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4-10-20 13:27:10
原標題:泰岱作翠屏 傲然觀繁華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泰岱作翠屏 傲然觀繁華
來源:光明日報
【中華古跡巡覽】
在歷史文化名城山東聊城的城區中央,東昌湖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運河之畔;波光瀲滟的它流轉千年,守護著位于湖中心建于北宋年間的東昌古城,形成了一幅“湖水相連,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美麗畫卷。
如果說東昌古城承載著聊城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蘊,那么雄踞城中央的光岳樓就書寫著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它不僅是聊城乃至齊魯大地的文化標識,也是中國運河文化的代表名樓。
建成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的光岳樓,因“取其近魯有光于岱岳也”而得名,寄寓著光大、弘揚泰山之意,可見其志向之高遠。
光岳樓初建之時,有“瞭望敵情,報時報警”的軍事需要,雖經歷戰火,仍保持著原有的風采,展示著曾經的匠心與技藝。如今,這座古城內最雄偉高大的建筑已有650年歷史,成了聊城人民共同的精神印記。
仰望斯樓,巍峨雄偉,直沖霄漢。從外觀來看,光岳樓是四重檐歇山十字脊過街式樓閣,由墩臺和主樓兩部分組成,通高和底邊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它的四層主樓,全為榫卯結構,柱列分布特點和宋代的《營造法式》所記內容極為相似,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過渡的代表作。
光岳樓有四個門,分別為文明門、武定門、太平門和興禮門。樓以南為尊,復開二小門,東書“鳳城仙闕”,西書“閬苑瀛洲”,字字生輝,體現著圓融和諧之美。
文因樓而生,樓因文而名。明清兩代,帝王將相、文人學士登臨光岳樓作詩賦詞,現存約120篇詠贊光岳樓的詩文。舒同、啟功、郭沫若等許多名家也先后為光岳樓題寫了匾額和楹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神光鐘暎”“宇宙文衡”兩塊匾額,“神光鐘暎”匾由清代康熙皇帝所題,有“五氣東南歸紫極”之寓意。這無不彰顯著光岳樓的古韻之美、人文之盛。
走進樓內,從狹長陡峭的樓梯拾級而上,每一級斑駁的青磚都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每一次與木柱的觸碰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印記。站在樓上俯瞰,近處東昌古城鱗次櫛比的瓦片,匠心獨運;遠處東昌湖在陽光的映射下水天一色,美不勝收。
夜幕降臨,光岳樓燈光秀、聊城畫卷水幕秀等新業態,使東昌古城“亮起來,活起來,美起來”,再現繁華盛景。“我們將以光岳樓為中心的古城內四條大街打造成主題街區,讓市民游客享受穿越歷史的新奇感和身臨其境的體驗感。”聊城市光岳樓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李福紅說。
巍巍光岳樓,六百五十載。“天下所無,雖黃鶴、岳陽亦當望拜”,這是五百多年前明代人對光岳樓的評價。如今,它巋然不動矗立于此,縈繞著它的是濃濃人間煙火氣,簇擁著它的是聊城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征途如虹,浩蕩前行。
(本報記者 馮 帆 宋喜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