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9-12-03 12:06:12
目前,山東各地均出臺人才政策,吸引人才,有地方這一兩年引進的人才比過去幾年翻了番,可以說效果顯著。但同時也有另一種聲音:人才引進來卻留不住,更有返鄉人才又想離鄉。
排除政策方面的原因,有一個問題其實一直被忽視:人才到底需要什么,我們到底對青年人才了解多少?從這個角度來了解人才或許更為準確。
為此,記者采訪了一些青年人才,請他們說說自己的選擇。
返鄉小伙又想離鄉
于飛,山東籍小伙,今年30歲。名校信息專業碩士畢業后,他在南方一線城市歷練了幾年,成為一家高科技企業的項目經理,年薪20多萬。
2018年初,他回到省內,入職一家相對知名的高科技企業。
一年多來,他深刻感受到工作環境壓抑,成長空間有限。他說,前后對比太明顯,幾次想離開,再去南方發展。
“你會明顯感到并沒有作為人才來尊重。尊重需要實際行動來體現,而不是僅靠宣傳或物質激勵。”于飛說,南方公司有一種認識:我招聘高學歷的人才,是需要你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專業能力,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在省內,好像沒有形成這種認識。
他說起這樣一個例子:同樣是跟進項目,南方公司領導更喜歡聽員工的想法,讓大家大膽做事,只在關鍵節點監控、評審。反觀省內公司,更多時候需要員工的服從與執行,多說幾句自己的意見,都會引來不滿,干勁與活力也就受到削弱。
“回到省內,加班成了常態。公司規定下午5點半下班。但很少有人能準點下班,大家會‘自動’加班到7點以后。有時,周末、節假日還要加班。我們行業,尤其是領先企業確實存在加班文化,但有些企業為了實現對標任務,搞形式主義,為加班而加班,卻沒有學到領先企業的薪資補償機制,讓人感覺很不好。”于飛說。
一名和他一起入職的小伙伴,選擇離開南京回到省內,原本是想每周周末可以回老家看望外婆,但加班導致他的愿望落空。入職不到兩周,這位南京大學的碩士又選擇重回南京。
談起這些差距的原因,于飛認為,南方一線城市有很多市場主體,需要大量人才,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市場。他們意識到:如果不尊重人才,會出現人才流失和用腳投票的現象。因此,高學歷且能夠產生價值的員工,會受到極大尊重,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于飛也了解到目前省內的一些人才政策,有的1年能補貼1萬多元,但他覺得政府政策上的經濟補助只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個層面,關鍵還在于一座城市、一家企業能給人才帶來什么,因為他們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真正主體。
留人才講待遇、靠環境
前期記者調研,魯西一家企業負責人反映,企業引進人才很難,只能內部培養,還有就是跟當地技術學院合作辦學。
2016年,該企業引進了一名鋼結構方面博士生,年薪30萬元,還有一套房子和一輛車,畢業留在上海也沒有這個待遇。但是,他干了2個月就走了。
“企業留住人才,不在工資多少而在環境。”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一位“北漂”也在猶豫要不要回鄉。
張文,30歲的山東小伙,在北京高科技企業工作多年,三年前在省內某市買了房子,連續幾年都會抽時間來到該市考察。
“也不能說是考察,主要是去看了看環境,感受一下氣氛,看看高新企業附近的配套情況。”他說,我最關注城市發展和就業環境。
雖然一直在關注,但他仍未下定決心回鄉。他說,原因有三:薪資水平較低;高新企業較少,沒有較好的機會和發展空間;沒有大城市相對開放公平的環境。
平常,他主要通過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關注心儀的省內城市情況,關注省里加強改革的一些舉措,但對于山東目前正在深入推進的“一次辦好”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情況他并不了解。他的一些看法仍來自于周圍人對省內城市的老印象:辦事情需要托關系、講人情、辦事效率不高。改革以來的變化,他不清楚。
“現在我的感覺是省內城市讓別人的關注度不夠,名片效應不夠明顯。省內城市應力爭先在某個方面做得很好,出名了,讓大家都知道。就像找工作,如果一個公司做到全國前幾的話,大家都會拼命擠進去。”張文說。
他說,以后還會去考察,現在有了孩子,考察項目又加上了孩子上學這一項。他期待著,省內改革力度越來越大,進步越來越明顯。
讓家鄉人才更了解家鄉
“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缺乏的焦慮在省內,尤其是縣(市、區)愈演愈烈。而且縣域人才流失一直存在,近年來更為嚴重。
之前權威部門調研時,有政府及企業負責人提出:高新技術企業需要解決高新技術人才引進難的問題。每年,當地都有幾千人考上大學,但畢業后都找不到人。企業需要本科學歷的人才,每周都去相關部門招人,但這些人都不回當地。有的地方每年考上6000名研究生,只有三分之一回到當地。
有關人士表示,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在家鄉的時光,往往是高中階段之前,對家鄉印象實際體驗并不深入;他們成長成才、形成思想的階段,恰恰是在發展水平更高的城市,以高水平的成長環境反觀家鄉,眼里看的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家鄉的差距。
這自然導致一個很奇怪的結果:大學生這部分家鄉的人才反而成了家鄉的陌生人。雖然提供了較高的薪資待遇,還有政策支持,人才仍不滿足。
從這個角度看,要想人才留下、返鄉,也需要政府、企業給他們信心,給他們更多了解改革進展的途徑。此前,惠民縣大學生暑期故鄉行活動邀請了66名大學生參觀家鄉的企業、項目,更是把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列為重要一站,讓他們切身了解原來的辦事難變成了如今的“一次辦好”,感受家鄉的變化。
(應受訪人要求,文中人員均為化名)
(大眾日報記者 齊靜 趙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