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2-05-24 09:30:05
原標題:運河百年通水 青春值此揚帆
來源:光明日報
【觀察者】
劉辛遙,90后青年,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組織部選培生。畢業于東南大學建筑系,研究方向包括建筑設計、城市設計等,曾參與大運河沿岸片區保護利用規劃項目等。
寄語飛南歸北雁,大河頭尾是家川。4月28日,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經緯海陸、縱貫南北,恰如華夏文明奔流不息、歷久彌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運河百年全線通水,恰逢中國共青團百年華誕,一代代青年人的接續守護融入浩蕩河水奔流至今,又將繼往開來,煥發新機。
大河湯湯,其水泱泱。以青春之我,守護運河水系生態正當時。回首過往,為了“一江清水向北流”,從河道疏浚到駁岸改造再到污染企業關遷,從治污到防汛再到生態修復,直到今日水清、岸綠、景美的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北京通州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浮現眼前……這條路我們已經走了很久、很遠。山碧千峰競翠,水清百舸爭流。放眼未來,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運河航運的轉型擴能升級、以京杭運河作為主要通道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等一系列重要工程,呼喚著更多青年科研團隊加入,期待著更多青年志愿服務組織的相伴守護。
大河澹澹,其韻悠悠。以青春之我,傳承運河文化遺產正當時。作為中華文明的閃亮名片,大運河如一條絲帶將沿線眾多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瑰寶串聯成線、帶動成面。村鎮廟宇、手工技藝、民歌俚語,唯有摸清底數、活態傳承,才能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可喜的是,一系列探索正讓大運河重現“青春”——盤活“老物件兒”:水閘碼頭重煥新生,“九龍漱玉”景觀再現,通州船工號子聲聲入耳;激活新載體:運河博物館、運河書院拔地而起;開發新創意:原創《大運河·京劇》、舞劇《運·河》驚艷亮相,運河雅集、非遺串燒熱熱鬧鬧。可貴的是,在運河短視頻征集中,在百萬在線的“運河云賞直播”中,更多青年正以深度的文化認同和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人翁姿態,不斷壯大守護運河文化的青春隊伍。
大河浩浩,其運迢迢。以青春之我,助力運河區域發展正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千百年來,運河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古時沿岸城鎮依水而建、因水而興,今日大運河依舊是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引擎。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加速建設、“第一碼頭”漕運古鎮變身高新設計中心;在山東梁山,運河新航道、現代化船閘助推“北煤南運”打開產業新格局;在浙江烏鎮,河畔“互聯網+”的水鄉孕育著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的新動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發展戰略中,大運河畔的青年群體正在為區域創新融合協調發展揚帆擊鼓、凝聚力量。
大河滔滔,其勢昭昭。以青春之我,賡續運河時代精神正當時。大運河是一條文化帶、生態帶、經濟帶,更是有著三千年歷史的精神紐帶,涵蓋從無到有、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改革魄力,連綿用力、久久為功的堅韌品格,兼收并蓄,合作共贏的開放理念……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必將引領新時代青年一路向前,走向世界,讓世界通過“中國的運河”,認識“運河里的中國”。
水運涵養水蘊,水蘊興發水運——新時代青年,將是運河文化的傳承者、運河故事的講述者、運河精神的守護者。運河之上,憑欄遠眺,但見煙波浩蕩,千里奔涌,萬千舟楫,揚帆起航。
(作者:劉辛遙)
(本期選題支持:趙秋麗、蘇雁、馮帆、劉已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