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09-27 09:48:09
原標題:文化鄉村綻放新時代華彩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文化鄉村綻放新時代華彩
來源:農民日報
如今走進廣袤鄉村,和鄉親們談起這十年間最觸動心弦的文化收獲,他們定會自豪地告訴你:是文化設施建到了家門口,聽戲觀影看書都更方便了;是鄉風文明了,村落環境美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切實減輕了經濟負擔;是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得到傳承發展,鄉村文化產業讓他們傳藝、致富顯身手;是農文旅融合發展,美麗鄉村吸引無數城里人來家鄉旅游,自己的收入“噌噌”往上漲,鄉親們更有文化自信了……
一個個具體的場景,構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生動豐富的鄉村文化景致;一個個愉悅心靈的瞬間,折射出鄉村文化振興碩果累累。
鄉村文化建設實現從送書、送戲、送電影下鄉的“送文化”,到構建完善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農民群眾在家門口“種文化”“興文化”的根本性轉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充實,鄉風民風更加文明淳樸,農耕文化傳承發展更富活力,文化鄉村綻放出新時代華彩。
文化鑄魂,鄉風文明建設漸入佳境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文化振興全面發力推進。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取得長足發展,農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
在湘東山區,窗明幾凈的譚家垅村農家書屋里,擠滿了剛放學的小孩,鄉賢在帶領孩子們閱讀。不遠處的小廣場上,老年人正在做保健操。以前孩子們不上學時都是在鄉野玩耍,大人們成群打牌,如今一切都變了。湖南省攸縣在農村百姓家門口建設小廣場、小書屋、小講堂“門前三小”工程。同時,充分發揮新鄉賢、老黨員、老教師和文藝骨干的引導作用,帶動群眾積極參與文體活動和文明志愿服務。龍燈隊、鑼鼓隊、籃球隊、武術隊、文學社等,在鄉村活躍起來。干群關系好了,鄉風更文明了。
攸縣“門前三小”惠民文化工程,只是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不斷健全的一個縮影。
各地加快建設農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目前總數量已超57萬個,收聽廣播、讀書看報、觀影賞劇、開展文體活動等,在這里都能進行。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改革,將獨立、分散、“孤島”的資源連接起來、流轉起來,輸送下去,為老百姓提供城鄉一體、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全國大部分農家書屋與市縣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實現聯網、通借通還。各地還因地制宜,創新推出深受群眾歡迎的文化陣地建設。浙江農村文化禮堂、甘肅鄉村舞臺、山東農村文化大院、安徽農民文化樂園等基層文化空間,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供需銜接,很好滿足了群眾需求。
戲曲演出、電影放映、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民豐收節、農民自辦“村晚”、農民體育、廣場舞、健身舞、傳統節日民俗文化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常態化開展,為鄉村注入活力。這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滋養著農民的心靈,開掘著農民的潛能,也塑造著農民的精神世界。崇善向美、見賢思齊,建設文明鄉風成為村民們的自覺追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鄉風文明建設深入推進,取得可喜成績。
中組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門,共同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對文明鄉風建設作出全面部署。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開展“全國村級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宣傳推介工作,展示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的探索實踐成果,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效應。
各地深化對鄉風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將優秀傳統文化嵌入鄉風文明,從村民生活細處入手共育文明,創新思維做好新時代移風易俗,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文明村鎮”“美麗庭院”“星級文明戶”創建,“好媳婦”“好婆婆”“鄉村好人”評選,“四德榜”“道德銀行”“文明積分”激勵機制等,充分調動了農民群眾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
通過制定群眾認可、切合實際、約束有力的村規民約,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成立紅白理事會等方式,整治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鋪張浪費、厚葬薄養等不良習俗。農村陳規陋習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親敬老等社會風尚更加濃厚,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傳承發展,農耕文化保護譜寫新篇
我國農耕文化傳統源遠流長。農業文化遺產地、古村落古民居、傳統手工藝、民俗文化活動等,承載著鄉愁記憶和祖先留下來的農耕智慧,給現代人以無盡的啟示和精神慰藉。我國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取得可喜成果,不僅留住了文化鄉愁,也讓鄉村更具魅力。
十年來,國家加大對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傳統村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力度,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各地探索建立非遺工坊,舉辦非遺購物節等,讓非遺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代百姓生活。一系列新政策、新機制、新舉措的出臺,使優秀農耕文化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我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農業農村部已認定6批13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全球共有65處經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以擁有18處而居世界第一。各地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把傳統農耕文化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走出綠色和諧發展之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成為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培育特色品牌農業的重要依托和先天優勢,成為發展鄉村旅游極具魅力的看點,成為遺產地鄉親們致富的聚寶盆。
古村落、古建筑以及附著于其上的地域、民族、習俗、節慶等無形資產,是我們的文化瑰寶。近年來,我國古村落保護與合理利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比如,更加注重保留村莊傳統風貌,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社會力量參與古村落保護利用的方式也更多樣。推動文創活村,即通過“古村落+藝術家”模式打造創客工坊、通過“古村落+企業”模式打造藝創平臺、通過“古村落+高校”模式打造藝術寫生與實踐基地等,振興傳統村落。
非遺承載著中華文化獨特的智慧、理念、氣度和神韻,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價值。從秧歌、剪紙、刺繡,到中醫針灸、二十四節氣、太極拳,目前我國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57個,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000余名。省、市、縣級非遺項目則是數不勝數。截至2021年,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的項目共計42項,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鄉村是非遺項目的富集地。近年來,倡導非遺活態傳承,鼓勵非遺跨界融合,為非遺傳承發展打開新思路。在黔西南,“非遺+創意”讓很多大山里的繡娘坐在家里通過互聯網,與遠在巴黎、倫敦等地設計師合作,產品遠銷海外。在云南麗江,“非遺+旅游”,活了非遺,火了旅游。此外,“非遺+研學”“非遺+互聯網”等模式,都為探索讓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推進鄉村文化振興貢獻了力量。
農業文化遺產、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農耕文明的精華,承載著多彩文化,維系著情感認同,保護傳承發展好它們,使我們的生活更豐富更美好。
守正創新,鄉村文化產業方興未艾
依托美麗鄉村豐富的文化資源,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將文化建設與農民致富愿望緊密結合,實現了文化資源、文化場地等的有效利用,賦予了農村文化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迅速。隨著推進鄉村文旅產業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農業縱向延伸產業鏈條、橫向拓展農業功能,為鄉村發展打開更大的空間。觀光農業、體驗農業、文旅小鎮、田園綜合體、古村落游、非遺研學游、民宿、農家樂等農文旅融合模式,豐富了鄉村新業態。鄉村休閑旅游業不斷提檔升級,農民就業增收渠道不斷拓寬。2021年,全年休閑農業營收超過7000億元,比2015年增加2600億元。
凝結著鄉愁文化的傳統手工藝產品,受到公眾熱捧。依托刺繡、蠟染、剪紙、農民畫、編織、彩塑、金屬鍛造等民間手工藝,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方興未艾。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刺繡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當地通過“企業+基地+繡娘+市場”的模式,讓侗族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實現顧家、傳藝、致富“三不誤”。云南大理市周城村通過建立白族扎染博物館、開展文旅融合的扎染手工體驗課,使扎染作坊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年收益增長了一倍以上。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啟動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文化和旅游部、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從創意設計、演出產業、手工藝、文旅融合等8個領域擘畫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藍圖,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
藝術介入鄉村建設蔚然成風。用藝術方式喚醒鄉土的巨大潛力,涌現出一批成功的實踐案例。有些地方以藝術的方式改善村容村貌,舉辦大型藝術節,復興當地百工,吸引城市的游客;有些地方以創意設計提升鄉村經濟附加值,推動農村手工藝、土特產走出大山;有些地方在古村落開展公益藝術教學,以創意產業引來“文創移民”和本地村民回歸。
民間演藝活動廣受追捧。如今,在浙江、福建、河南、山西等地農村,廣袤的田園回蕩著悠揚絲竹和激情鑼鼓。浙江省有450多個常年演出的民營劇團,從業人員1.5萬余名。福建省有民間劇團800多個,從業人員近4萬人。河南省寶豐縣有近1/8的農村人口從事曲藝、魔術等民間藝術表演,他們農忙務農、農閑從藝,足跡遍布全國,每年創收超億元,形成令人稱奇的“寶豐文化現象”。
特色文化產業成為推進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增長點,也成為吸引文創人才下鄉、新農人返鄉創業的重要平臺和推手。鄉村特色文化產業,迎合了現代人尋覓鄉愁、返璞歸真的文化心理和消費需求,有著廣闊的市場。它讓鄉村變得更時尚、更富活力,也讓鄉村文化振興的綜合效應日益彰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