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2-05-26 11:12:05
原標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書寫優異答卷
來源:健康報
本報記者 張曉東 通訊員 王沙沙 尚明 路友華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鳥瞰圖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中心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黨建為引領,以改革創新為引擎,多措并舉、精準施策,醫教研防等各項工作飛速發展,實現了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通過幾年堅持不懈的銳意進取,醫院先后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連續11年位居復旦版腫瘤專科聲譽和綜合排行榜第6位、全國省級腫瘤醫院首位,被山東省委省政府評為首批“山東省十大優秀創新團隊”。日前,本報記者專訪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
創新管理舉措
激活發展動力
近兩年,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強烈的擔當意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臨床醫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的發展原則,實現了“兩手贏”“兩不誤”的發展目標,交出了一份成績斐然的答卷。該院不但做到了患者、陪護、職工及家屬“零感染”,更是在人員、床位未增加的情況下,使各項業務指標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并先后榮獲了山東省委省政府頒發的“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這一切,均得益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一系列現代管理舉措的開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該院敢于打破傳統診療模式,開展多學科會診(MDT)。
2020年年初,在網絡MDT達到75%的基礎上,由于金明領銜,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由固定專家完成全覆蓋、無死角的多學科會診,為腫瘤患者提供規范化、高端化、同質化的診療服務。
目前,多學科會診已成為醫院一張靚麗的名片,在兩年的時間有近7萬名腫瘤患者從中獲益,初診患者覆蓋率接近85%。于金明指出,發揮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杠桿作用,可以充分激發管理效能。醫院從頂層設計開始,科學合理地調整和優化考核體系,修訂月度考核指標,突出專業診療和關鍵指標,其中專業收治率、三四級手術率等指標逐漸向好發展。
在2019年度“國考”中,該院由B上升至A,進入全國省級腫瘤醫院第一方陣。該院積極推行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機制,根據醫療效率和質量,將臨床科室的績效核算到主診組,實現二次分配;院領導和行政管理、后勤、中層干部的績效由各科室代表投票決定,每月一次,推送給個人;行政管理職工和后勤職工實行定崗定編,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創建月講評質量管理品牌,通過現場考核、當場獎勵等方式,建立以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相結合、客觀量化指標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考評體系。
除此之外,一系列的改革都在陸續鋪展,例如加強門診預約及多學科門診建設、全面實施分時段預約等,縮短患者就診、檢查的等待時間;推進多學科專病門診建設,開設包括3期肺癌多學科門診等在內的8個多學科門診;建立“無窗口化”服務模式,通過多種手段,實現“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建立云影像系統,通過終端設備在線閱片。
加強人才培養
筑牢發展根基
在于金明看來,人才是事業發展的根基。只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才能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基于此,醫院從頂層設計出發,把人才建設列入每年的10項重點任務中。
醫院先后遴選出院內的高素質人才,每月給予人才補貼;啟動青年人才培育工程,分別給予15萬元和1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并為他們一對一配備導師;每年評選“十大知名專家”“十大青年科學家”;為獲得省級以上稱號(如泰山學者、長江學者、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3項以上國自然基金或國家重大專項的人才提供優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在人才引進方面,醫院設立5~50萬元的“伯樂獎”,鼓勵吸引人才,對引進的人才一事一議,成功吸引了多位國家隊和省內的學科帶頭人,成立了兒童腫瘤科和淋巴血液科,填補了山東省內學科空白。
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醫院打破干部終身制,建立能上能下的動態管理機制。目前,該院中層干部隊伍結構得到極大優化,臨床醫技科室主任中博士占70%以上,逐步形成了“70后掌舵、80后領軍、90后骨干”的局面。該院被山東省委省政府評為2017年度和2020年度“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與此同時,該院的科研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醫院先后投入近億元購置小動物正電子放射層掃描、小動物磁共振等高端基礎研究設備,搭建國際一流的分子影像、放射免疫、人工智能科研平臺;開設I期臨床試驗病房等。
今年4月1日,該院質子中心投入使用,二期工程重離子項目也正在快速推進。質子中心建成后,醫院將借助質子、重離子、硼中子三駕馬車,率先建成全鏈條腫瘤放療技術體系,打造集臨床醫療、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及成果轉化于一體的國際化腫瘤診療高地。
傳承文化內涵
凝聚發展合力
近年來,醫院努力抓好領導班子政治建設,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作用,班子成員團結奮進,使醫院形成了穩中求進、行穩致遠的良好發展態勢。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原黨委書記許培文指出,黨建工作除了制度上要規范,更要讓職工、患者有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醫院努力提高職工福利待遇。除此之外,醫院還建立了志愿者服務隊,常年開展外出幫扶活動,不定期開展大型義診活動,深入縣、鄉、村進行疾病篩查、科普知識宣傳和醫療技術幫扶等活動。
自2017年起,該院開展“職工小家”創建活動。每個“職工小家”都要起家名、溯家史、建家規、立家訓,現已建立職工小家79個,做到科室“建家”全覆蓋。通過“理家事、正家風、變家貌”,醫院增強了全院干部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活動獲得山東省總工會認可,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在許培文看來,醫院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一個堅強有力、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一支敢于擔當、執行力強的中層干部隊伍,一群敢打敢拼、無私奉獻的職工。日后,醫院將繼續發揚這些優良傳統,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不斷邁進。
圖片由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提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