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9-17 14:28:09
原標題:城頭山:古老而年輕的家園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城頭山:古老而年輕的家園
來源:中國文化報
徐虹雨
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澧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9月,在縷縷稻香中,我走進湖南常德澧縣,走進位于澧陽平原的城頭山。中稻正進入收割期,飽滿的稻穗彎腰而立,仿佛是在致敬土地。
對于腳下這方土地的情感,我和稻子一樣,除了敬仰,找不出更加合適的詞語與姿態。
先人們曾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而今,人們依然在先人們耕種過的土地上,春耕秋收,繁衍生息。那兜結穗的古老稻作之根,猶如脈沖,讓我在某些個瞬間似乎接收到遠古的信號,這信號呼喚著我,猶如母親呼喚一個遠行的孩子,呼喚我歸去。
我也是城頭山的子民,6000多年后,我來尋它,尋一座城市最早的根基。
人類文明的生長,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重大標志就是城的產生。這樣的標志首先出現在澧陽平原,那就是城頭山這座中國最早期城市的誕生。
如今,在城頭山遺址,我們還能看見清澈的古護城河、聳立的老墻垣。護城河在東南面和正東面分別有一個出口,出口與自然河道相連,城里人可以走出城墻,乘小船或坐木筏隨水而行,達澧水,泛洞庭,抵長江,赴東海。
這座城市最遠古的那段城墻,已經歷了6000多年的風雨。在澧陽平原史前遺址博物館,便陳列著一段城墻斷壁,土層剖面清晰可見不同顏色的夯筑層,似一頁頁跨越千載的無聲日歷。考古專家對西南城墻進行了解剖分析,以時間為序,從上而下將土層分成了12層,越往下年代越久遠。專家們層層溯源,在每一層土壤里尋找暗含的時光密碼,或是一點陶片,或是一絲膏泥,或是一個夯窩……
第12層便是古城最早一期城墻,它與環城壕溝同時建造,并在壕溝取土,用土筑城,建成了中國歷史上首座以寬深的護城河和高大的城墻合圍而成的具有雙重防御功能的城。這是城頭山人從距今6300年前開始、經歷4次擴建加修、耗時1500年才完成的一項偉大工程。
這偉大的工程,似銅墻鐵壁一般守護著城垣內約8萬平方米的祥和與安寧。先民們居于此,留下了一道道最早期“城市人”的生活軌跡。
現在,走進這古老的城址,仍依稀可見當年的生活痕跡:斜倚的瓦罐似乎還飄著食物的香氣,筑城的夯窩仿佛還盛著大風歌的熱烈,田間稻谷吐穗,空氣中好像還彌漫著豐收的味道……
那豐收的味道與如今的豐收氣象是一脈相承的。6000多年后,我呼吸著稻田里的豐收氣息,來尋它,尋一方古老水稻田的那盤老根。
在城頭山古文化遺址東門的一個低洼處,靜靜地躺著一塊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水稻田,距今6500年。當地的考古專家告訴我,這塊水稻田被發掘時露出青灰色的靜水沉積,表面呈現出水稻田特有的龜裂紋,稻田里還能看見稻稈和根須往下伸展,泥土中有大量的稻梗、炭化稻谷、蓼科水生植物,還有一個田螺沉睡在田埂邊,一覺就睡了幾千年。
距離城頭山東南一公里處,考古專家還發現了距今約9000年的人工栽培稻。如果從那時算起,到城頭山開始筑城,稻作農業已在城頭山及其周邊地區走過了兩三千年歷史,經歷了兩三千次輪回的春耕秋收。
那古老水稻田里結出的稻子,是否也如現在收割的稻谷一樣顆粒飽滿、蘊藏生機?在一個玻璃展柜里,我看見了數顆6500多歲、已經炭化的稻谷,盡管已經變黑、沒有了金秋的顏色,但是一顆顆飽滿硬朗,如同一個個老者,滿是故事。
站在古老的稻谷前,我內心久久難以平靜。曾經就是靠著這一粒粒稻谷的滋養,城頭山居民們生生不息,他們在城市里構筑起居住區、制陶區、墓葬區、祭祠區,他們唱著夯城的號子、祭祀的“問天”,發出狩獵時的吶喊、收獲時的祝福……
這片曾經生長過古老稻谷的土地,如今依舊是家園,春播秋收、夏種冬藏,一如往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