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2-08-22 06:14:08
原標題:打起背包就出發
來源:解放軍報
背包,是軍人的標配。一個小小的背包,蘊藏著革命軍人的忠誠、奉獻和擔當。
95年來,背包的質地和質量在變化,但其所承載的軍人的初心、本色和作風永遠不會變。在我軍歷史的縱切面隨便截取一個“斷層”,不難發現,背包已經成為子弟兵聽令而行的見證,在戰爭年代無處不在,在和平年代熠熠生輝。
湘江戰役時,紅34師擔任阻擊任務。全師官兵接到命令,二話不說,放下背包就戰斗。部隊與十幾倍于己的敵人鏖戰4天5夜,完成防御任務,卻身陷重圍,幾乎全部壯烈犧牲。
在很長一段時間,背包幾乎是軍人的全部家當。背起背包投身革命,就意味著和部隊休戚與共,把一切奉獻給黨的事業。
1947年,黨中央要求劉鄧大軍實施戰略任務。部隊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打起背包就出發,千里躍進大別山。為了“吸引敵人”,劉鄧大軍歷時半年多,兵力損失近一半。鄧小平同志后來說:“我們多背一些敵人,自己多忍受一個時期的艱苦,就能使山東、陜北的兄弟部隊騰出手來,大量消滅敵人。”
1950年,黨中央決定由時任18軍軍長的張國華率軍進駐西藏。張國華當即表態:“一切聽從黨安排。”官兵背起背包,經過兩年多的艱苦跋涉,全部到達邊防要地。張國華進藏17年,身患多種高原病,倒在工作崗位時還不滿58歲。
在我軍官兵看來,只要黨一聲召喚,就沒有翻不過的高山,攻不下的堡壘,完不成的任務。“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祖國要我守邊卡,扛起槍桿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發……”新中國成立后,這首誕生于阿拉馬力邊防連的歌曲,唱出了背包的靈魂,也唱出了我軍的軍魂。
高原和沃野永遠忘不了,那一支支放下背包建設家園的隊伍!建共和國尖端武器試驗基地,從朝鮮戰場凱旋的第20兵團官兵,征塵未洗就挺進大漠戈壁;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0萬余名官兵脫下軍裝,擔負起屯墾戍邊的神圣使命;建深圳經濟特區,2萬余名基建工程兵集體轉業,成為特區建設“拓荒牛”……在子弟兵心中,身份可以隱藏,軍裝可以脫下,但軍魂永在、本色永在。
江河和山川永遠忘不了,那一支支背起背包拯救家園的隊伍!大火肆虐、形勢危急之際,人民軍隊挺身在大興安嶺特大火災現場;山搖地動、房倒屋塌之際,子弟兵搏擊在唐山、汶川、蘆山、玉樹等抗震救援一線;病毒肆虐、危及生命之際,廣大官兵斗爭在防控非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場……全軍將士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編織進背包的三橫兩豎上,書寫在共和國的遼闊大地上。
聽黨指揮,令出行隨。在這輪改革中,廣大官兵叫走就走,叫留就留,叫移防就移防,叫轉改就轉改……人民軍隊又一次交出了優異答卷。
“營盤可以變,但傳統不能丟。”按照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命令,原第27集團軍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千人千車動,搬遷寂無聲。”這支部隊的背包不同于紅軍時期,早已變成了承載豐厚的背囊,但與紅軍一樣的是聽令而行、雷厲風行,一樣的是熱愛人民、嚴守紀律。
背包一次次見證:時代在變,體制在變,兵員在變,人民軍隊“黨有指示、萬難不辭”的優良傳統永遠不變,革命戰士“黨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的紅色基因永遠不改。
今天,背包已經成為我軍官兵聽黨話、跟黨走的象征。新的征程上,英雄的人民軍隊必將用行動告訴未來,黨讓戍邊守卡,就百倍警惕地站好崗、放好哨;黨讓搶險救災,就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黨讓沖鋒陷陣,就舍生忘死、決戰決勝!
(作者單位:71345部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