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4-12-11 10:33:12
原標題:淄博淄川部門聯動處置巡河發現問題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淄博淄川部門聯動處置巡河發現問題
來源:中國環境報
◆本報記者 董若義 通訊員 翟春香
“孝婦河山嘴頭橋北,河西岸約200米處,有污水溢流進入河道,請盡快核查處置。”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河管員近日巡河發現了問題,當即向區河長辦報告,區河長辦第一時間將信息轉發給淄博市生態環境局淄川分局(以下簡稱淄川分局)。
“污水溢流將直接影響河道水質,必須馬上處理。”接到信息后,淄川分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骨干力量趕赴現場,聯合區水利部門、屬地鎮政府開展細致核查。
現場踏勘后發現,溢流是市政施工土石掉落至污水井,堵塞管網所致。淄川區迅速行動,當天在河灘構筑圍堰攔蓄溢流污水,調用抽水機械,將污水抽送至下游檢查井后,再輸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
同時,對堵塞管線進行疏通,恢復管網功能。“疏通時發現有較大石塊卡住管網,難以清除。區里決定將此截管線全部挖出來,更換新管線,徹底消除問題隱患。”淄川分局水與土壤生態環境科科長司源介紹。
巡河發現問題,部門聯動處置,是淄川區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管的舉措之一。
淄川分局黨組書記、局長任偉介紹:“近年來,淄川區圍繞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把嚴控入河排污口作為監管的重中之重,堅持‘人防+技防’相結合,發揮好河長制等機制作用,全面管控入河排污口和雨洪排口,確保查得清、管得住、治得好。”
任偉介紹,淄川區持續加大入河排污口整治力度,補齊城鎮基礎設施短板。通過截污納管等規范化建設,目前僅保留兩個入河排污口,均為經過提標改造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口,并在下游建設人工濕地,形成“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水質凈化綜
合體,新增1295畝濕地,進一步凈化排水。
淄川區將入河排污口、雨水排口監管納入河湖長制工作要點。每年,區水利、生態環境、住建、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及鎮辦都會按照溯源、監測、整治的原則,對沿河湖的排污口和雨水排口逐一摸排。目前,全區兩個入河排污口和435個雨水排口均已設置“一口一牌一碼”公示牌。
“這些公示牌詳細標注排口編碼、所在位置、責任單位、河長信息、監督電話及二維碼等信息,為每個排口賦予‘身份證’,從而實現排水口智慧化監管,有效牽住了影響河湖水質的‘牛鼻子’。”淄川分局黨組成員、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李明光介紹。
此外,淄川區創新“發現—交辦—整改—銷號”閉環監管機制,生態環境部門與河長巡河信息實現共享。全區135名河管員每日巡河,對雨水排口進行掃碼打卡,上傳排水情況。對水質異常的排水口,區生態環境和水利部門第一時間現場復核,限期整改。
淄川區每月對入河排污口水質進行監督監測,通過安裝標志牌、水質自動監測、流量實時監控、周圍環境視頻監控等裝置,與水質監測微站點相結合,實現入河排污口和河流水質動態監管,為溯源排查提供數據支持。
同時,對城區8條主干道、11條次干道、37條背街小巷兩側的2898個雨水井進行全面清淤,解決了枯水期“藏污納垢”、主汛期“借雨排污”問題,避免淤積物在汛期被沖刷入河。
下一步,淄川區將繼續加強排污口管控,強化人防措施,推進技防升級,利用智能監控設備實時掌握水質變化,及時消除問題隱患,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