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18-10-18 10:10:10
在首屆菏澤扶貧車間產品展銷會上,楊桂芝老人坐在一臺織布機上
市民爭相坐上織布機體驗
鄭營村扶貧車間織出的“魯錦”
大眾網菏澤10月18日訊(記者 徐德波)10月17日,首屆菏澤扶貧車間產品展銷會在中國(菏澤)林展館盛大開幕,展會上,來自菏澤各縣區的扶貧車間產品受追捧。來自鄆城縣南趙樓鎮鄭營村扶貧車間生產的傳統手工織布“魯錦”,成為了展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幾名老人在現場織布,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還有市民現場坐上織布機體驗,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
扶貧車間織出魯錦,老人重回年輕時光
10月17日下午,在首屆扶貧車間產品展銷會現場,大眾網記者見到了來自鄆城縣南趙樓鎮鄭營村的楊桂芝老人,聽老人講述了扶貧車間織出‘魯錦’的故事。
楊桂芝老人告訴記者,她今年已經68歲高齡了,現在在村里的扶貧車間里“上班”,車間里有20多臺織布機,她和村里年齡相仿的20多位老人一起,每天能織出20多丈(1丈=3.3米)布。
“扶貧車間開了差不多有3年時間了,當時我第一次看到這么多老織布機,感覺像回到了四十年前,那時候我才20多歲,村里的女人,人人都會織布,一到農閑的時候,家家都在織布。”楊桂芝老人說著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思緒停留在那些久遠的記憶。
楊桂芝老人說:“后來,‘洋布’慢慢興起來了,大家就都不織布了,都是到市場上去買,起初還有幾家織的,再后來都不織了,織布機被大家放進了倉庫里,好像再也不會用它們織布了。”楊桂芝老人說著神情有些悲傷。
“有一天,村里的干部在村里收集織布機,但只收集到了寥寥幾臺,大部分織布機都沒了,甚至有些被當柴燒了。沒過多久,村里喊喇叭,說是讓大家去扶貧車間織‘魯錦’,當時我們一下去了很多人,一看,這不就是當年織的老布嗎?現在叫‘魯錦’了。”楊桂芝老人說著臉上露出了笑容。
產品暢銷老人輕松把錢掙,扶貧車間傳承技藝
“車間里有20多臺織布機,都是村里的干部一臺一臺搜集回來的,大家年齡從60歲到80歲的都有,織得有快有慢,差不多平均一人能織一丈長的布,車間按天給我們計工資,大家積極性都很高,誰能想到,老了老了,還能輕輕松松地拿上工資了。”楊桂芝老人表示,大家在車間里干活,有了工資,不用再向兒女要錢了,日子過的踏踏實實,家家的生活都是越過越好。
鄭營村扶貧車間相關負責人李春蘭在現場告訴記者,從2015年開始,鄭營村的扶貧車間就織起了‘魯錦’來,她是專職負責管理車間的,每個月,老人上20天左右的班,上下班時間也沒有特別嚴格要求。
李春蘭說:“老人們在車間里干活,大家有說有笑的,都很開心,讓她也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看母親織布的情景;現在市場上又開始興手工布了,這種布耐穿,穿起來還舒服,不刺激皮膚,車間里生產出來的貨,從來就沒有積壓過,很好賣。”
楊桂芝老人說:“我們年輕的時候,人人都會架機器,織布,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沒見過手工織布,我們在車間里干活,經常有人去參觀,去了就拍照,都感覺很稀罕,但只有少數人會認真地學,能坐上去織半天的人就更少了。”
楊桂芝老人表示,現在,她最怕的就是這門傳統的技藝將來會失傳了,這門優秀的技藝,只要有人愿意學,她都會認真教,她真心希望,村里的車間能長久地開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門技藝,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說著,楊桂芝老人重新坐上了擺在身邊“破舊”的織布機,她的動作是那么的嫻熟,一梭子又一梭子,仿佛穿梭回了她年輕的時候,織起布來,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