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4-11-06 09:34:11
原標題:旱澇保收好“豐”景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旱澇保收好“豐”景
來源:農民日報
“雖然霜降早、雨季水量大,但今年收成還是不錯的?!弊罱瑑让晒磐ㄟ|市科左中旗巴彥塔拉鎮哈日巴斯臺嘎查村民崔龍軍種植的水稻獲得了豐收,看著眼前規整的良田和已經到手的糧食,崔龍軍笑得合不攏嘴。
放眼全國,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生態美的田園新貌隨處可見,旱能灌、澇能排、產量高、效益好的糧食“豐”景如今已經變成現實。
全國糧食產量多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今年預計能夠邁上1.4萬億斤的大臺階,高標準農田可謂“功不可沒”。在這樣的一方方良田上,糧食能夠實現穩產、高產,農民種糧底氣更足、收益更高,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在應對極端天氣及各種內外部因素影響時,經濟社會大局全局也因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更充裕而更穩、更好。
旱澇保收保障糧食產能連年穩
穩產,這是高標準農田最基本的特征。由于田間設施條件大幅改善,高標準農田能夠實現重災少減產、輕災保穩產、無災多增產。
近幾年,我國極端天氣和氣象災害高發頻發,給農業生產帶來較大影響,受災面積起起落落,農業災情時輕時重,但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農田防災減災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在全國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之前的“十一五”期間,年均作物受災面積6.4億畝,在“十二五”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之后,“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期間年均作物受災面積分別下降到4.1億畝、3.1億畝、1.7億畝,有力確保了這些年糧食產量保持平穩,始終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這離不開高標準農田的建設。
以近幾年為例,2021年糧食生產先后經歷多個關口,“三秋”遭遇罕見秋雨秋汛,約1/3的冬小麥晚播。2022年夏季,南方局部又遭遇嚴重高溫干旱,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7萬億斤。2023年,糧食生產克服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重洪澇、西北局部干旱等災害影響,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9萬億斤,連續9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2021年秋汛時,河南安陽市廣潤坡的農田因溝渠排水不暢,存水時間長,導致農作物幾乎絕收?!暗?0月上旬玉米都該收了,地里積水還到大腿根呢?!睍r至今日,一些農民對當時的秋汛仍記憶猶新。
但2022年、2023年,在相繼經受7月連續降雨、麥收季的“爛場雨”后,廣潤坡的糧食生產卻基本未受影響,原因就在于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補齊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短板。即使遭遇了洪澇災害,也能夠實現快進快出,提高了農業抗災減災能力。如今,這里已成為全國高標準農田工程建設領域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
2022年夏季,湖南長沙市出現持續旱情,而到了9月,地里的糧食快豐收了,長沙縣的高標準農田內水稻長勢依舊良好。如果是在農田改造前,遇到這樣的天氣,農民三天兩頭就需要澆水;改造成高標準農田后,田里的水能存住六七天,土壤保水性強了,也大大減少了人力和耗水量。
受到近幾年極端天氣影響,江蘇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種植大戶曹樹成的心里總是沒底:“就怕遇到干旱暴雨天!”自從高標準農田建成后,機耕道打通了,排灌水渠有了,他種糧的底氣越來越足了,“再也不用擔心旱澇減產了!”
今年,局部氣象災害比較重,如華南的“龍舟水”、超強臺風,長江中下游的“暴力梅”等,但是全國來看,農業災情是近幾年較輕的一年,再有高標準農田的支撐,為全年糧食產量邁向1.4萬億斤創造了有利條件。
單產提升助力糧食總產上臺階
我國僅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產了世界近25%的糧食,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為彌補我國耕地數量相對不足的短板,就必須做好耕地保護建設這篇大文章。落實好藏糧于地戰略,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一個重要抓手。
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強化政策和資金保障,每年支持建設高標準農田超過8000萬畝,截至2023年底,我國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超過10億畝,約占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的基本盤。
那么相較普通農田,高標準農田“高”在哪里?產量是其中之一,畝均糧食產能較一般農田增加10%~20%。
近幾年,農業農村系統在良田的基礎上,統籌推進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集成應用,“五良”融合促進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如山東省德州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與“噸半糧”創建有機結合、一體推進,糧食產量大面積大幅提升。
隨著國家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一大批地市像德州一樣據此推進單產提升,才為糧食產量邁向1.4萬億斤創造了條件、積蓄了力量。
節本增效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高標準農田還是一塊高效田,從節本、增效兩個方面看,高標準農田節水、節肥效益顯著,糧食產能平均能夠提高10%~20%,畝均增收一般在500元左右。
廣潤坡14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使用了8種噴灌模式,并實現地表水地下水雙水源聯動,同時采用自動化、智能化、精準化管理,節水25%~30%,每年可節水996萬立方米,畝均節肥15%左右,年節肥2350噸以上。
種糧收益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也就有了保證。首先耕地條件變好了,大家愿意去種,種糧的面積穩住了。其次耕地變多了,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暢通溝渠、土地平整、田塊連片,荒地變寶地,一般能夠增強有效播種面積5%~8%。再者,機械化水平比一般非項目區高15%~20%。
高標準農田建成后,糧油種植面積更有保證,中國人的飯碗也能端得更牢。在這片沃土上,人人都在全力以赴建好、守好、用好這方良田,而豐收的糧食就是最好的回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