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2-07-10 13:35:07
原標題:暖心故事見證魚水深情(國防視線)
來源:人民日報
6月29日清晨,山東省威海市下轄的榮成市人和鎮院夼村,船長王行國正在“擁軍船”上整理物資。這艘船馬上就要起航,駛向北部戰區某部駐扎的島嶼。
從1960年至今的60多年里,院夼村六任船長、五代“擁軍船”,義務為這座無居民、無淡水、無耕地、無航班的“四無”小島上的駐島部隊運送物資、接送官兵及家屬,平均每年往返400個航次,累計航程超過20萬公里。
“擁軍船”的故事,是威海雙擁工作的一個縮影。為鼓勵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擁軍優屬活動,威海市出臺關于加強擁軍優屬工作的意見,制定包括資金扶持、榮譽激勵在內的具體措施。目前,威海已有300多家志愿組織、3萬多名志愿者參與擁軍活動。
某天深夜,正在外地出差的駐威某部隊指導員小張突然接到電話,得知愛人生病。情急之下,他撥通了“擁軍車隊”司機黃大姐的電話。此時,黃大姐早已休息,但接到電話后,她立刻問清楚詳細住址,及時開車把患者送到了醫院。
這樣暖心的擁軍故事,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擁軍,已成為越來越多威海人的自發行動。
威海市圍繞建設完善的擁軍工作體系,探索建立了“5+1”模式,組織鎮街、部門、村居、學校、醫院5類單位,分別與駐威部隊結對共建,部隊有需求,涉及哪個共建單位,就由哪個單位第一時間協調解決。
在環翠區鯨園街道東山社區,一面百米手繪雙擁文化墻格外引人注目,上面講述著東山社區的擁軍故事。東山社區組建了“兵媽媽”擁軍志愿服務隊,每年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社區的黨員、群眾都會去部隊,為官兵們包餃子、做元宵、包粽子,讓官兵們在軍營中也能享受到家的溫暖。
據統計,5類共建單位先后幫助駐威部隊解決問題300余個,年均走訪慰問部隊達180個次,開展義診、助學、法律援助等活動120多場次。
最近,“山東老兵”志愿服務隊威海支隊隊長雷新報多了個新身份——網絡主播,在直播間里,他向戰友們傳授自己退役后就業創業的相關經驗,講解就業創業政策。
讓擁軍之路越走越寬,威海市還高度關注退役軍人“后路”問題,圍繞就業創業扶持精準發力。近年來,威海市建設退役軍人產業園,為入園退役軍人創辦企業提供政策、資源扶持;年均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30場次,累計幫助1200余名退役軍人找到滿意的工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