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2-15 14:44:02
原標題:荒坡披綠 “棉花”盛開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荒坡披綠 “棉花”盛開
來源:農民日報
在貴州省普安縣,高聳入云的美人山,其實一點都不美,從來示人的一面都只有兇險的懸崖絕壁。山腳下,西米河淙淙流過,對岸是大面積荒坡。沿著荒坡盤旋而上2公里,就是高棉鄉棉花村。
棉花村面積8.3平方公里,住著318戶1400多人,耕地有1378畝,人均不足1畝地。如果只從地里刨食,莫說鄉村振興,脫貧也是十分困難的。一些人家世居在易發地質災害的高山土坡下,縱然知道有安全風險,但也只能望天長嘆,因為貧困而無法挪窩。
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6年來,公安部持續幫扶普安縣,先后選派3名民警擔任棉花村駐村第一書記,一棒接著一棒干,從“輸血”到“造血”,引領村莊“蝶變”。
去年下半年以來,棉花村砂糖橘基地的金秋砂糖橘、臍橙、沃柑等陸續豐產上市,果農搶抓時令忙著采收、銷售。每年向村民支付租金4萬元,于2019年種下100畝金秋砂糖橘,是公安部派駐棉花村第一任第一書記田智在任上落地的項目。如今,規模已經發展成250畝。
村民陸海經營的果園鮮果產量基本都在10萬斤左右,產值40多萬元,每年帶動本村及周邊務工人員達400多人次,工人每天工資120元,忙的時候一天至少有20多人干活。銷售方面,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本不愁賣。陸海的兒子陸毅然大學畢業后在深圳工作,看到家里果園收成好,便辭職回家幫忙,負責維護和拓展水果銷路。
陸毅然還參與到棉花村“兩委”的工作中,帶動群眾加入水果種植產業。村民韋虎就是從最初觀望到嘗試的第一人,他在去年種下10畝臍橙,前些天一直在忙著采摘、銷售、打包、裝車。
村里的能人陳仲明在坡地上試種了18畝黃金百香果。由于河谷地帶較熱的小氣候,百香果果肉香甜、品質上乘,深受消費者歡迎,供不應求。
陳仲明經營果園有一套,他不打農藥,不用除草劑,百香果架下的雜草都是人工清除,還特別注重產品的禮品包裝盒設計,以方便客人饋贈使用。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果香四溢,前途無量”。
對黃金百香果的未來,陳仲明十分看好,信心滿滿。為此,他決定在今年擴大規模,向村民租88畝地用于種植,“這不僅能增加村民土地流轉的租金收入,還能帶動村民就近務工增收。”
作為公安部派駐棉花村第二任第一書記陳飛引進的致富能人,陳仲明已將自己的事業融入棉花村的振興發展。由他負責管理經營的棉花村大白鵝養殖基地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去年12月,大白鵝養殖基地就一次性銷售2000多只鵝,賣了8萬多元。
這個養殖基地,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投入95萬元啟動前期基礎設施建設。這筆資金,又作為棉花村集體投資入股的方式,每年以5%的比例參與分紅,壯大村集體經濟。另外,基地有兩名村民固定做工,收入穩定。
截至去年12月中旬,年產值已達50多萬元。陳仲明說,相較大鵝銷量,占比較重的還是鵝苗輸出效益更好。
除了大白鵝,棉花村的肉兔養殖也已興起。公安部派駐棉花村第三任第一書記王政陽全力推動村里的肉兔養殖項目,引進成都老板李文彬、中國畜牧業協會兔業分會理事陳志祥,順利盤活此前養殖長毛兔后閑置的6棟廠房,養殖肉兔4000多只,專業培訓同步開展。
去年4月,中國畜牧業協會鄉村振興科技下鄉行動暨兔業分會養殖技術系列培訓在棉花村舉行,將養兔成功的必備條件、仔兔飼養管理及疾病防控、提高母兔繁殖效率等知識技能傳授給村民,還有黔西南州內及四川、山東、新疆、河南等地兔業相關企業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養殖人員、致富帶頭人等150余人現場學習。
目前,棉花村的肉兔養殖已解決4名村民固定就業,養殖業務已拓展到隔壁的冬瓜村,新建了兔舍12棟,現存欄4800余只。“肉兔繁殖力強,成長周期短,產量高,主要銷往重慶、成都等地……”李文彬表示,正在探索建立入戶養殖、銷售分紅及產品深加工模式。
荒地變良田,荒坡變果園,資產變資源。產業興旺,直接推動村民轉變觀念、開闊眼界,紛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腰包”鼓起來。如今的棉花村,正在不斷經歷一次次新的變化,村民的生活就像一朵朵綻開的棉花,美好而溫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