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青報網
2017-06-05 08:59:06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6月3日,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總承包的挪威海上漁場項目——挪威“海洋漁場1號”養魚平臺,在位于黃島區的武船集團北船海工公司交付。這是世界上首座半潛式智能海上“漁場”,是集挪威先進養殖技術、現代化環保養殖理念和世界頂端海工設計于一身、現代化全自動的海上養殖裝備,為該領域全球首例研發項目。
“該項目的成功交付,是武船重工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利用前沿技術促進海洋養殖產業發展的重要成果,是在全球海上漁場裝備制造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加快融入‘一帶一路’,推動漁業養殖從近海養殖向深海養殖的‘裝備革命’。”中船重工武船集團副總工程師嚴俊介紹,作為全球首個現代化、全自動智能海上養殖裝備,平臺在研發、建造過程中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術創新,填補了國內海工行業的多項科研和施工空白。
3到7人即可操控,一年養魚150萬條
在武船集團新北船基地,記者見到了這個“龐然大物”,由十余根高達40多米的立柱“圈”了起來,顯得格外壯觀。另一旁,工人們正在為最后的交付做著準備,現場一片繁忙。據介紹,該平臺總高69米、直徑110米,空船重量7700噸,可抗12級臺風,設計使用年限25年。
據嚴俊介紹,該平臺不同于以往的養魚裝備,是集挪威先進養殖技術、現代化環保養殖理念和世界頂端海工設計于一身的全球首例研發項目。“最大的特征就是智能化。配備了全球最先進的三文魚智能養殖系統、自動化保障系統和高端深海運營管理系統及對應的子系統。”嚴俊說,智能養殖系統包括魚苗投放系統、魚苗進食系統、營養均衡系統、生物光調控系統、魚群實時監控系統、自動捕魚系統等;自動化保障系統包括漁網自清潔系統、死魚收集系統等;高端運營管理系統包括自適應升降系統、深海定位系統等。
“傳統養殖,一個網箱只可以養300條魚;在平臺上,從300克重的魚苗,成長到五六公斤的魚,14個月的生長周期內,工作配員3到7人一次可實現養魚量150萬條,設計死亡率低于2%。打個比方,就像是農民以前種地用鋤頭鋤地,而現在是用拖拉機犁地。”武船集團挪威漁場項目總監陳海勇介紹,以前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在近海養殖,養殖設備經不起風浪,裝配了工業化智能化的海上漁場之后,平臺可延伸至水下五六十米,并解決了海上常態化養殖的關鍵技術,從餌料供應、環境監測、去污、防腐實現智能化,可實現水深300米以內的自動化養殖。
同時,在研發制造過程中,該平臺融入了生物學、工學、電學、智能化等技術,安裝各類傳感器2萬余個,水下水上監控設備100余個,生物光源100余個,將復雜的養殖過程控制變得簡單和準確。
填補國內海工行業多項科研和施工空白
海洋漁場在設計、研發、建造過程中完成了一系列技術創新動作,填補了國內海工裝備制造的多項空白。“采用最先進的海工裝備制造技術,立體三維空間控制焊接。一般海工裝備的精度誤差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內,而海上漁場的精度是普通的五倍,在萬分之二左右。”武船集團挪威漁場項目經理安翔說,其中技術難點最大的就是旋轉門系統,“單是實驗就不間斷地進行了三天三夜。”
安翔所說的旋轉門系統,在研發制造上創造了多項業內新紀錄。有別于其他已建、在建的養殖裝備,這一新型的旋轉門系統是自動化、智能化的末端“執行”裝置,承載著漁網清洗、活魚自動驅趕和捕捉、底部死魚收集、防虱等功能,其獨特性和科技含量在國內海工行業內前所未有。“直徑110米、重達數百噸的門形框架,能夠以中央立柱為中心,在周長300多米的平面上,以毫米級的精度在軌道上自如運轉,無論是旋轉門自身還是旋轉軌道,都在精度上創造了業內前所未有的高度。”武船集團挪威漁場項目總監陳海勇說。
此外,養魚平臺結構的大塢搭載過程,如同“堆積木”。要將預制好的26個巨型分段節點、13根超長立柱、24個環形支撐、6個頂部交叉梁、1個重數百噸的上層建筑,在確保旋轉門精度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通過精心地吊裝,完美地組合成一個直徑110米、高69米的“海上巨無霸”。“從鋼材的選擇,到焊接技術的運用,實現了高精度。從開始制造到交付期間的12個月時間內,所有的技術難點都要提前分析。”安翔說,為保證項目順利交付,高峰期有1100多名工人加班加點工作,過年也沒有休息。
“漁場”可帶來1億美元經濟效益
“近海養殖的空間不斷壓縮,擴大遠海利用面積勢在必行。”陳海勇說,“平臺推動漁業養殖從近海養殖向深海養殖加速轉變,從網箱式養殖向大型裝備式養殖加速轉變,從傳統人工式養殖向自動化智能化養殖加速轉變,在挪威投入使用后,按照一個周期14個月養150萬條三文魚來算,可產8000噸魚肉,帶來1億美元經濟效益。”
“平臺采用仿生學原理,模擬深海環境,從魚苗的投放到生長期間,讓它們感覺是在完全沒有拘束的空間內成長。此外,為保證魚肉質量,360度旋轉門每天至少轉一次來驅趕魚群。”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王宇博士介紹,平臺可以較好解決魚肉產量和質量問題。
據了解,挪威海上漁場養魚平臺項目的業主薩爾瑪公司,是挪威海產品養殖的上市公司,三文魚養殖量占挪威市場的20%左右,總資產達12億美元。針對近海密集養殖魚病多發等問題,挪威政府及漁業養殖行業一直致力于深海養殖的技術研發,并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領域——智能海上養殖裝備市場。“海上漁場養魚平臺項目開了一個好頭,讓挪威海上養殖與‘中國制造’深度對接。”挪威方面負責人表示。
據悉,“海洋漁場1號”將于本月10日運往挪威,預計一個半月至兩個月時間即可到達挪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