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2-05-24 09:32:05
原標題:活在風景中住在幸福里走在致富路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姜東良
□ 本報見習記者 李 娜
□ 本報通訊員 李 波
這里層巒疊嶂、泉水潺潺,春有牡丹芬芳、夏有鳥語花香、秋有碩果累累、冬日的大棚生機勃勃。
這里家家住樓房,燃氣、電梯入戶,老人免費用餐,每月領取村級養(yǎng)老金。
這里實行“黨支部+合作社+企業(yè)”三位一體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模式,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這里,就是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港溝街道蘆南村。從2005年開始,蘆南村因地制宜,從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生活條件、發(fā)展特色產業(yè)入手,在自治、法治、德治中走出了一條幸福路、致富路。村里連續(xù)18年沒有出現過一起上訪案件,被評為山東省文明家園、山東省文明示范村。
“18年來,我們蘆南村從臟亂差的貧困村,建成了現在美麗的富裕村,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現在村民安居樂業(yè),幸福滿滿。”2021年獲評“平安中國建設先進個人”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賈虎平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自豪地說。
環(huán)境變美了
1991年,而立之年的賈虎平離開老家,來到濟南郊區(qū)從事蜂窩煤加工和建材經營,歷經十幾年的艱苦奮斗,到2004年已經擁有資產過千萬。2004年42歲的賈虎平受邀回村參加選舉,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
蘆南村三面環(huán)山,自然資源豐富。但是由于村民私采亂挖,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小石灰窯、小采石場將山體采挖得滿目瘡痍,全村山林植被破壞嚴重,山上山下塵土飛揚,地上污水橫流,氣味難聞。全村200多戶、620余人,人均耕地只有0.8畝,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
改變,從環(huán)境治理開始。新一屆蘆南村村“兩委”作出立刻關停石料廠和石灰窯的決定,通過友好協商的方式關停了村內十幾個石料廠、石灰窯。看到村里賬上沒錢,剛剛當選村主任的賈虎平捐出了第一筆款38萬元,對村里放羊采石的村民進行了經濟補償,封山得以順利進行。
2005年,蘆南村開始了封山造林行動。全村男女老少齊上山,每人栽300棵樹,每年不斷補種,先后共栽種各類樹苗120多萬棵,荒山綠化率超過80%。同時,蘆南村出臺了禁止牛羊上山的規(guī)定,取締了所有的放羊行為。對以養(yǎng)羊為生的老人,按月發(fā)放生活補貼。此外,蘆南村還籌措資金,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15個攔水壩,為保護生態(tài)和農業(yè)灌溉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如今的蘆南村,山上郁郁蔥蔥,山間波光粼粼,村民們在如畫的風景中感受著生活的美好。
生活更順心
2005年,蘆南村謀劃拆舊村建新區(qū),把村民從破敗的老村遷移出來。村“兩委”積極爭取政策,通過實施國家“土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復墾耕地127畝,爭取到獎補資金3810萬元。資金有缺口,賈虎平個人又墊付了4000多萬元。蘆南村共投資8000多萬建成了五棟新住宅樓。
2013年5月,蘆南村村民喬遷新居,居民樓全部配置電梯,統一安裝太陽能和熱水器、有線電視、天然氣等。蘆南村實行60歲以上村民退休制度,每年向村民發(fā)放土地收益金、資源收益金和退休金,并為全村60歲至80歲老人購買了意外傷害保險。村里每年支出20萬元補助學前教育,每年支出40萬元用于70歲以上老人每天中午在幸福院免費就餐,村民免交物業(yè)費。
居住條件改善了,如何讓村民生活更舒心、順心?蘆南村大力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通過打造網格化治理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等村級社會治理中心,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務。網格員走進每家每戶,了解群眾訴求,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引導村民自行化解矛盾糾紛,累計防范、化解各矛盾糾紛問題400余件。
日子有奔頭
為了最大化利用蘆南村自然資源優(yōu)勢,村“兩委”結合現代田園產業(yè)模式,建立了“黨支部+合作社+企業(yè)”的經濟運行模式,與農業(yè)科技企業(yè)合作田園綜合體項目,積極發(fā)展生態(tài)休閑農業(yè)和鄉(xiāng)村旅游。
從2013年開始,蘆南村成立農業(yè)開發(fā)專業(yè)合作社、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村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成了合作社的股東,村民入社率達到100%,采用動態(tài)分紅的運營方式,每年每人發(fā)放資源收益金2000元。如今,蘆南村逐步建成了集高科技農產品種植、果品采摘、花卉繁育觀賞和農產品深加工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tài)園林。
村民們“腰包”鼓起來,精神上也要富起來。蘆南村組織村民開展“鄉(xiāng)村普法課堂”活動,累計舉辦170余次專題普法宣傳。大力倡導文明新風,組織本村婦女成立“巾幗評委小組”,對村民的文明習慣、鄰里和睦、環(huán)境衛(wèi)生等開展評價,連續(xù)多年組織評選“好兒媳”17名、“好婆婆”23名,倡樹起了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孝親敬老的良好氛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