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3-05-16 10:20:05
原標題:讓文物遺產活起來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讓文物遺產活起來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近日,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中國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間試點建設3至5條中國文物主題游徑,與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做好銜接。此前,天津策劃推出第一批文物主題游徑,江蘇“新四軍東進北上”革命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四川推進三蘇文物主題游徑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什么是文物主題游徑?為什么說開展中國文物主題游徑建設正當其時?記者采訪了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研究館員陳卓。
推出以不可移動文物為基礎的游徑,是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有益探索
問:什么是文物主題游徑?有哪些形式?為什么要將文物有機關聯、串珠成鏈?
戴斌:徑,是線路的意思;游徑,指的是旅游線路。《通知》指出,文物主題游徑是以不可移動文物為主干,以特定主題為主線,有機關聯、串珠成鏈,集中展示專題歷史文化的文化遺產旅游線路。具體包括:中國文物主題游徑、區域性文物主題游徑和縣域文物主題游徑。
旅游線路在眾多國家都存在。比如俄羅斯的金環線、銀環線。又如改革開放后,“京西滬桂廣”成為我國最早的入境旅行線路,北京、上海、西安、桂林、廣州五個城市串聯成一條線,作為重點旅游城市向國際社會推廣。再如,北京的長城、故宮、頤和園,西安的大雁塔、兵馬俑、華清池,可以理解為在一個城市的旅游線路。不管是國內多個城市的串聯,還是一個城市內部的串聯,它都是對游客的旅游線路進行規劃,并為市場廣為接受的結果。
推出以不可移動文物為基礎的游徑,是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有益探索。《通知》明確“合理釋放文物資源”,提出“建立可開放利用的不可移動文物資源清單,將條件成熟和有潛力建設文物主題游徑的文物資源充分納入,實行動態更新”,要求對于尚未開放但具備安全基礎、適宜參觀游覽的不可移動文物“創造條件部分開放、限時開放、預約開放,逐步提高開放率”。這是具有一定突破性的政策。
陳卓:文物主題游徑的資源對象以不可移動文物為主體,涵蓋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類型。與一般的旅游線路相比,文物主題游徑更強調文物屬性,即通過各類文物文化資源的串聯融合構成一系列特色鮮明的主題線路,社會公眾在參與文物主題游徑過程中,除了能夠欣賞文物古跡的外在魅力外,更能借助主題游徑了解認知文物背后的價值和內涵,深層次感知某段歷史時期、某個重大事件或某位歷史人物的歷史印記。
以天津市此前推出的首批文物游徑中的一個主題——“中華百年看天津”為例。該主題下的一條線路為“金融之光”。天津曾是近代中國北方的金融中心。外商銀行進入天津后,大多建在解放北路金融街鄰近海河,西北起解放橋,東南至徐州道接解放南路合圍區域,因此解放北路有“東方華爾街”之稱。我們策劃了從法國俱樂部舊址(天津金融博物館)出發,沿著解放北路向南到赤峰道鹽業銀行舊址參觀,然后原路返回到解放北路,繼續向南依次參觀東方匯理銀行舊址、原橫濱正金銀行大樓(中國銀行博物館天津分館)、原華俄道勝銀行大樓、原匯豐銀行大樓、原花旗銀行大樓,最后參觀原麥加利銀行大樓的線路。這條游徑成為社交媒體上“天津自助游”的重點推薦線路。
國民對旅游的認識開始走向“觀文品史,體驗生活”的新階段
問:為什么說開展中國文物主題游徑建設正當其時?
戴斌:黨的二十大對“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作出重要部署。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在促消費、穩就業、保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自今年元旦、春節假期旅游市場實現“開門紅”后,高開穩增態勢一直延續,經過“五一”假期的加速回暖,旅游業復蘇漸入佳境。旅游集物質消費與精神享受于一體,旅游與文化密不可分。當前,很多有文化內涵和教育價值的藏品,由于種種原因仍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文物主題游徑建設,能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更好活起來,促進文物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從需求側看,人們對旅游的認識已經走過了“看山看水看風景”的初步階段,開始走向“觀文品史,體驗生活”的新階段。我國已經進入大眾旅游的全面發展階段。一方面,旅游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剛性需求,另一方面,人們在出游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對于文化體驗的追求。以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為例,調查顯示,72.53%的游客參與了兩項以上文化活動,同比提高6.63個百分點。從近年來對節假日旅游市場的監測結果來看,90%以上的游客會參與各類文化活動,40%的游客會進入文博場所。
問:文旅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具體到文物,當前其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哪些痛點難點,如何破解?
戴斌:文化和旅游都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文化需求還是旅游需求,都在快速增長,不斷交叉重疊。文物是旅游資源的基本組成部分,在文旅融合的歷史進程中,文物保護利用一直都在不斷探索之中,文旅融合與文物保護利用互補促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全國形成了一批如故宮等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物旅游目的地。從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效看,離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讓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還有較大差距。在一些地方,文物保護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文物合理利用不足、傳播傳承不夠,讓文物活起來的方法途徑亟待創新,依托文物資源講好中國故事的途徑有待進一步探索,文物部門和旅游市場互動聯動有待進一步加強,等等。
讓更多文物走入當代生活。無論我們對曾經的過去如何留戀,文明總是生生不息地永續向前。單純的靜態展示,靠一些老照片,加上簡單的解說,很難引起共鳴。我們要做的是把傳統要素更好融入到當代生活。QQ音樂和敦煌研究院合作、新生代音樂人尤長靖演繹的《西遇》上架不到一小時,評論數就破萬,微博轉發量則超過120萬,當下的敦煌正因年輕群體的認同而快速傳播。文化人和旅游人都應該走出相對封閉的小圈子,走向社會,走向大眾,借助一切可能的平臺、渠道和方式,滿足人民對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社會力量。《通知》提出:“鼓勵社會力量按市場化方式投入資本、技術、創意,全過程參與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到目前為止,山山水水的自然資源、遺跡遺產的人文資源依然是吸引游客到訪的關鍵因素,但是面向未來的創新創造和充滿時尚活力的生活方式更能吸引新一代游客的到訪。這是一個旅游者定義旅游業,而非旅游業定義旅游者的時代。沒有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的廣泛參與,沒有思想的引領和技術的應用,沒有企業家的商業創新,就難以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要支持社會力量依法依規合理利用文物資源,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產品與服務,促進文物旅游融合發展,推介文物領域研學旅行、體驗旅游、休閑旅游項目和精品旅游線路。
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一些博物館有發展旅游的意愿,卻受到單位性質、人才結構等方面的制約。一線城市的熱門場館,每天開閉館時間與工作時間同步,加上預約、登記、限流等措施,讓一些人感到“想說愛你不容易”。一些有文化內涵和教育價值的藏品,由于解說過于嚴肅,且布展陳列從玻璃柜到警戒線的層層攔阻,導致有的參觀者望而卻步。針對各類事業單位,對于它們能不能進行市場化經營以及如何從市場化經營中受益等,從制度上應予以進一步明確。
文物和旅游的融合,不只局限于院墻之內,更可拓展至社區、景點、酒店、地鐵、車站,乃至整個城市及周邊地區
問:有效利用是文物主題游徑發揮價值、產生效益的實現路徑。可否結合地方有關案例,談談如何豐富游徑利用方式?
陳卓:中華大地上燦若星辰的文物資源,是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要以旅游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連接市場,不斷豐富文物產品和服務的供給類型和供給方式,進一步提升其吸引力和影響力。
推進業態創新。文物和旅游的融合,不只局限于院墻之內,更可拓展至社區、景點、酒店、地鐵、車站,乃至整個城市及周邊地區。這不僅是物理空間的延伸,也是價值輻射的擴大。如天津正在積極推出第二批文物主題游徑,這次的線路將不再局限于同一個文化業態,而是要策劃多業態相結合的主題游徑。比如區域性的“濱城游”等,把同一個地域內的文化、游覽、餐飲、娛樂等結合起來,讓游客在有限的時間內,全方位領略津城魅力。
推進技術創新。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可視化互動展示、沉浸式體驗,以內容生動、形式活潑的呈現方式,增強文物主題游徑的知識性、故事性、趣味性和啟發性,建成人文游徑、智慧游徑、快樂游徑。
推進傳播創新。近年來,各地方、各平臺的文博類節目不斷涌現,《萬里走單騎》《登場了!敦煌》《博物館之城》《文物里的山東》《行走大運河》《何以中國》等節目,深入考古文博的多個領域,讓文化遺產穿越時光、融入當下。可通過綜合運用電視藝術手段與多元傳播方法,讓曾經深藏在博物館的文物、遙遠而不易接近的遺址等一步步貼近公眾認知,吸引更多游客。
問:在文物主題游徑建設上,如何統籌處理好“保”和“用”的關系?
陳卓: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把文物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是堅定歷史自信、傳承中華文明的實際行動,是推動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要內容。《通知》提出,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堅持保護第一,正確處理好保護、開放和利用的關系。
以天津數字藝術博物館為例,該館為原法國公議局舊址,至今已有90多年,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文旅局經廣泛調研,與有關部門協調,吸納社會資源,委托專業運營管理團隊,將這座“小洋樓”按照國家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有關要求進行活化利用,建成沉浸式數字藝術博物館。在保護歷史建筑的同時,充分發揮其功能,開創“博物館+(互聯網、旅游、演藝、閱讀、非遺、城市客廳……)”發展模式,努力做到讓它與社會生活不脫節、不斷裂。
天津市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成功保護利用案例——北疆博物院。它是中國近代早期博物館中兼具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幾大功能的博物館典型樣本,也是目前我國早期博物館中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歷史文獻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館,堪稱中國早期博物館史上的一座“活化石”。館址在天津外國語大學院內,多年未對公眾開放。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地方分批次投入經費對本體建筑進行維修保護,貫徹“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方針,以現有歷史圖紙等為依據,依照殘損現狀及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應對措施,最大程度保持古建筑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使修復部分與建筑原貌保持和諧,達到了恢復歷史面貌、延長使用壽命、調整功能布局、滿足博物館對外開放要求的目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