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8-31 09:22:08
原標題:十里錦繡龍居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萬里黃河從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一路奔騰,千回百轉,在山東東營入海前形成九曲十八灣的最后一灣——龍居灣。4000多年以前,這里是古東夷部落居住之地,后因宋太祖趙匡胤曾在此潛居而得名。自古以來,這里是著名的水旱碼頭,商船如織,商賈云集,百姓富裕,構成一幅渤海灣的“清明上河圖”。
1855年,黃河奪大清河在此入海,1937年,黃河在龍居正覺寺村決口,淹沒了莊稼良田。上世紀50年代、70年代,國家在此先后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最大的水利工程——“打漁張”工程以及規模宏大的黃河南展寬工程。龍居灣人民舍小家顧大家,耕地變成蓄洪區,房屋變成主干渠,用小車推,用肩膀扛,終得蒼龍束手,大河息壤。一個個“兄弟連”“夫妻檔”“父子兵”,譜寫了一曲曲為祖國、為人民戰天斗地、無私奉獻的生命贊歌。
工程竣工了,黃河穩定了,但是失去莊稼與植被的黃河南展區,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晴天漫天黃沙,雨天水澇泥濘,村莊農業落后,村民生活困頓。在脫貧攻堅戰中,龍居灣人民堅持“以鄉村振興破解脫貧攻堅難題”,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路并進,所有貧困人口全部按時脫貧,涌現出一個個景區化村莊。歷經滄桑巨變的龍居灣,終得十里錦繡。
今日的龍居灣已初步形成了“一帶一湖三園”的發展格局。依黃河而生的沿黃生態長廊示范帶上,東側是12公里綿延綠帶,西側是七彩稻田金河灘。龍棲湖傳承中國龍文化,每年在此舉辦龍棲湖龍舟賽。麻灣西瓜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600畝高標準大棚主產區輻射10個種植基地,以基地為核心搭建的智慧龍居灣文旅平臺,整合龍居“三甜”“三寶”“三吉”“三吃”,帶領千家萬戶走上致富路。
旅游業發展各有特色。林家村依托悠久的種桑養蠶歷史,打造蠶桑文化主題民宿;董王民宿則主打國學研學,讓游客在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里,賞琴棋書畫,品詩酒花茶;蔣家驛站依托優良的基礎設施,傳承當地漁民文化,讓游客在此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樂業宜居的幸福家園里,30萬平方米的美麗樓區,有配套齊全的服務設施,19個沿黃村整體搬遷,農民變業主,村民變居民,安居樂業。
黃河七十二坊、龍居灣宿集、大宋風云、夢幻莊園、西史洼、謝何民俗文化村、新希望六和、中科育種,如今,更多優質農文旅高效融合發展項目不斷在這里落地生花,龍居灣沿黃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正逐漸打造成為三產融合樣板區、共同富裕實踐區、生態環境保護區、品牌打造創新區和“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重要通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