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17-06-04 18:58:06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西方,人們習慣采用郵寄明信片的方式向遠方的親朋傳達祝福與問候,并漸漸地由最初單一的信息傳遞功能,轉化為一種頗為流行的時尚元素。當時的出版商們通常會使用所在國及地區的風土人情或者某一特定事件作為明信片的主題圖案,以吸引更多顧客購買。由于明信片屬于一種低值易耗的普通郵品,經過漫長的時間流逝和歲月消磨,大多數都已經損毀消失了,因此,能夠保存至今的也就顯得極為珍貴。
今天,再度審度這些百余年前的畫面,我們發現,這些在當時或許皆因商業目的而為之的郵品,卻在有意無意中,成為現在我們解讀這座城市在某個歷史時期許多細節的重要依據和載體。通過這些沉淀著歷史的老明信片,你可以管窺到這座城市發展旅程當中的某些片段。雖然它們不可能將歷史還原在我們眼前,但也會給予我們許多新的發現和提示,拉近我們與這座城市在時空跨度上的距離,讓今天的人們,能夠從明信片——這個特殊的載體來更加直觀地了解城市的過往。
郵政街:
印證早期城市的發展與變遷
在青島,郵政很早就與這座城市產生了直接的聯系。廣西路上留有當年德國郵局的舊址,堂邑路上也存在過早期的日本郵局。而青島曾經有條以郵政為名的街道,恐怕還鮮為人知。郵政街,顧名思義,就是早期的郵局設在這條小街上。 1892年春,隨著章高元率部駐防膠澳,這個遠離清朝中心,也遠離主要官道的偏隅海灣也熱鬧起來。小規模的民船貿易,還有綠營兵們的到來都帶動了青島口的發展,不到幾年,一個擁有60余家店鋪、三四條街道的小城鎮也在漁村的基礎上逐漸形成。
在章高元駐防時期,并沒有對任何街道進行過命名。衙門街、市場街、東營盤街和郵政街都是在德國租借之后才有的路名。1898年1月26日,臨時郵所就從郵政街上的一所平房中發出了第一封電報,這同時也標志著德國郵務在膠澳地區的開始。德國學者昆德勒認為:“由于對陌生的土地缺乏基本的了解,在最初的官方電報列表中把青島錯拼為‘Tsintan’。到1898年3月,又改為‘Tsintau’。直至1900年6月,混亂的名稱才被統一為‘Tsingtau’。”從這張并不易見到的早期圖片(圖①)上,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當時的郵政街,原本狹窄的路面已經進行了拓寬平整,路的兩邊是黑瓦白墻的中式平房,幼小的樹苗也像是新植不久的。遠處可見天后宮的殿宇屋頂和標志性的兩根高大旗桿。街道前方可清晰地看到早期的郵局。
隨著1899年城市規劃與發展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在昔日的青島口,除了天后宮、總兵衙門和旁邊的左營,舊有的街道和住房開始被悉數拆除改造,郵政街也在其中。不過幸運的是,雖然歷經了百余年的歲月,郵政街西側的一小段至今仍在。這條已經改叫常州路的小街,因其“E”字型的走向和青島第一所清真寺而為人所知。然而,在很長時間里,人們都錯誤地認為清真寺就是當年的郵局。事實上,郵局的那座簡陋平房早已不復存在……
廣西路:
繁華落盡的“歐人街”
從濱海大道太平路向北,第一條與之平行的大街就是廣西路,它西起火車站前的泰安路,向東穿越中山路、安徽路、江蘇路等路口,一直延伸到與龍口路的交叉街口為止,全長約1565米。從修筑時間上看,廣西路應是德國租借時期最早完成的街道之一。根據《膠澳發展備忘錄》的記載,這條街道修建于1899—1901年之間,路面寬度為20-25米,道路基礎用花崗石及三合土填筑,地下安設排水管道,并鋪裝了瀝青路面。另外,在這條道路修筑中,還首次將車行道與人行道分隔,車行道兩側設有車軌石、溝沿石和雨水排泄口,人行道則鋪設黃沙路面。
德租時期的廣西路正處于最初所設想的經貿與商務區域的核心地帶,所以它也成為當時青島最為重要的街道之一。在新的城市發展規劃中,進一步鞏固了廣西路在區域功能上的中心地位。資料顯示,有不少來自歐美的著名商業公司青睞這里與濱海大道只相隔一個街區的優越位置和舒適、寬敞的辦公居住環境。除了來自德國的捷成洋行、美最時洋行、西門子洋行;英國的太古洋行、怡和洋行、英美煙草;美國的標準石油、德士古石油、亞細亞火油、通用電氣、大來洋行等公司均把最初駐青島的分支機構設立于廣西路。也因此,當年的廣西路曾被形象地稱為“歐人街”。而總督府在命名這條道路時,采用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弟弟普魯士親王海因里希的名字。或許在德國人看來,這條道路的非凡地位和重要意義,以及所被給予的期望,僅次于威廉皇帝海岸(今太平路)。1898年,威廉二世提出了“我們的未來在大海”的言論,并將他野心勃勃的放手開拓政策擴大到了世界的范圍。在其支持和影響下,以國務秘書蒂爾匹茨為首的海軍部決定將膠州灣建設成為一塊德國在遠東的“樣板式殖民地”。德國政府向膠澳投入巨額資金進行鐵路、港口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預算,借以最好的政策和投資環境來吸引來自歐洲和中國的商人。
實際上,這一舉措和姿態也的確打消了許多商人的顧慮和觀望態度。不久,他們便紛紛開始在膠澳投資和拓展業務。隨著城區建設的開始,阿爾弗萊德·希姆森等地產承包商們開始在廣西路上購買土地并陸續建造了多幢公寓、旅館和商業大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各種需求。由于自1898年秋天就開始實施的建筑規劃中只對城市不同地區的用途做了明確的規定,在建筑設計方面,并沒有對藝術風格進行嚴格限制,因此,世紀之初的廣西路便成為建筑師們張揚激情、展示個性的試驗場。這其中較為著名的建筑有博德維希綜合樓、膠澳皇家郵政局、祥福洋行地產公司綜合樓、德基洋行商業綜合樓、賚壽藥行、侯爵飯店和吉利百貨公司等。在青島的城市發展史邁向20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時,廣西路的兩側已經幾乎建滿了各式各樣的商業建筑。百余年后,一個前來青島的德國人曾這樣寫道:“漫步于青島的街道之間,只有來往的人群才可以看到一些東方的痕跡……走在廣西路上,仿佛就像在柏林的一條街道上。街道是德國式的,房屋風格以及許多樹木和植物也都是德國式的,讓你感到驚異的只是怎么會有這么多亞洲人的面孔……”
對比不同時期廣西路的圖片,我們似乎不難發現,除卻那些現代化的護欄和商業招牌,廣西路并未發生面目全非的改變。不過,道路兩側經過精心剪修的栗樹已被高大的雪松所替代。這雖然使得道路縱深感有所增加,但似乎也多少影響了欣賞沿街建筑。東端皮哈利洋行1903年建造的商業綜合樓至今仍在。這是一個由廊柱、拱券所組成的簡潔明快的對稱立面,不過屋頂上設計別致的老虎窗已在后來被改造得平庸了。早期低層面海的明廊也被封閉,畢竟明廊——這種熱帶風格的建筑元素在青島并不是非常實用,所以后來人們把絕大多數的明廊用窗戶封閉起來,以創造更多的使用空間。
在皮哈利公寓樓西臨,是建于同時期的祥福公司商業綜合樓。除了被封閉的明廊,樓頂的山花造型有所改動,帶有中式風格的屋頂也因年久失修而變得破舊不堪。最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建筑西端的點睛之筆——塔樓,這個具有典型北德風格的飾物,卻已在20世紀60年代的一次大修中被拆掉了……綜合樓西側,另一座由祥福公司開發的公寓樓,在1993年冬被拆除改造,我們已經無法從翻建的建筑中找到一絲一毫的舊日痕跡。遠處,膠澳皇家郵局新巴洛克風格的尖塔和斜陡的屋頂依然高聳,不過清水墻粉線勾邊的立面已被一勞永逸者改造得平庸。隔街而望的德基洋行商業綜合樓依然是道路北側別致的街景,但漂亮的塔樓卻未按原貌修復。道路南側的博德維希大樓、吉利百貨公司等建筑則都在歷次破壞性的商業開發和改造中被拆除殆盡,使得這條原本在國內罕見的歐式街區,驟然失去了應有的韻味。
1914年11月,日本人對青島的圍困和占領徹底改變了這座城市的歷史進程。曾經的海因里希親王大街改為了佐賀町,路兩邊那些屬于德國人的商店、旅館和公寓也均被日軍沒收后重新拍賣。雖然在戰爭結束后一些難舍舊夢的德國人重返青島,但這時的城市已遠非從前。1922年12月,經過與日本艱難的談判,中國政府終于收回青島的主權,1923年,這條歷經風雨的街道被最終命名為“廣西路”。
從棧橋回瀾閣回首北望,人們一定會被曾經在太平路東側海岸上那一幢幢風格與式樣各不相同的歐式建筑所吸引,它們連同青島灣優雅的海岸線構成了一道和諧美麗的城市風景。 1913年夏天,一位在青島旅行的英國游客曾將青島的威廉皇帝海岸(今太平路)與當時上海的外灘以及香港的維多利亞灣相比較,最后他得出的結論是,青島的威廉皇帝海岸比起后兩者更為賞心悅目,也更加能夠讓在中國工作或旅行的歐洲人從思鄉的情感中釋放出來。
然而,時至今日,從昔日路易特波爾德大街(今浙江路)到威廉大街(今青島路)的這段城市海岸,卻僅有一幢古老的房子(海因里希親王飯店客房部)得以保留。在相同位置后建于20世紀90年代之后的新建筑,無論從設計風格的展現,還是與海岸環境的協調程度上,似乎都遠遜色于前者……今天,當我們站在相同的觀景角度,試圖去想象或解讀當年的城市海岸時,除卻感慨歲月變遷的無情和不同歷史時期可能會對城市不同詮釋的無奈之外,忽然發現,原來記憶深處的那道優雅和諧的海岸風景已經悄然逝去……
這張印制于20世紀初期的風光明信片(圖④)所展現的,就是太平路今天已不復存在的城市景觀。德租時期,這里以德皇威廉二世之名,被命名為“威廉皇帝海岸”。 1914年冬,日本攻占青島后,將其改稱“舞鶴町”。中國接收青島主權后,正式更名為“太平路”。明信片的近端,新文藝復興風格、孟莎式屋頂的建筑是1901年建成的德華銀行青島分行,銀行西側是建于1899年的海因里希親王飯店,遠處還可以看到同年建成的中和飯店。明信片左側可見前海防波堤半圓形小花園中的葉世克總督紀念塔。
相比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消逝的蘭山路和棧橋西側海岸的城市景觀,顯然,這片如今同樣業已發生改變的濱海街道,留給人們的是更多的美好記憶。因為你幾乎可以在許多青島人的家庭相冊中找到拍攝于20世紀 80年代或者更早的照片,相片中的人們通常都會選擇背靠棧橋的鐵制欄桿,以明信片中的海岸與建筑為背景,留下這一紀念的瞬間……
中山路:
跨越三個世紀的百年老街
中山路或許是許多青島人最為熟悉的一條街道。曾幾何時,這條路已經成為青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它與這座城市的關系,就好像北京與王府井、上海與南京路、紐約與曼哈頓、巴黎與香榭麗舍大街那樣緊密相連。從棧橋北側橋頭與太平路的交匯處開始,中山路向北越過青島老城的主要街區,終止于大窯溝五路相交的街口,全長約1.5千米。作為青島這座城市開埠初期最早建成的道路之一,中山路的發展變遷足以貫穿整個青島的城市發展史。
中山路是青島百年滄桑歷史的見證,它所留傳下來的許多舊聞逸事,至今仍為“老青島”們津津樂道;中山路是青島的一座生活舞臺,從過去到現在,每天在這里都會上演一出出或快樂、或悲傷的現實活劇;中山路是這座城市里生生不息的跳動脈搏,清晨與黃昏、白天與黑夜、匆匆而過的行人與車輛總會帶著這里的發展與變化走入青島的千家萬戶……
今天,這條百年老街的歷史已經悄然跨越了三個世紀,當我們再次走在中山路上,雖然一些令人難忘的地段已經發生了不可挽回的改變,但兩邊許多留存至今的老房子,總能讓行走的路人不禁止足觀望。雖然這些古老的建筑,由于歲月的變遷和人為毀壞,如今都已變得斑駁破損,但許多往往被人所忽視的裝飾細節,卻總能讓人倍感建筑之美。
根據《膠澳發展備忘錄》的記載,中山路修建于德國租借初期,最早分為南北兩段,位于歐洲人居住區的南段修筑于1898—1899年,采用了1757年統一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的名字來命名此路。而位于大鮑島、修筑于1901年的北段,則被命名為山東街。不過居住于此的中國居民,一般俗稱其為“大馬路”。日據青島后,路南段被改名為“靜岡町”,北段則仍稱“山東町”。中國收回青島主權,這兩條名稱不同的道路,被合并統稱“山東路”。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接管青島,接收專員公署于是年5月22日簽署命令將山東路改為中山路。
從這張印制于德租時期的明信片(圖⑥)上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山路與肥城路一帶已然是一幅洋溢著歐洲風情的美麗畫卷。最右側的建筑是商人恩斯特·凱寧開辦的咖啡西餐廳,它的隔壁是阿諾德·鮑曼建造的旅館和百貨店。路口裝飾著尖頂塔樓的建筑是由馬丁·克羅格1901—1902年所建造的福利洋行。克羅格住宅的北面,一街之隔是建于1901—1902年的海恩大樓。這幢造型別致的德國商業建筑與克羅格的福利洋行組成了昔日中山路上最為美麗的城市風景。而今,由于1999年對海恩大樓的“改造”和2003年對福利洋行的拆除,這一優雅的城市景觀已永遠消逝……
明信片(圖⑤)中左側帶有兩個綠色對稱塔頂的公共建筑建于1907年,是建筑承包商阿爾弗萊德·希姆森建造的公寓樓。北側的商業建筑是日本人開設在中山路的第一家商號高橋寫真館。如今這兩幢隔街而望的建筑同樣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公寓樓已經在一次改造中被涂抹成艷俗的玫紅色;而高橋寫真館被增筑一層,南側別致的梯形塔樓也已不復存在……
江蘇路:
俾斯麥大街上的百年老房子
根據《膠澳發展備忘錄》記載,包括道路、排水系統在內的市政基礎工程,實際上在1898年首個城市規劃總體方案公布之前就已經展開建設。鑒于青島地區起伏的丘陵地況,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開支以使工程的造價更為經濟等因素便成為總督府首先所要考慮的問題。最初隸屬于德國海軍的規劃機構,在道路開發設計上,選擇了新興的自由式城市路網框架。這種依照自然地勢,盡可能地與地貌特色相結合的道路結構,使得街道順應地勢的變化而改變,既能有效地銜接規劃中的各功能區域,又可以構成一種自我完善的路網體系。再加上德國人嚴謹的城市設計理念和此后陸續建成的歐式風格建筑,最終構成了青島生動、別致、至今為人所贊嘆的城市景觀。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此后公布的城市總體規劃修正方案中,將最初尚比較籠統的概念進行細致的分化。除了自由放射狀的道路,當局還在華人聚集的大鮑島按照中國傳統的市鎮營造理念,設計出了縱橫交錯棋盤式的街區路網。根據總督府的解釋,這種設計方式是為了充分尊重華人市民的風俗習慣,進而利于進行有效的管理。在備忘錄中,每年也都會用大量的篇幅來敘述道路以及其他市政工作的進展情況,以表明當局對于道路等市政設施的重視程度。至德國租借末期,青島市內所筑道路已達100多條,共計80.065千米。
曾經以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來命名的江蘇路,是德國租借后最早建成的道路之一。而位于觀象山南側這片坡地,則早在道路出現前,就被規劃用于建造單體住宅和公共綠地。在道路尚未形成的1899年,這一面海街區的建筑活動就已經展開了。在伊倫娜大街(今湖南路)和俾斯麥大街路口南側,一座屬于天主教圣言會的住宅在是年冬天開始著手建造。 1898年9月2日,總督府開始向個人和公司出售土地。圣言會在青島的教會也投入了不少資金,他們在歐洲人居住的青島區以及華人居住的大鮑島都購買了土地,并用于建造房屋。當1899年這幢黑磚灰瓦、兩翼各有一座哥特式塔樓的三層建筑最終完成后,施工者按照歐洲的習慣,將兩塊雕刻有建筑完成年代的石匾分別鑲嵌在房屋兩側入口的上方。
由于現存史料的匱乏,明信片(圖⑦)中右側建筑(今江蘇路12號)的名稱和確切完成時間,目前尚無法考證。而這幢清水墻面、建筑立面裝飾華麗、給人以強烈視覺美感的三段式單體建筑,最初的主人同樣也無從查找。 1902年之前,這里曾有一幢為解決臨時居住而建造的木制房子,房子的主人是埃里希·馮·法爾肯海因。法爾肯海因在1900年離開青島,1913—1915年,他在柏林任德國國防部長。這幢被俗稱為“二提督樓”的建筑,曾被認為是當時德國總督副手的私人官邸。但由于缺少記載,很可能也僅是猜測。據1913年的土地登記顯示,這幢建筑在此時已為前津浦鐵路北段總辦李德順的房產,房屋登記的所有人是李德順的德國籍太太李柯氏。 1922年8月,這座建筑被1912年開始在青島拓展業務的三井洋行所購買。
至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這里一直是該行青島支店經理的住宅。抗戰勝利后,小樓于1947年7月成為青島保安總隊隊長高芳先的私宅。從1952年起,這里成為青島市人民檢察院的駐地,直至20世紀80年代。李德順房產南側的建筑(今江蘇路10號),是由美國長老會在1899年建造的。雖然在房屋的風格上略為遜色,但其臨街立面漂亮的屋頂,卻也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13年的土地登記顯示,此時這座住宅的主人已經變為貝爾根·米勒夫婦,他們同樣都是美國長老會的傳教士。此后,我們便查不到這幢住宅產權變更的詳確記載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至少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該建筑的業主應一直為美國長老會成員。畫面遠端,山東礦產公司辦公樓和小青島也隱約可見,為這條別致的景觀街道形成了一種良好的視覺延續。
1914年11月20日,根據日本守備軍司令部所發布的軍令,青島所有的德文地名被變更為日文,曾經的俾斯麥大街改稱“萬年町”。中國收回青島主權后,將這條道路正式命名為“江蘇路”。(王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