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6-01 08:42:06
原標題:?文藝技術人員就位 鄉村舞臺生機勃勃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文藝技術人員就位 鄉村舞臺生機勃勃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針對基層缺乏專業文化人才、群眾文化活動單一等問題,過去幾年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以人才隊伍建設為突破口,探索建立基層文化指導員制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奔赴基層一線,為鄉村文化振興化身宣講員、指導員、服務員,極大提升了群眾文化生活的獲得感。
文化指導員將公益培訓送到村
5月23日,在莒南縣嶺泉鎮劉徐嶺村鄉村大舞臺,村里的廣場舞愛好者早早地來到現場。來自莒南縣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的專業老師,把廣場舞培訓送到百姓家門口,有效提高了基層文藝愛好者的整體表演水平。
劉徐嶺村的村民王桂芝說,借助縣里開展的文化藝術培訓,村里的廣場舞隊伍水平不輸縣城的隊伍,還經常應邀參加縣里組織的廣場舞比賽,村民笑稱廣場舞隊伍是“為村爭光的新時代娘子軍”。
面對農村文化市場缺乏專業指導的情況,莒南縣文化和旅游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志愿服務團隊,根據各鎮街、村居的文化“點單”需求,分人到村,以文化指導員的身份幫助籌辦活動、開展培訓,以“藝莒南”這一創新品牌為載體,把音樂、廣場舞、繪畫、書法、小戲小劇創演、閱讀指導等課程送到基層農村,年均為基層農村提供文化公益培訓50余場。
莒南縣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這種傳幫帶的方式,幫助基層解決文化活動“缺內容、缺老師”的痛點,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夠體驗豐富多彩的課程,實現文藝人才資源的增長,推進文藝人才由業余型向專業型轉變,為鄉村振興插上文化翅膀。
文藝服務員展現振興新氣象
每年,莒南縣將600多場節目搬到田間地頭和群眾家門口,覆蓋全縣272個行政村。其中,莒南縣“紅色文藝輕騎兵”40余名隊員走街串巷,以舞蹈、小品、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方式,為農村群眾獻上一場場精彩的演出。
同時,通過政府扶持、專業團隊管理、文化能人指導的方式,莒南縣帶動和提升農村鄉土劇團和藝術骨干人才的創演積極性和專業素質,引導他們參與演出活動,真正實現觀眾與舞臺的零距離接觸,成為全民喜愛的大聯歡、全民參與的大舞臺、寓教于樂的大課堂,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了新的能量。
每到周末,洙邊鎮東書院村,一輛滿載圖書的流動服務車就會停在村前廣場,村民就紛紛圍過來,圖書館員積極幫助村民辦理圖書借閱證,引導大家借閱自己喜歡的書籍。
為豐富閱讀文化供給,莒南縣文化和旅游局創新打造“書香潤萬家”公益閱讀推廣品牌,設置“書香潤萬家”——“青桔坊”親子課堂、“名印堂”公益講座、“聽事吧”故事講堂和“直通車”閱讀服務四個活動單元。
為滿足基層群眾閱讀需求,莒南縣文化和旅游局組織工作人員組成圖書服務團隊深入各鎮街,開展閱讀鄉村行活動,將“書香潤萬家”各項活動送到鄉村,讓閱讀真正走進百姓家中。
今年以來,莒南縣60余名閱讀推廣志愿者先后深入到16個鎮街的社區、村居開展閱讀活動100余場,服務群眾一萬余人次。
▲ 莒南縣基層文化指導員為豐富鄉親們業余生活做出重要貢獻 莒南縣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非遺宣講員助力文化傳承
農閑時節,“嗞嗞”的木器打磨聲就會從莒南縣板泉鎮東高榆村傳出。這里,村民丁明文與兒子丁大偉正在制作木梳。依靠“高榆木梳”非遺制作技藝,父子倆實現在家就業。作為市級非遺傳承人,丁明文還成立了莒南縣高榆木梳工藝品專業合作社(非遺工坊),以非遺傳承發展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莒南,這樣的工坊還有20多家,其中,市級非遺工坊5家,縣級非遺工坊23家。近年來,莒南縣持續挖掘縣域內非遺資源,積極推進非遺工坊建設,通過傳承人在工坊內開展傳承活動,帶動非遺項目傳承發展,借助現代產業組織形式發展鄉村手工藝產業,帶動更多人脫貧致富。
過去幾年,莒南縣還加強非遺活化利用,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支持發展鄉村旅游、研學旅游。推出一批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培育一批非遺旅游體驗基地,打造一批非遺研學旅游產品和演藝作品,建設一批非遺特色景區。鼓勵合理利用非遺資源進行文藝創作和文創設計,提高品質和文化內涵,打造一批非遺文創精品。
為拓展非遺展銷渠道,莒南縣將非遺項目與“黃河大集”等重大節慶活動相結合,積極開展非遺進鄉村活動,全縣50余名非遺傳承人帶著600多個非遺產品,通過宣傳、展示、體驗的形式,走進村居,走到鄉親們身邊,傳承鄉村文化。通過創新非遺過大年、非遺趕大集、非遺購物節、非遺進社區等活動形式,莒南縣深耕非遺活態傳承的做法,已經顯現出積極成效,有力助推鄉村振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