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2-02 11:47:02
原標題:用好用活紅色文化資源推進思政教育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用好用活紅色文化資源推進思政教育
來源:中國教育報
近年來,山東建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將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緊密結合,通過優化思政教育內容供給、提升教師紅色文化素養、創新“紅色+”的融媒傳播形式,助力思政教育蓬勃發展。
提升教師紅色文化素養
打造優質思政課教師團隊
強教必先強師,辦好思政教育關鍵在教師。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對思政課教師的文化素養、育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學院通過多種方式提升教師紅色文化素養,打造優質思政課教師團隊。
一是教師多渠道多方式吸納紅色文化知識。學院秉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相統一的原則,將教師培養納入教育教學宏觀規劃。通過專家講座、專題培訓、參觀紅色實踐基地、主題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等形式,幫助教師通過不同方式吸納紅色文化知識,加強教師與紅色文化資源必然、應然的聯系,提升教師紅色文化素養。
二是立足“斯盛論壇”開展紅色文化系列學術講座。近年來,學院邀請校內外在紅色文化研究領域有所建樹的專家學者開展精彩的學術報告,深化學生對紅色文化的了解,有力推動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以更為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浸潤;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紅色文化知識儲備,提升教師的紅色文化素養,鍛煉其育人技能,使其肩負起“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使命擔當,成長為以紅色文化資源助力思政教育發展的堅實引領者、踐行者。
激活文化資源“紅色引擎”
優化思政教育內容供給
紅色文化資源是黨艱辛而輝煌的奮斗歷程的重要見證,凝聚著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用好用活紅色文化資源,助力思政教育蓬勃發展,需要遵循思政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激活文化資源“紅色引擎”,優化思政教育內容供給。近年來,學院深挖紅色文化資源、構建紅色育人機制,螺旋遞進式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優化思政教育內容供給,在思政教育各環節實現以“紅”育人,切實增強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與紅色文化機構搭建合作平臺,強化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與傳播。一方面與博物館、紀念館、革命舊址、戰爭遺跡等地方特色紅色文化場館合作,挖掘其所承載的紅色文化精神,用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思政教育內容,拉近大學生與思政教育之間的距離,構建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教育長效機制。
二是編寫特色校本教材,優化思政教育內容供給。紅色文化資源是筑牢歷史記憶的“教科書”,是涵養歷史自信的“營養劑”。只有將鮮活的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教材,將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融入教育內容,才能真正體現“紅色引擎”作用,帶動思政教育創新實踐發展。學院出版了系列思政教輔用書,如《筑強大學生精神力量之“綱要”課程專題教學解析》,將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融入思政教學,讓理論的“活水”真正涌入學生心田。同時,注重從報刊、書信、書籍等資料中獲取紅色文化資源,不斷加大研發力度,為思政教育奠定內容基礎。
創新“紅色+”融媒傳播形式
扎實推進思政課堂守正創新
新時代,高校要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有效融入紅色文化資源,就要創新思政課堂模式,喚醒學生在思政課中的主體性,以多元互動的教育模式激發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興趣,提升紅色文化教育的針對性與親和力,深化紅色文化的價值引領和精神培育,讓思政教育更有溫度。
學院創新“紅色+”融媒傳播形式,對傳統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挖掘、采集和整理,構建“紅色+”數字資源教學庫,深入把握數字紅色文化資源與思政課教學的邏輯關聯,形成共建共享的教學資源數據庫,為開展課堂教學提供準確、生動、翔實的數字材料。例如,運用VR虛擬仿真課堂、網絡云課堂等技術創新授課手段,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可視化、互動化呈現,在契合新時代大學生學情實際的基礎上,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并通過紅色短視頻、紅色文創、紅色數字場景、紅色動漫等形式實現精準供給。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實踐教學環節中,鼓勵學生開展“紅色劇本殺”活動,以當下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桌游+推理劇”形式,通過“沉浸式體驗”和“跨時空對話”,讓學生通過第一視角去感悟歷史、還原歷史,引領學生深情回顧革命先烈的奮斗歷史,激勵他們接過前輩的接力棒,以新時代青年的身份書寫自己的奮斗征程。此外,學院還創建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知識圖譜課程體系,利用網絡平臺構建紅色文化立體化傳播方式,在思政教育網絡空間點亮紅色文化關鍵詞,以藝術化的表達、多元化的呈現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全過程,形成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業態。
構建思政教育長效機制
筑牢文化育人“紅色堡壘”
用好用活紅色文化資源,助力思政教育蓬勃發展,需要構建思政教育長效機制。近年來,學院深入學習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立足學校特色,發揮專業優勢,用好課堂主渠道,深化理論研究,強化實踐育人,完善思政教育長效機制,筑牢文化育人“紅色堡壘”。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加強紅色文化制度建設。學院黨委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的利用和應用,從頂層設計上加強紅色文化制度建設,不斷完善相關保障政策,構建紅色文化育人長效機制。成立了一支由思政課教師、黨務工作者、學生工作者、基層輔導員組成的優秀師資隊伍,有力確保思政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目標的實現。
二是建立“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長”機制,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的研究和傳播。學院結合師資力量和學科特色,成立與紅色文化相關的科研機構,鼓勵教師深度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特殊社會價值,并把紅色文化研究與當地歷史文化、經濟特色相結合,服務當地經濟發展。學術研究不僅豐富和完善了相關學科的理論體系,更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
紅色文化資源是激發青年學生歷史使命的“基因庫”。用好用活紅色文化資源,助力思政教育蓬勃發展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學院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功效,將其引入課堂,融入思政教育,有力推動了思政教育的創新化和全面化發展,不僅培養出一批文化認同度高、民族自豪感強、思想價值觀念正的優質人才,而且為其他院校開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參考,在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落實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王運明 鄒煥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