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18-11-02 23:36:11
半島記者 付曉曉
服裝是社會變遷的直觀記錄者。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人們的日常著裝發生了很大變化。不用再縫縫補補節約衣服,不再是只能穿千篇一律的顏色和款式,服裝種類慢慢多到令人眼花繚亂。
潮流從不止步,它總能敏銳地捕捉到時代的脈搏,適應時代的變遷,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也形成不同年代特有的時尚。而紡織服裝產業是青島市傳統產業,改革開放以后,紡織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經歷了巨大的轉型,而青島服裝產業也走出了自己的革新路徑。
告別單一“黑灰藍”
1979年,法國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在北京文化宮舉行了一場時裝表演。這是國外時裝品牌首次進入中國,臺上的光鮮靚麗令臺下齊刷刷暗色調著裝的看客驚奇,鮮明的反差撬動了人們過去幾十年間關于穿衣認知的鐵板一塊。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衣著的顏色較為單一。62歲的青島市民遲珍(化名)回憶,那時候穿在身上的主要是黑、灰、藍三種顏色,還有從軍裝流行而來的軍綠色,“出門一看大家穿得都是一樣的,別的顏色很少,穿個鮮艷衣服走在外面還覺得挺扎眼的。”款式和面料也很單調,男士流行中山裝和列寧服,男女日常衣服類似工裝,除了領子和口袋等細節上的區別,差別不大。面料大多使用棉布,“夏天是薄棉布,冬天是厚的,慢慢興起來一種叫‘的確良’的面料,滌綸的,做襯衣比較挺括。”
直到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在穿衣上的千篇一律尚未得到改變。1983年之前,各類紡織品仍需憑布料購買,人們的衣服通常是裁布料找裁縫做,物資不充裕,每件衣服都珍貴,“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穿衣習慣依然保留著。
初曉玲是青島大學服裝與服飾系主任、副教授,也是一名服裝設計師。在她的記憶中,上世紀70年代末,人們為了節約衣服發明了很多巧妙方法。“我父親也是教師,要穿得干凈體面,但是衣服可換的很少。那時候有一件襯衫就很寶貴了,所以有男士襯衫的假領子,半截的,只有領子和肩部,穿在里面只露出領子來。”當時街上還有衣服回收染色的職業,舊衣服染完又變新了,“但是那個染色其實只有一種顏色,就是藍色。”
進入上世紀80年代,百姓生活得到改善,時尚的種子也開始萌動,最先變化的是色彩。1984年,一部叫做《街上流行紅裙子》的電影上映,影片中紡織工廠的勞動模范穿起“坦胸露臂”的紅裙子上街,還到公園與別人“斬裙”比美,顛覆了人們對“勞動婦女”及女性衣著的傳統印象。這部以時裝為題材的電影展現了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思想觀念的開放,給當時還上小學的初曉玲留下了深刻印象。“穿著紅色連衣裙走在人群中是很耀眼的,這代表了那個時期的年輕人對時尚的一種大膽追求。”
“紅裙子”挑戰了“黑灰藍”的同時,明星掛歷、電影畫報的流行和港臺地區及國外電影的流入也在逐漸加深人們對時尚的認識。人們不再只考慮衣服的實用性,開始對其擁有美的追求。初曉玲說,“電影明星的那種打扮跟老百姓有很大的距離,但大家還是可以從他們身上感受到時尚的變化,有一部分年輕人愿意開始嘗試新事物了。”
全民追逐時髦貨
遲珍從年輕起就“愛穿”,“興什么就穿什么,跟形勢,趕時髦。”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喇叭褲、健美褲、西裝套裙,她一樣也沒落下。“我從中山路上買了布料,找裁縫做了一條喇叭褲,屁股是緊貼的,膝蓋往上是卡在腿上的,往下張開,褲口有九寸寬。”為了搭配這條褲子,遲珍專門去青島孚德鞋店買了雙高跟鞋,“我很早就穿高跟鞋了,那雙鞋才29塊錢,但當時也攢了很久。”
喇叭褲的流行是西方文化傳入中國的產物。1980年,美國電視連續劇《大西洋底來的人》在央視放映,劇中男主角喇叭褲、蛤蟆鏡、卷發的形象一下子擊中了人們的視覺神經,迅速風靡各地。這種過于顛覆的形象起初不為社會主流所接受,報紙雜志上會有一些批判性文章和漫畫,將其與不務正業的混子形象聯系在一起。初曉玲認為,“這可能是以前社會氛圍的一個長期影響,會把人的衣著跟道德結合起來,后來慢慢才消除這種觀念,發現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性。”
時尚的蔓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總是先出現在最大膽、最時髦的那群年輕人身上,再逐漸向其他群體擴散,直至成為全民風潮。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時尚推進得更快,波及得更廣,以致出現全民追逐時髦貨的局面。
遲珍記得,有幾年流行健美褲,也叫腳蹬褲,不管老少人手一條,還有一種雞腿褲,褲腳收緊,類似如今的小腳褲。流行太陽裙,就是傘裙,街上年輕女孩人人裙擺超大,一轉像撐開的傘一樣。流行燙發,大家就都去把頭發燙成爆炸小卷,劉海往上吹,燙得老高,配合洋氣衣服。再往后幾年,中山裝成了老古董了,男士們個個西裝上身,女士們也穿套裝、套裙,裙子的長度越來越短,直至超短裙出現,又引起一股風潮,被摩登女孩穿成靚麗的風景線。
“其實衣服都得分人穿,同樣的衣服高矮胖瘦的穿出來不一樣,但是一種衣服剛興的時候,大家不管這些,都穿,也是因為可選擇的還比較少。”雖然遲珍聲稱自己穿衣“跟形勢”,但她也有一套不變的穿衣法則。“我穿衣服一定要卡體的,上衣要有線條,腰是腰胸是胸,穿褲子一定要正好勒在屁股上。那種大裙擺的裙子我不喜歡穿,我穿直筒裙,長度在膝蓋以上,超短裙我也是敢穿的。”
“那時候大部分人還是盲從的。”初曉玲說,當時普通百姓已經被激發和釋放出了愛美的天性,但是對時尚還沒有什么鑒別性,流行什么的時候就全國上下一個樣,“人們不知道如何去判斷衣服是不是適合自己,但是當給到他的時候,他就知道我要去追。”
服裝市場大爆發
1993年,首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在北京舉行,國內外各式各樣的服裝集中亮相。與1979年皮爾·卡丹那場大秀相比,這次博覽會已然不足以帶來巨大的驚奇,但它的確刺激了國內的服裝市場。從那時起,國外品牌陸續進入中國,國內品牌也相繼成立。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經濟和百姓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對服裝的需求激增,國內服裝市場在上世紀90年代迅猛發展起來。上世紀90年代初,初曉玲在北京上大學,能在商場里看到國內各大服裝品牌,幾家高檔商場已經有國際一線品牌入駐,而雅寶路和秀水街早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服裝市場。1996年,她到青島大學工作,發現青島的服裝市場也已蓬勃發展,臺東及中山路周邊的服裝生意都做得風生水起,“很多都是個人小店,百貨公司還很少,臺東有一個利群,中山路后來起來個百盛,當時還算比較高端的,生意也很好。”
遲珍的家在老即墨路上,青島即墨路小商品批發市場初建于此。“打開這扇窗就看到裁縫一條街,打開那扇窗就看到賣小百貨的。剛開始攤子少,每個攤子占的地方都很大,后來攤子就縮小了,一個擠一個,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青島即墨路小商品批發市場在1980年11月就建成了,當時只在老即墨路設置攤位50多個,主營舊貨、小百貨。經過一段時間的孕育和發展,市場逐漸擴大到原來的李村路、濰縣路、易州路、博山路、芝罘路,攤位增加到1100多個,經營范圍擴展到服裝、鞋帽、箱包等。上世紀80年代后期及整個90年代,青島即墨路小商品批發市場名揚全國,商戶中誕生了不少百萬富翁。
遲珍1995年開始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場賣衣服。她從廣州和北京兩個地方進貨,“這時候面料已經非常多了,棉的、麻的、莫代爾的、雪紡的、化纖的。廣州那邊的貨面料好,版型也好,都是收腰、卡體的,北京動物園那邊面料也不錯,但是款式不如廣州更新快,我從北京僅進一些版型寬松的、大廓型或者加肥加大的款,有些人愛穿這種,類似后來的韓范兒。”
同一時期,與即墨路小商品批發市場類似的還有龍山地下商業街、中山商城、匯泉地下商業街等等。“和別的地方比,當時龍山商業街的服裝比較時髦、新潮,很多商戶除了從廣州、北京進貨,有些還從日本、韓國、法國、意大利進貨,賣的都是高檔貨。”韓燕在龍山商業街賣了27年服裝,一度同時開著8家店。她對當年生意的火爆同樣記憶猶新,“有時候人多得跟下餃子似的,你想挪個地方得用兩手把人扒開,我們用大紙箱子收錢,到晚上數錢,整整一箱。”
永恒的只有“變化”
時刻與人貼身相處、對外傳遞自身形象的服裝,總是能敏銳地捕捉到時代的脈搏,并隨之變遷。上世紀90年代,百姓生活逐步過渡到了小康水平,思想觀念也更為開放,服裝市場又迎來爆發式生長,在越來越豐富的款式、面料和花色面前,人們擁有了更多的選擇,也便擁有了風格與個性。進入21世紀,這種對穿衣個性化與獨特性的訴求越發強烈,時髦的人甚至希望能做到獨一無二。
“潮”“范兒”等形容時尚達人的詞陸續出現了,“奇裝異服”等形容人穿衣不合常規的詞幾乎從日常話語中消失了。“奇裝異服這個詞出現在大家審美標準相對一致的時候,當你不符合這個標準,那你就是奇裝異服,現在審美本身已經分化和多元了。”初曉玲說,現在的流行沒有美丑之分,沒有高雅粗俗之分,界限模糊,甚至沒有界限。
近十幾年,人們也迎來了服裝消費上的明顯升級,最直觀的體現是奢侈品的熱銷。初曉玲認為,其背后原因是人們物質欲望和消費能力的同步上揚,而服裝行業也隨之進入黃金時期。
此時,青島服裝市場版圖也在發生變化。2000年以后,隨著青島市政治經濟中心的東移,東部、北部等各大商圈逐漸形成,分散了消費者,韓燕明顯感到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尤其是到2008年,韓燕身邊很多服裝商戶的生意都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紛紛關停。“那個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青島的大商場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是不可避免的。”韓燕認為,除了商圈的地理遷移,造成老商圈沒落的更深層原因是,它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對高檔服裝的需求,而擁有很多一線大牌或輕奢品牌入駐的東部商圈則發展為成熟的高檔服裝消費場所。
潮流稍縱即逝,時尚千變萬化,更新換代的頻率越來越高,只有“變化”是永恒的。初曉玲認為,對服裝從業者來說,誰掌握了速度,誰就有可能盈利。“為什么快時尚品牌賺錢?因為他們款式更新特別快,又是緊跟潮流的,迎合年輕人。”
而時尚的“變化”又是輪回的。曾經驚世駭俗的喇叭褲、超短裙如今再平常不過,很多過去的時髦貨又流行回來了。當見過足夠多的繁復花樣,人們發現了復古的魅力,把過去的時髦變成今天的時髦。當見過足夠多的外來時尚,人們也重識了東方元素、傳統文化的價值,將其與現代時尚融合。
“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服裝爭艷年代,能否再有經典的誕生?哪些衣服能夠成為辨認如今年代的標識?“經典的誕生需要時間的沉淀,是大浪淘沙淘下來的。”初曉玲的答案是,交給時間。
青島國棉五廠原址上建起一座紡織博物館。(青島紡織博物館供圖)
延伸
革新之路,從紡織名城到時尚之都
紡織服裝產業是青島市傳統產業。青島紡織業發端于1902年,被稱為城市“母親工業”,曾是中國現代紡織工業主要基地之一,與上海、天津一道享有紡織業“上青天”的美譽。改革開放以后,紡織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經歷了巨大的轉型陣痛。
賀洪偉1978年進入青島國棉九廠,工作到1999年廠子破產,之后帶領60多名職工成立服裝加工公司。他親歷和見證了青島紡織業的一路波折,2016年退出工作崗位后參與組建了新的青島紡織博物館。據賀洪偉介紹,鼎盛時期,青島有十萬紡織大軍,約占當時人口的十分之一,上世紀90年代以后,棉紡廠陸續遷移至郊區或破產,慢慢從城市主流工業舞臺退出。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紡織業占全部經濟總量七成,以前青島產業結構是紡織業一枝獨秀。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加大,青島產業結構慢慢變成百花齊放的狀態。”賀洪偉說,目前青島紡織服裝業年產值仍能占到經濟總量十分之一左右,并始終在進行調整和升級。
紡織服裝業從市區退出的同時,在即墨、膠州漸成規模,形成了市區以國際貿易為中心,郊區以制造和裝備為兩翼的產業格局,培育了即墨中國針織名城、西海岸新區王臺中國紡機名鎮、膠州李哥莊中國制帽之鄉等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但是受到近年來生產成本上漲、出口下行壓力加大、內需增長放緩等不利因素影響,青島服裝業又面臨新的轉型升級任務。
從加工制造轉向品牌經營、科技研發和時尚創意是青島服裝產業的革新路徑。近年來,青島市扶持青島本土品牌,以名牌產品為主導、研發設計為支撐,也不斷加大時尚創意產業園區扶持力度,著力構筑服裝產業發展平臺,旨在將青島打造成為時尚之都。自2001年起,青島連續舉辦18屆服裝周,對挖掘本土設計師、培育企業和品牌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青島紡織谷、國際服裝產業城、東方時尚中心是青島三個主要的時尚創意產業園區,集聚了300余家特色服裝企業、研發機構、時裝品牌。其中,由青島國棉五廠原址改造的紡織谷被工信部認定為第一批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示范園區,它也是關于紡織傳奇“上青天”的唯一遺跡。
姜才先在上世紀80年代到青島國棉六廠工作,此后一直未離開紡織服裝業,現在是青島紡織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據姜才先介紹,文化、科技、時尚是紡織谷的三大著力點,在姜才先看來,紡織谷是青島紡織服裝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紡織谷有別于傳統紡織概念,是青島100多年紡織文化傳承的平臺,也是承接青島紡織轉型升級的載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