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8-06-24 10:30:06
張立存合作社的3000畝蔬菜產業園成了蘭陵兩處上海蔬菜外延生產基地之一。
□ 本報記者 王洪濤 代玲玲 石如寬
世界蔬菜看中國,中國蔬菜看山東。在山東蔬菜產業版圖上,壽光與蘭陵無疑是我省極具影響力的兩大南北重鎮。
重在位置。翻開地圖,地處山東南部的蘭陵縣與上海之間形成了一條高密度大流量的繁忙交通線,京滬高速、臨棗高速、臨棗鐵路、206國道等多條干線穿境而過,給蔬菜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北部的壽光市則向北京等周邊地區輻射出強大的集散效應。
優在產業。蘭陵、壽光均為我省重要的蔬菜聚集地,在全國蔬菜供應鏈條上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因為蔬菜,兩地分別與上海、北京兩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北京蔬菜市場上,大約有1/3的蔬菜來自壽光;而上海,對蘭陵蔬菜的依賴度則高達50%以上,形成了“北壽光、南蘭陵”的蔬菜布局。
2017年8月15日,省委書記劉家義到壽光調研時指出:“壽光不僅要打造全國蔬菜基地,還要探索建立蔬菜生產的壽光標準,進而形成全國標準、世界標準。”
山東蔬菜,車輪滾滾下江南
剛剛過去的蒜薹上市季,蒼山蒜薹收購價最高到了一斤3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國蒜薹價格暴跌,很多產區地頭收購價僅為0.3元一斤。
蒼山蒜薹何以一枝獨秀,賣出了10倍的好價錢?
“這得益于蒼山蒜薹的好品質,以及長期以來我們打造的品牌和口碑優勢。”蘭陵縣(原蒼山縣)農業局副局長付成高一語道破緣由。蘭陵縣蔬菜種植歷史悠久,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向外發展,經過30多年的打拼,蘭陵全縣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已達89萬畝,“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到301個,“中國蔬菜之鄉”“中國牛蒡之鄉”“中國大蒜之鄉”“山東南菜園”等榮譽先后花落蘭陵,“蒼山蔬菜”也開始叫響全國。
2014年1月,為打造“華夏古縣、文化蘭陵”品牌,蒼山縣更名為蘭陵縣,未改的是“蒼山蔬菜”品牌。付成高介紹,“蒼山蔬菜”主要往南打,銷往上海、杭州、廣州等南方市場,僅上海市就有15萬多蘭陵人從事蔬菜的種植、運輸、加工、配送及銷售,蒼山蔬菜已占到上海市場份額的60%。
關于蘭陵的“菜園子”如何影響上海市民的“菜籃子”,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2015年的冬天,蘭陵一場大雪降雪量達50年來最大,遍布全縣的蔬菜大棚大量壓塌,運輸也成了難題。“從上海蔬菜市場傳來消息,上海菜價暴漲,黃瓜一夜間從2元漲到5元一斤。蘭陵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緊急調運數百萬斤蔬菜運送過去,才解了他們燃眉之急。”參與此事的蘭陵家瑞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立存至今津津樂道。
而在距離蘭陵縣300公里之外的壽光,菜商紀振南每天都有30噸白菜花從上海種菜基地運來,從壽光農產品物流園配菜后發往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各地。2017年,從壽光發往北京的蔬菜約1.2億公斤。目前,每天壽光有17家菜商往北京發菜。
相較于蘭陵,“壽光蔬菜”的名頭更早為人們所熟知。“你只要有菜,到我們這個市場隨便賣,真正的買全國、賣全國。”在物流園蔬菜部經理張南看來,壽光是中國蔬菜的集散配送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易中心,每天發布的壽光蔬菜價格指數成為中國蔬菜價格的“晴雨表”。
從田園到餐桌,打造放心菜籃子
“壽光菜”“蒼山菜”名氣大了,對質量和品質的要求也更高了。
6月20日下午2點,記者走進張立存的家瑞蔬菜產業園,一棚棚綠油油的黃瓜、茄子顯得生機盎然。棚外的路邊,掛著一溜兒共60臺室外殺蟲燈,棚內是硫磺熏蒸器。“一盞殺蟲燈可以殺死50畝地的害蟲,全物理滅蟲,不用打農藥。”張立存告訴記者。
蘭陵縣有一套嚴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制,從縣到村、企業、市場,都配有檢測中心或速測站,一系列的檢測對蔬菜質量實現無縫隙監管。打入上海市場,“三證”必不可少,合作社每一箱蔬菜都有產地證、檢測證以及追溯證,其中追溯證上的二維碼,掃一掃便可以知道蔬菜的詳細信息,幾號棚,誰種的一清二楚。
在壽光斟都果菜專業合作社市場,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追溯二維碼。作為我國蔬菜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天南海北的蔬菜經由壽光銷往全國,容易出現假冒壽光菜的現象。“貼二維碼是為了把本地的菜跟外地菜區分開來,保住壽光蔬菜的牌子。”壽光市農業局黨委委員信俊仁說。
兩地的蔬菜生產都在走向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一家一戶自種自賣的落后經營模式已不多見。目前,壽光農業專業合作組織達到1000多個,各類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410家,80%以上農戶進入產業化經營體系;蘭陵縣合作社注冊總數達到1904家。合作社實行化肥、農藥等農資統一供應、統一生產管理、統一品牌銷售,大大提高了農產品安全和生產效率。
在抓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的同時,兩地還加強了流通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每天從凌晨2點多開始,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檢測中心對進入市場的每車菜進行抽檢,每天都要抽取300多批次的蔬菜,每年抽檢10萬批次。“現在市場的蔬菜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一旦發現藥殘超標嚴重的蔬菜都是就地銷毀。”檢測中心經理隋玉美表示。
蘭陵縣將確保質量安全作為“蘭陵蔬菜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命線”,在當地投資700多萬元建設了全省第一家農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可進行藥殘、肥殘、重金屬等100多項指標的檢測。與上海、江蘇、廣東、浙江等南方蔬菜主銷區建立了無公害蔬菜產銷聯盟,讓銷區市場人員來蒼山進行源頭監控,搶先拿到了“蒼山蔬菜”在市場銷售中的通行證。
用科技和標準構筑品牌強磁場
如今,南北兩菜園正在全國范圍內釋放出強大的“樣板效應”,不但為全國蔬菜生產經營提供了參照模式,而且積極對外輸出人才、技術與種子資源,不斷影響著全國蔬菜生產經營和特大城市蔬菜保障模式。
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對蘭陵縣農產品區域品牌價值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蒼山大蒜價值評估43.09億元,蒼山辣椒9.69億元,蒼山牛蒡8.11億元,三大產品品牌總價值達60.89億元。
除了規模效應和品質之外,付成高介紹,在品牌建設方面,2015年蘭陵菜博會,首次發布“蒼山蔬菜”的品牌標識,對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蘭陵地產蔬菜進行統一冠名和標識。
然而,對于整個山東農業品牌建設的漫漫征途而言,這還遠遠不夠。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互聯網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農業生產領域,技術要素的投入成為農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在傳統農業中,澆水、施肥、打藥,全憑經驗、靠感覺時,在濰坊多個合作社種植基地內,記者親身感受到使用物聯網技術后的另一番景象。
壽光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集成示范區,濰坊伊斯漫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農田、溫室等目標區域布設了大量傳感節點,實時收集溫度、濕度、光照、氣體濃度以及土壤水分、電導率等信息,并匯總到中控系統。
“依托智慧農業系統,我們形成了櫻桃、檸檬、青筍、食用玫瑰四種作物生長模型,確保種出的產品統一品質。也能讓不懂農業的人,一樣做好農業。”伊斯漫副總經理張連昌說。
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時,向產前和產后延伸,逐步完善蔬菜產業鏈的兩端,也成為山東農業產業發展的方向。
農業種為先。壽光投資5億元組建了蔬菜種業集團,建設了2000畝育種實驗基地,配套科研中心和專家公寓,在海南、慈溪、北川、內蒙古等地分別設立了育種繁育基地……經過艱苦努力,國產種子市場占比達到2/3。
篤定轉型的同時,壽光也在努力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和引領者,有意在淡化“中國最大的菜籃子”這一概念,而是用壽光創造的“標準”為全國的蔬菜生產提供服務,通過這個標準和服務來帶動全國蔬菜產業的發展,為全國老百姓提供優質菜品。一個最新的消息是,今年4月23日,農業農村部函復省政府,同意聯合在壽光設立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
“其實,不少蔬菜園區、公司都有標準,但比較分散、單一,不成規模。壽光正在把蔬菜的各個標準納入一個綜合體系,覆蓋與蔬菜產業相關的生產、加工、社會化服務和銷售等各個環節。”壽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任紹軍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