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11-10 10:21:11
原標題:以核心素養特色作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以核心素養特色作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今年以來,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持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多措并舉做好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減法”,優化作業的育人功能,推動“五項管理”落地見效,賦能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語文核心素養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素養,其中,寒亭區第六中學立足“雙減”政策,聚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開發特色語文校本課程,用特色語文作業、探究性作業引導學生建構并運用語言、學會審美與創造、獲得思維的發展,有效提高了語文教師的作業設計與實施質量,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為學生打造了一片閱讀、寫作、學習的樂土。
精選單元主題
巧妙設計作業內容
學校依據課程標準,回歸學科特色,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首先立足教材,依據單元主題,進行整合設計,每個單元都有一定的主題,教師可以對相似主題進行整合,或者結合時事、節日等課外實際內容。如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講述了鄧稼先、聞一多、魯迅等的家國情懷,可以與第四單元葉圣陶先生嚴律己、寬待人、敬業樂業等高貴品格整合教學。又如講授七年級下冊第一、第四單元的文章時,恰逢清明節。教師以“清明憶英雄、贊英雄”為主題設計作業,以教材人物為范本,以時事為依托,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及作業設計。再如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新聞探究、名著閱讀”紀實文學《紅星照耀中國》時恰逢國慶節,教師設計作業時就可以把新聞采訪和國慶相結合。教師還根據課程進度、社會時事、地域特色等,確立具有語文特色的其他主題。如“古詩詞誦讀與典型意象探究”“民族精神與革命文化”“傳統節日與民俗”“地域特色與文化自信”“生命教育與心理安全”“時事探究與表達”等。深入挖掘特色主題,既擴展了作業的寬度,又延伸了作業的深度。主題統領下的作業設計使語文的學習更具系統性,學生在完成語文作業的同時,也實現了與歷史、美術、傳媒等多學科相聯系,在無形中完成了跨學科學習的任務,鍛煉了相應的能力。
創新情境設計
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特色作業區別于傳統作業的地方,即設計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意識到語文學習除了提升內在的文學修養外,還在于實踐與運用。通過設計情境,真正做到“做中學”“用中學”,同時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興趣。情境設計應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體驗。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主題為“擁抱自然,熱愛生活”,作業設計以“最美濰坊”專刊特招宣傳員為情境,讓學生尋找發現家鄉的美景,形成對家鄉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同時立足各種情境,如國慶節布置“向堅守工作崗位的人們致敬,向建黨百年獻禮”的新聞采訪與寫作,學生紛紛走出家門,采訪派出所民警、醫院醫生、環衛工人等,并根據寫作自查支架表修改新聞初稿,排版制作成校報進行展覽。如校園生活中的綠植、綠化等,都成了學生觀察景物、昆蟲的小天地。他們帶上觀察單,定點觀察、移步換景,從宏觀到微觀等不同角度觀察,多感官全方位感受,運用多種寫作方法開展“學習景物描寫”的真實寫作訓練,向同學介紹班里的綠植、荒地里收獲的果實等,課堂充滿活力、趣味。
情境設計應具真實性、可操作性。特色作業主要是讓學生利用周末、節假日,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探究作業。情境要真實,是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到并容易去實踐的。同時,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提供范本或者其他“腳手架”,讓學生有方可依。
評價指導貫穿始終
多樣化反饋評價
作業設計具有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因此針對學生的作業情況反饋應及時,可在學生制作過程中進行適時指導,方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作業。同時,教師也應及時了解學生在完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調整作業內容。語文特色作業多是在文字表達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朗誦、繪畫、表演、視頻、演講等方式完成的,因此除了書面點評之外,作業評價應關注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教師評價可采用隨堂評價、發放獎狀、利用美篇等網絡平臺進行展示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評價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總結自己的有效經驗,反思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語文特色作業服務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探索多種樣式,促進學生能力提升與語文素養形成。
(孫桂娥 馮廷海 林元梅 丁華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