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4-03-25 10:00:03
原標題:山東“文旅+”,多樣的“詩和遠方”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山東“文旅+”,多樣的“詩和遠方”
來源:山東商報
新增4家5A級旅游景區,旅游景區總數和5A級旅游景區數量分列全國第一位、第六位;全省規模化開展鄉村旅游的村莊達3500多個,培育創建6個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鎮、48個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35個旅游民宿集聚區、77個省級精品文旅名鎮、246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1043個景區化村莊;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扎實推進,181個項目納入省級重點文化和旅游項目庫;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8家、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42家,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總數居全國第一;積極培育旅游新業態,目前,有省級及以上工業旅游示范基地93處,體育旅游示范基地31處,生態旅游示范區10處,山東省生態旅游區20處,生態旅游區培育單位30處……一個個數據,既是自2018年以來,山東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工作取得的成效,也是山東各地扎根本土特色,深挖旅游資源,堅持保護與開發協同并進的結果。其中,濟南對齊長城遺址的活化利用,青島打造的旅游資源普查樣板,泰安“串珠成鏈”的做法,臨沂“紅綠藍古今”的多彩精品旅游體系,以及聊城“旅游+”工業、研學、體育的深度融合,便是最好的例子。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劉慶英
濟南
活化利用
建設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全長641公里的齊長城,其中218公里在濟南境內,占總長度的1/3。而齊長城的源頭就在濟南長清區,比秦長城早400余年,所以濟南素有“齊長城之起點,中國長城文化的源頭”的說法。
據了解,濟南境內有齊長城遺產保護點108處,其中,錦陽關和青石關是兩個重要的關隘。錦陽關段是齊長城保護最完整的一段;青石關是古齊都臨淄的南大門,地勢險要,素有“齊魯第一關”之盛名。沿線有著名的夾谷會盟、管鮑分金、“一鼓作氣”等歷史典故,有孟姜女哭長城、章丘芯子、五音戲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濟南段齊長城位于泰山北麓,沿途有山川河流、森林草地,自然生態優美。基于此,濟南搶抓國家文化公園重大文化工程機遇,圍繞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志,以策劃打造項目為重點,聚力打造保護傳承、文旅融合、品牌弘揚樣板,推進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為此,濟南建立工作專班,多次到齊長城沿線調研齊長城遺址保護及重點項目建設,將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納入專項督辦事項、納入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目標考核、納入全市重點項目觀摩評比,推進重點任務落實。
同時,濟南堅持保護優先,致力于打造文化保護傳承樣板。進行安全隱患大排查,基本摸清全市108個段落保存現狀和管理使用情況,實行分級保護;加強對齊長城重要點段修繕保護及展示,先后開展源頭保護展示、青石關及東門關保護等10余項工程,其中源頭保護工程將“高強無機纖維材料”用于夯土層墻面保護,創造了巖土文物保護新經驗,被評為“中國文物保護示范工程”;實施“文物安全天網工程”,設置保護公益崗264個,構建上下聯動、全域覆蓋的文物保護格局,落實文物安全保護責任制,提高齊長城整體管理水平。
致力于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樣板的濟南,向來注重對齊長城遺產的活化利用。齊長城錦陽關段保護利用項目,依托錦陽關段長城遺址,打造省內首個集長城保護、文化傳承、文旅康養、鄉村振興等于一體的大型國家長城文化公園,被列為國家“十四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重點項目,目前,運糧河道景觀提升項目已基本完成。同時,加強原有景區提檔升級,推進景區建設,依托沿線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鎮(村)、“鄉村記憶”工程傳統文化村落及其他有關村落發展鄉村旅游,建設6個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集聚區。借助民宿業發展的良好歷史機遇,大力促進齊長城沿線民宿業發展,建設了若谷山居、時養山居等主題民宿98個。
青島
深耕資源
打造旅游資源普查樣板
作為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青島擁有山海城一體的獨特風貌、傳統與現代交融的鮮明文化特質和完備的旅游配套服務,旅游資源豐富。經過多方聯動,應普盡普,目前,青島共梳理普查旅游資源單體10596個,摸清了資源家底,夯實了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為了打造旅游資源普查的樣板,青島因地制宜,邀請多領域專家精準把脈,組建了專家組,涵蓋旅游、生態環境、地理學、生物學、遺產保護、風景園林、歷史文化、建筑學、國土空間、經濟管理與遙感信息技術等專業領域,保障了旅游資源普查的科學性。
為了做到“不重不漏、全面普查”,青島邀請全民參與,面向廣大市民、游客和有關單位征集旅游資源單體線索,結合青島市地域文化特色,深度挖掘具有旅游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深化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關聯融合,科學準確劃定海洋文化、近代建筑遺產文化、影視文化等6個特色文化調查區,探索優化多類型、跨區域旅游資源的空間聚合開發。
下一步,青島將結合文旅新業態、新場景、新產品疊加不斷持續涌現的新特點,進一步摸清摸實資源家底,活化普查成果運用,真正讓青島文旅資源寶庫查得實、評得準、用得好,為全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青島力量。
泰安
“串珠成鏈”
加快旅游景區提檔升級
堅持串珠成鏈、山城聯動、全域融合、轉型升級……去年以來,泰安不斷整合旅游資源要素,創新提升項目層次,激勵景區發展轉型升級。
對3家智慧旅游樣板景區、7家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示范景區進行扶持,對新評定的國家5A級、4A級景區,分別一次性給予200萬元、80萬元獎勵……通過一系列政策激勵引導,泰安不斷激發景區煥新活力。
同時,發揮泰山龍頭作用,串聯21家景區重點打造10條推薦線路,創新推出“發現不一樣的泰安”泰山+惠游套票等,整合資源“串珠成鏈”,推進景區多點開花。“串珠成鏈”經驗做法被作為督察典型改革案例在全省推廣。
順應旅游消費新需求、新趨勢,不斷提升景區創新能力,以項目“一子落”、帶動消費“全盤活”,打造聚集人氣核心載體。比如東平大宋不夜城,傾力打造集夜游、夜食、夜宿、夜購、夜賞、夜娛于一體的文旅體驗模式,2023年“火爆出圈”,共接待游客299.05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5278.56萬元。
推進生態停車場建設,完善景區標識、道路等設施,推進智慧景區建設,成立由市長掛帥的領導小組,設立由相關市級領導牽頭的7個優化提升工作專班,大力開展旅游環境優化提升集中行動……為提升景區服務質量,泰安不斷完善設施配套服務,大力推動旅游環境持續提升。
據悉,泰安將大力實施百家景區創建行動,2027年全市A級旅游景區達到100家。
臨沂
“紅綠藍古今”
多彩旅游釋放沂蒙IP魅力
近年來,臨沂立足資源優勢,著力構建“紅綠藍古今”精品旅游體系,釋放沂蒙IP魅力,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堅持紅色引領,打造紅色旅游新高地。臨沂是孕育沂蒙精神的紅色熱土,基于此,臨沂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點線面”立體發力,紅色旅游蓬勃發展,全年推出《跟著團長打縣城》《臨沂往事》等紅色演藝60余部,群眾性小戲小劇展演在全國推廣,建設紅色驛站7處,全力打造“1+5”紅色旅游高品質廊道,建成“紅色沂蒙”智慧運營平臺,已有100余家同業機構入駐。
堅持綠色打底,譜寫鄉村旅游新篇章。為此,臨沂不斷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實施“三個一批”,創建一批典型、發展一批民宿、培育一批業態,發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其中,順應Z世代“微度假、慢生活、深體驗”的需求,培育新業態,打造新場景,農耕研學、帳篷露營、房車營地、樹上民宿等業態產品備受游客青睞。
堅持藍色添彩,實現城區旅游新突破。發揮生態水城優勢,啟動“藍色”旅游,打造“水韻瑯琊”,成為新亮點。利用長期閑置的原萬興都商圈空間,文化賦能煥新為“燈火蘭山·新瑯琊”不夜街區,國潮演繹瑯琊文化,自去年6月開放以來累計接待440萬人次。建成開放瑯琊古城,完善提升沂州里街區,帶火了城區旅游,拉動了夜間消費。
同時,臨沂還發揮中國地熱城的優勢,提升觀唐溫泉、奧華溫泉、知春湖等溫泉主題景區,推出溫泉康養系列產品,推進湯泉旅游度假區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下一步,臨沂將進一步打造“親情沂蒙”服務品牌,為文化旅游強省建設貢獻臨沂力量。
聊城
“1+1>2”
創新文旅業態
立足黃河、大運河交匯獨特優勢,創新利用豐富文旅資源,實施“旅游+”和“+旅游”業態培育工程,推動旅游與工業、教育、體育等領域深度融合,產生了“1+1>2”的效果。近年來,聊城蹚出了一條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以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為龍頭帶動,推動工業旅游全域發展格局起勢成形。著眼于保留城市文化根脈、延續市民鄉愁,對位于聊城主城區米市街的“原聊城市家具廠舊址”等工業建筑進行科學保護,對部分建筑空間進行創意利用,打造了米市街歷史文化街區。陽谷景陽岡酒廠先后建設了陳年酒莊、工業遺產館、酒道博物館等十四個文旅景點,形成了集文化傳承、非遺體驗、工業遺產、研學實踐為一體的具有景陽岡英雄文化特色的文旅綜合項目,成功創建4A級旅游景區。2023年,聊城累計接待工業旅游游客300余萬人次,工業旅游收入突破20億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挖掘工業遺產文化價值,傳承工業文化,東阿阿膠世界被評為國家首批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研學旅游作為引領旅游產品生產方式變革的前沿陣地,成為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聊城充分利用兩河交匯文化資源優勢,將研學旅游作為重點發展的旅游業態之一,打造“兩河之約”研學品牌,努力將聊城打造成為冀魯豫區域研學旅行目的地城市。
聊城水、河、湖資源優勢豐厚,東昌湖是長江以北最大的城市內湖,適合開展水上體育項目。為此,聊城充分挖掘體育旅游資源優勢,推進旅游與體育的深度融合,構建體育旅游產品體系和品牌。2023聊城市首屆國際環東昌湖半程馬拉松賽,共有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余名選手報名參賽,促進了體育旅游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聊城將以文旅融合為落腳點,爭創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