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3-28 09:04:03
如今,廣智院靜臥在齊魯醫院園內。盡管已被封閉隔離,但人們從它門前路過,仍能從石頭臺階、半圓門額、拱券雕花、六棱石柱,以及大門兩側平房外墻上那些漂亮的六角等邊雕花木窗上,感受到它不同凡響的美麗,領略到它大家閨秀的風采。
資料圖
原標題:它是濟南最早的博物館,建造者還是個英國人
老山水溝(現趵突泉南路)中段向西有條通往齊魯醫院后門的街道叫廣智院街,它是根據這條街上一座同名建筑命名的。
一條街道由一座建筑命名,可見這座建筑有多么高的知名度。
的確,當年這所名曰廣智院的建筑雖然只是一處博物館,卻遠近聞名風光無限,在當年的山東曾創下過多個博覽之最:規模最大、展品最全、形式最活、參展時間最久、參展人數最多,等等。
這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國極為罕見,堪稱中國博覽史上的一朵奇葩。
廣智院的建造者是一個中國名字叫懷恩光(1858--1926)的英國人,此人是英國基督教津禮會的教士,1880年被教會派往中國,傳教于我省青州一帶。1904年調往濟南,在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齊魯大學前身)神學院任教。
1887年他還在青州的時候,就創建過一個博古堂(算不上博物館,但稱得上是博物館的雛形),盡管規模不大卻很有影響,受到當地人追捧,對幫助他傳教和普及科學知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到濟南后他十分看重濟南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決定在這里再籌建一處更大規模的博物館。
為此,他報請英國津禮會批準,并申領了6500英鎊籌建經費,最終于1910年在南關山水溝西側將展館建成,取“廣智者,言見之而廣其智識也”之意,將其命名為“廣智院”。
[當年的齊魯大學畢業生在廣智院留影。]
且不說廣智院開館后有多么火爆,單就建筑本身而言,在當時的濟南已是十分搶眼,算不上濟南最好,但用老濟南人的話說,那也是“十分了得,相當場面兒”。
這是一個由多棟單體建筑組成的平房建筑群,其建筑風格既繼承了中國傳統,又借鑒了西方之長,以主體建筑陳列廳為例,
從外觀看像中國的宮殿,中軸對稱,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端莊典雅;
而內部結構則像西方的教堂,空間開闊,通順緊湊,空氣流暢,采光充分,整個設計堪稱完美。
還有周圍配套的諸如研究所、布道堂、閱覽室、接待室等建筑小品,一個個也都玲瓏別致,韻味十足。
更妙的是各單體之間的串連銜接,既有引廊牽手,又有石徑領路,還有花墻護衛和月亮門呼應,可謂匠心獨運,別開生面。
[中西合璧集建筑之大成的廣智院。]
廣智院是1911年1月30日(辛亥年正月初一)開館的,開館當天便門庭若市觀眾爆棚,“到廣智院看西洋景”成了此后多年人們趨之若鶩的熱門話題。
廣智院入口處有一個自動計數器(在當時也算是個高科技玩意兒了),據它統計,觀眾最多時一天曾到過9000人次,年均總量在20到30萬之間,1930年居然創出過40萬人次的奇跡!
這絕對是個了不起的數字,因為濟南市區當時的人口總量也達不到這個數。
廣智院不僅百姓喜歡,還吸引了國內外一些知名學者、政壇名流、商界大咖慕名前來,譬如黃炎培、胡適、老舍等。
老舍還寫了一篇名為《廣智院》的散文,對廣智院進行了生動形象令人捧腹的介紹。
[1947年,俯瞰廣智院,遠處的千佛山清晰可見。]
天津有個林墨青,是一位平民教育家,他專程來廣智院學習考察,回去辦了一個壓縮版的廣智館,讓廣智院在北方有了一個小老弟。
著名愛國華僑領袖、曾創立了廈門大學的陳嘉庚先生,在從北京返程途中也專程下車到廣智院參觀,回到廈門老家便買下了一座小島,比照廣智院的樣子建了一個規模更大的科普園地,名曰“集美鰲園”,使廣智院在南方多了一個親姊妹。
廣智院之所以如此火爆有巨大魅力,是因為它具有其他博物館無可匹敵的兩大特色。
一是內容豐富,展品多樣。
廣智院建成后,親自擔任院長的懷恩光把青州博古堂的藏品悉數搬來,然后天南海北八方奔走,又征集到更多更稀缺更珍貴的標本文物共10000多件,
整個展室分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生理、衛生、文化、藝術等13個門類,共布展了2000余個實物組合。
[廣智院高大寬暢的主陳列室。]
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巨頭鯨、揚子鱷、大熊貓、金絲猴等各種動物標本,看到金字塔、雅典衛城、希臘圣殿等微縮景觀,看到冰川、河流、高山、峽谷等地殼變動的截面模型,看到銀河、太陽、月亮、地球的仿真運轉……
大量過去人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如今卻看得見摸得著的展品把一個精彩紛呈的外部世界展示于世,讓參觀者感嘆、驚訝、目瞪口呆、大飽眼福。
二是形式多樣,生動活潑。
廣智院的布展新穎、奇特、富有創意,在這里見不到死板僵硬的灌輸,也沒有空洞干癟的說教,它所宣傳普及的東西,都是以形象逼真的實物或事例,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觀眾自覺接受的。
[廣智院員工正在制作模型,市民在旁圍觀。]
譬如展室里有一架黃河濼口鐵橋的微縮模型,一列火車正從橋上飛速通過,風馳電掣,猶如閃電;
而橋下則是一輛深陷泥潭寸步難行的老牛破車,趕車人喊天不應,呼地不靈,仰面長嘆,痛苦不堪。
從觀眾同情的表情和直勾勾望著火車發呆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們對落后生產力的無奈和對科技進步的向往。
再如展室里用泥巴塑造了兩條小巷,一條干凈整潔,無污無塵,人們滿面紅光,精神飽滿,身體健康;
另一條則垃圾遍地,污濁不堪,有個人正用臟手捧著在啃西瓜,瓜瓤上爬滿了大大小小的綠頭蒼蠅。吃著吃著那人便手捧肚皮、齜牙咧嘴、痛苦不堪地趴倒在地下。
[廣智院展出的鯨骸。]
觀眾們會心一笑的同時,自然就對“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陳腐觀念產生了動搖。
正是這種科學與愚昧、進步與落后的強烈反差使觀眾感到震撼,不經意間便在心中種下了科學、進步與文明的種子。
在后來的歲月中,廣智院飽經風雨,歷經滄桑。
1954年,山東省博物館成立,當時的館址分為東西兩院,廣智院承擔的是東院的展覽任務。
[廣智院陳列的南京中山陵模型,制作精良,如臨其境。]
20世紀90年代初,省博遷移新址,廣智院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部分附屬建筑物也被拆除,好在陳列大廳被保留了下來。
2013年,廣智院因在全國博物館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廣智院靜臥在齊魯醫院園內。盡管已被封閉隔離,但人們從它門前路過,仍能從石頭臺階、半圓門額、拱券雕花、六棱石柱,以及大門兩側平房外墻上那些漂亮的六角等邊雕花木窗上,感受到它不同凡響的美麗,領略到它大家閨秀的風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