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18-03-13 15:32:03
張建棣
張建棣
膠東在線3月13日訊(記者 馮海玉)“做科研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要接地氣,讓最廣大的老百姓受益,這樣才有意義”,懷著這樣的初心,張建棣多年來積極從事高通量蛋白質分析研究。
張建棣,美國杜克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曾師從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供職于全球生物學家夢寐以求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4年前,為方便照顧年邁的父母,他辭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工作,回到家鄉煙臺創辦了煙臺載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悶頭搞科研 “黃瓜地里竟然種出了蘋果”
為何要從事研究高通量蛋白質分析研究?張建棣說:“因為診斷任何癌癥病人,都需要通過測量病人體內一種或者幾種蛋白質分子含量。而如何確定測哪幾種蛋白質分子,需要對大量樣品進行高通量測定。用傳統的方法,一個博士或者博士后一次只能手動分析幾個樣本,可能連續工作一年都沒法得出結論。“必須將這種分析法從‘手工作坊時代’解放出來,實現批量化自動分析快,才能快速解讀生命密碼。”張建棣說。2012年,他力圖攻克這一課題,在全球首創載通分析法,以解決困擾現代生物學兩大分支中蛋白質領域30多年來的一個技術難題。
“隨著對高通量蛋白質分析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全世界在癌癥診斷方面都面臨‘窘迫’境地”,張建棣說,“對于癌癥診斷來說,生物標志物含量的評價,直接決定癌癥病人病情的判斷和治療方案的選擇,模糊、甚至錯誤的診斷結果,是以病人生命為代價”。他告訴記者,現在全球在癌癥診斷方面通用免疫組化評估技術,最大的問題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也就是說病理分析結果不能“機器讀數”,只能依靠醫生主觀研判。“舉個例子,讓30個醫生看同一個癌癥病人的病理分析,他們對生物標志物表達可能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張建棣說,“如果標志物的表達水平應該是低,而醫生判斷為高,這就意味著不該靶向治療的病人要接受靶向治療,這樣一來給病人造成的直接的結果就是,一個療程大概要白白花費20萬,更要命的是藥不對癥不但起不到治療效果,反而對病人的心臟有巨大的副作用”。
既然全球通用的診斷技術存在很大缺陷,為何一直沒有新的更好的診斷技術出現?張建棣分析道,長期在一線使用這項技術的醫生,非常清楚這種傳統技術的缺陷,但讓他們去搞這么大一個發明顯然“心有余力不足”;而有著強大科研能力的團隊,往往又不在一線,可能很少關注到這個問題。“一開始我們也沒有想到要研發這個課題,我們是在研究高通量蛋白質分析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這個問題而且非常有信心攻克它,”張建棣說,“考慮到這個事情意義重大,并且十分緊迫,我們決定暫停原來的科研計劃,專攻癌癥精準診斷研發。”
“惡魔小團隊”攻下癌癥診斷難題 生物學界“泰斗”點贊
“本來是想在黃瓜地里專心種黃瓜的,沒想到黃瓜地里種出了蘋果”,結緣癌癥診斷研究,張建棣喜不自禁。他決定,干脆重點打造“蘋果園”,而第一步就是組建“惡魔小團隊”。
“從開始做這件事,我們的團隊成員就化身成了‘惡魔’代言人,每做出一點小成果,大家就‘惡魔’附體,專門挑刺兒”,張建棣說,“不過在我們這兒,挑刺兒不是一件不開心的事,相反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因為我們知道每找到一個刺兒,我們離科研成功就近了一步。”
在不停的反復實驗中,張建棣種的“蘋果”越長越大。“實驗一個成功一個,再實驗一個又成功一個,興奮,真的是太興奮了!”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張建棣依然高興地手舞足蹈:“因為一旦成功,成千上萬的癌癥群體將得到更精準的治療,這件事太有意義了。”“現實迫切需要解決這項技術,我們又有幸參與這項研發,沒有比這更開心的事了”,張建棣說,“有時候半夜睡不著,就起來看數據,因為太希望這項技術能早一天用到病人身上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惡魔小團隊”的努力下,一項新的發明QDB技術誕生了,這意味著在全球首創的癌癥診斷,將“秒殺”當前世界范圍通用的傳統方法。美國科學院院士Dr.George Stark,是當今生物學界的“泰斗”級人物。如果要說出現代分子生物學領域三項重大發明,那么其中兩項就是由Dr.George Stark發明的。在得知張建棣發明的QDB分析法后,他說:“我相信利用你發明的QDB,通過包括標準蛋白實現對單個蛋白進行絕對定量是對現有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將在未來幫助很多科學家。”
據張建棣介紹,全球每年新增2700萬癌癥病人,其中中國每年新增430萬人,有90%以上的癌癥屬于“瘤子”,他們研發的QDB技術就專門針對這90%以上的癌癥病人。
企業“上云” 幸福又有小煩惱
自從“黃瓜地里種出了蘋果”,激動、興奮和更大的熱情,就一直包圍著張建棣團隊。“可以說我們成功了,也可說我們離更大的成功還有很長的距離。”在每天像“打雞血”一樣瘋狂工作的背后,張建棣一直保持著最清醒、最理性的頭腦。
“我們做了500多個臨床病理分析,每一個案例的結果都高度一致,可以說實驗成功了”,張建棣說,“但QDB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希望借助大數據、云計算,建立一個巨型數據庫,讓QDB不僅精準分析生物標志物數量,而且將標志物與病人的年齡、性別、種族等各種關聯要素建立起一個科學模型,為醫生提供更精準的診斷參考數據。”
對于這項企業“上云”計劃,張建棣信心滿滿。一方面QDB技術在全球主要國家提交專利申請后,已經率先在美國獲得專利認可;另一方面企業“上云”,他還有個“先天優勢”。在張博士家族中,有多人在國外從事生物和計算機方向的科研研發,聽說他要建“巨型數據庫”,上周末親人們還“組團”專程從美國趕到煙臺現場辦公,合力攻關。
從2014年只身從美國回鄉創業,他就一直往返于中美之間,基本上一個月在中國,下一個月就在美國。盡管辛苦,但家人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家人都覺得,我在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所以無論在精神還是其他方面,大家高度一致,鼎力支持,”張建棣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真切切地幫到老百姓,這就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幸福”。
實驗成了,專利有了,全世界最有名的科學家點贊了,張建棣卻有了“幸福的煩惱”。張建棣告訴記者,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病人直接向第三方機構提交病理切片做診斷,是非常普遍的,而在國內這種診斷方式才剛剛起步。“我們的技術可以用到病人身上了,但依照相關規定,我們的實驗室還不能直接向病人開放”,張建棣說,“現在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無論是通過跟醫院合作還是其他方式,盡快將這個發明用到病人身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