以實現更大的愿望了,特別是作為教育部甲骨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的“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是免費開放的共享平臺,不僅為甲骨學者提供研究便利,也讓更多公眾開始了解、喜愛上甲骨文。
學術家園:您曾指出,新時代甲骨文學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對標國家文化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新時代歷史工作者應該做些什么?
宋鎮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有力理論支撐。這對于我們歷史工作者來說,是非常殷切的一個期望。
甲骨文可以多層面聚焦4000年至3000多年前的復雜風云的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特別是甲骨文遺產承載著厚重的中華文化基因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根脈,是可以據以探索中華文明由來的不可再生資源。我們研究甲骨文時,需要有強烈的使命意識。中華文明探源與中國上古史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復雜漫長的系統工程,應該把握好史料的第一性和真實性,任何片面夸大甚至隨意篡改原始資料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要利用甲骨文來充分完整準確地講述甲骨文所在的這段歷史,才能令人信服,經得起學術和歷史的檢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探源“要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堅持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學和歷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合攻關,拓寬研究時空范圍和覆蓋領域,進一步回答好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使命厚重,新時代歷史工作者應該崇文鑒史、經世致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對標國家文化發展需求,靜下心來守住學術的良知、底線和科學精神,還要注意文理結合,為完善中華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而有所作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