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1-13 09:23:01
原標題:多方聯合 打造地理教育“教·學·研·訓”共同體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多方聯合 打造地理教育“教·學·研·訓”共同體
來源:中國教育報
師范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基礎力量,肩負著服務教育強國建設、構建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引領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的使命擔當。山東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積極尋求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在2021年牽頭聯合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山東地理學會、各地教研室、山東省內高校地理院系和中小學等單位,共同成立了山東省大中小學地理教育“教·學·研·訓”共同體。共同體旨在增進人才交流、聯合開展教研、各自取長補短、共享教學資源,增強大中小學之間的聯系,完善全方位協同培養機制,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培養卓越地理教師。
融會貫通
打造多元融合新理念
共同體在謀劃之初,就致力于融合古今中外的教育與管理理念,打造傳道與踐行、解惑與啟智、授業與創新相結合的教師發展平臺。共同體以“辦融合的師范教育”為基本理念,實現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學科教育與教師職業教育、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教師職前培養與教師職后培訓、師范高校與教研室及中小學校的融合。共同體以“知行統一”為哲學基礎,創造了認識與實踐一體化的環境,讓師生在實踐中認識,在認識中實踐,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成果,實現認識與實踐的統一。共同體依托利益相關者理論實現共建共享,運用內外部激勵約束機制,探索建立師范高校、教研室、中小學校共建共享、互惠共生的機制,形成協同關系。共同體依托戴維·伯姆的對話理論實現共生共贏,基礎教育的一線教師分享教學經驗、探討教學中出現的困惑與自己的思考,高校發揮科研優勢,與基礎教育學校共同研發優質課程、教育技術和教學模式,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合力協同
構建互通互融新機制
激發內部動力,厘清利益協調機制,保證合作的永續性和穩定性是共同體建設的探索重點。共同體先后頒布了《山東省大中小學地理教育“教·學·研·訓”共同體合作章程》《山東省大中小學地理教育“教·學·研·訓”共同體活動規劃》等文件,提高各參與方的核心業務能力、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建立責權利清晰的指導機制,建立以實踐基地為平臺的產學研一體化的多方融合機制。共同體建設以來,已通過名師工作室建設、合作申報課題、聯合舉辦競賽、共享資源成果等形式,不斷完善各方利益分配和協調機制,為各參與方創造了新的利益增長點。
發揮優勢
探索教師教育新舉措
共同體建設的初心在于回歸師范教育主業,做精做強教師教育,引領中小學發展,探索教師教育新舉措。共同體建設以來,在職前教師培養方面,學院充分調動各方力量,聯合山東省一線名師,對在校師范生開展專題培訓,培養與一線教育教學無縫對接、勝任中小學地理教育的高素質地理教育人才。學院積極推動20多位名師專家進校園,與師范生進行講座交流,通過與一線教師的近距離交流,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增強。通過邀請一線名師對參加各類競賽的師范生進行專項培訓,圍繞具體參賽課題進行手把手指導,學生各項教學技能和競賽成績顯著提升。在教師職后發展方面,聯合多方,共同開展山東省地理教育專家庫、山東省地理教育發展專題網站建設,舉辦“齊魯地理大講堂”,進行山東省地理教學實時互動平臺建設,共同開發中學地理學習相關網站與平臺。學院牽頭邀請地理專業教材專家和課程論專家為一線教師開展新教材培訓、地理課程開發研討等活動,年度實際受益中小學超過100所,涵蓋山東省內16地市。
強強聯手
打造職業發展新模式
共同體建設以來,通過緊密結合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建設“教·學·研·訓”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平臺,打造了職前職后一體化的教師發展新模式。
首先,共同體的建設創新了職前教師培養生態系統。共同體實現了高校與中小學之間的信息流通、資源共享,幫助師范生深入了解地理教育的實際情況,與一線教師建立更緊密的聯系,為師范生的培養提供全員受益、過程相通的鍛煉平臺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提升了師范生教育體系銜接的緊密性、連貫性和一致性。
其次,共同體的建設創新了在職地理教師進階模式。共同體通過平臺共建、前沿共學、課題共研、活動共辦、成果共享等形式,促進一線教師素養全面提升,為在職地理教師業務提升提供智力支持,為其職業晉升提供資源與通道保障。
共同體建設以來,學院已取得了斐然成果,學生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家獎項6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二等獎各1項,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7項,山東省師范類高校學生從業技能大賽一等獎15項。形成地理師范教育案例庫,曲阜師范大學、泰山學院等多所高校已深入學習,并將其納入師范生培養體系,資源共享效果顯著。
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與中小學以及科研機構的合作,構建更加緊密高效的“教·學·研·訓”共同體,通過共享資源、互通有無,實現教學、科研、培訓和實踐的深度融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推動地理與環境教育的創新發展,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王成新 朱承熙 甄鴻啟 程鈺 陳雅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