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11-24 10:24:11
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 筑牢思想根基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 筑牢思想根基
來源:中國教育報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為實現國家統一、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浴血奮戰形成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根植紅色沃土,用活紅色資源,構建紅色文化育人體系,“一體化、全過程、四平臺”開展紅色文化教育,融合創新精準研發紅色課程,多元協同推進紅色文化實踐,將紅色文化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各環節,讓紅色成為學校育人的鮮亮底色。
黨建引領“一體化”構建,點燃學校發展“紅色引擎”
學校堅持黨對紅色文化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成立紅色文化傳承領導工作小組,把加強和創新紅色文化教育作為德育和思政教育的基礎工程與工作重點,納入學校“十四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納入黨建工作重點任務、黨(總)支部黨建工作任務清單、部門工作目標管理體系和年度目標考核,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各環節、全過程。同時,學校結合信息行業辦學特點,弘揚紅色文化,發展現代信息文化,融入行業企業文化,以環境文化、制度文化建設為基礎保障,以價值文化、專業文化、職業文化為建設內容,構建“信”文化體系。將紅色文化有機融入“以德立信、以技強信、以身守信、以信致遠”的辦學理念,將傳承紅色文化有機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各環節、全過程,涵養塑造學校精神,彰顯辦學特色,打造以紅色文化為底蘊的特色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教學“全過程”浸潤,形成鑄魂育人“紅色課堂”
學校將課程作為紅色基因傳承的重要載體,發揮課堂主陣地、主渠道作用,推進紅色文化教育進校園、進課程、進課堂。堅持“思政課程深度融合、課程思政一體化設計、校本課程重地域特色、研學課程注重沂蒙精神”,挖掘和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將紅色文化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貫穿教學始終,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小課堂”緊扣大時代,點面結合、聯系實際、因勢利導,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
“紅色”進入課程總規劃。將紅色文化納入形勢與政策課程、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紅色沃土沂蒙山、公仆風采照沂蒙、堅定信念跟黨走、無私奉獻為革命等專題教學。開設“沂蒙紅色文化與沂蒙精神”課程,開設“四史”選擇性必修課程。在系列課程中,凈化思想靈魂,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
“紅色”浸潤課堂主陣地。“紅色”浸潤思政課程,深化思政課程改革創新,以紅色故事、典型事跡等鮮活素材充實思政課案例庫,深化思政課程的紅色文化教育。“紅色”浸潤課程思政,梳理各門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課程蘊含的紅色文化教育元素和承載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構建紅色文化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相統一的育人機制。
“紅色”走進自編校本教材。將紅色教育研究與學校課程的研發和應用結合起來,組織全校教師結合專業特點與地域紅色資源,探索開發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校本課程。
“紅色”滲透教育教學活動全過程。充分挖掘重大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中蘊含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發揮傳統和現代節日的涵育功能,組織黨員干部開展黨性教育培訓,組織學生開展紅色研學活動,把愛國主義、紅色文化教育內容融入教育教學,激發全體師生愛國主義情感,使紅色基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文化人“四平臺”育人,打造文化傳承“紅色校園”
學校創新紅色文化活動育人形式,創設紅色文化活動育人載體,搭建紅色活動、紅色文化、紅色宣傳、紅色網絡育人“四平臺”,全面優化學校育人環境,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紅色文化育人的強勁合力。
多形式開展教育實踐,打造紅色活動育人平臺。在清明節、中秋節、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面向全體師生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紅色文化社會實踐活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祭英烈、專題報告會、升國旗、演講比賽、中華經典誦讀、征文比賽、主題班會、觀看紅色影片等多種形式,教育引導全校師生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奮發有為、報效國家。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紅色文化育人平臺。打造紅色文化核心理念,將紅色文化融入學校理念、視覺、行為、環境文化識別系統建設等學校文化建設各個方面,涵養塑造學校精神,彰顯辦學特色。建設紅色文化主題場館,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辦學特色及VR等專業技術優勢,以“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為主題,建設了集學習教育、專業育人、文化傳承功能于一體的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圍繞建黨百年鑄偉業、紅色文化薪火傳、行業發展勇擔當三個篇目,運用全景式VR技術集成開發,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全方位立體化運用,提供沉浸式、可互動的學習教育體驗。創作紅色文化原創作品,學校教師王中慧、劉蕊共同撰寫的《濰坊紅色文化教程》于2021年8月出版發行,是一本綜合梳理濰坊紅色文化、具有地方特色代表性的紅色文化教程類書籍,榮獲第六屆“風箏都文化獎”;學校師生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組織開展“追尋紅色印跡”微視頻錄播活動,學生親身講述、拍攝并制作“四史”故事視頻9期,既深化了“四史”教育效果,又提高了學生視頻錄制、剪輯等專業技能。
將教育融入各場景,打造紅色宣傳育人平臺。學校圍繞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文化教育主題,根據不同時間節點,在學校官方網站設立專欄,利用宣傳櫥窗及LED條屏和彩屏等多種方式,開展“四史”宣傳教育,懸掛張思德、董存瑞等10位全軍英模畫像,將紅色文化宣傳融入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各個場景。
強化傳播手段創新,打造紅色網絡育人平臺。學校充分發揮信息行業辦學特色,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紅色文化網絡建設,建設紅色文化網站、打造紅色媒體平臺,在學校微信公眾號開設“軍詩鑄魂”“黨史百年天天讀”“旗幟引領榜樣先鋒”等紅色文化專欄,運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實現紅色文化共享,增強紅色文化傳播力和紅色文化教育的實效性。
思想教育與技能實踐相結合,打造紅色文化教育特色品牌
近年來,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根植紅色沃土,用活紅色資源,構建紅色文化育人體系,融合創新精準研發紅色課程,多元協同推進紅色文化實踐,讓紅色基因融入學生的精神血脈,讓紅色文化融入學生所思所行,打造了紅色文化教育特色品牌。
紅色軍士人才培養特色鮮明。學校是部隊定向培養士官試點院校、空軍士官人才培養定點院校,自2014年以來已為空軍、陸軍、戰略支援部隊培養入伍軍士2960人。學校實施鑄魂、精技、嚴紀、強體四大育人工程,實現軍士人才靶向目標培養,入伍軍士60%成為部隊骨干,100余人次立功、受嘉獎,50人考取軍校,在校期間150余人次在國家、省級技能大賽中獲獎,入伍軍士深受部隊好評。
打造“沂蒙精神教育示范基地”品牌。學校與沂蒙精神傳承促進會就共同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簽訂合作協議,在學校建立“沂蒙精神教育示范基地”,聘請山東省勞動模范、沂蒙精神傳承促進會會長于愛梅為學校軍士人才培養“鑄魂工程”首席紅色導師,推動以沂蒙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在校園內、師生中落地生根。
打造“八紅”傳承工程教育實踐活動品牌。學校組織開展讀紅色經典、聽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看紅色電影、瞻紅色基地、學紅色榜樣、育紅色基因、做紅色傳人等“八紅傳承工程教育實踐活動”,夯實軍士生的思想根基,鑄牢忠誠擔當的軍魂意識。
打造“紅色思政成才”系列品牌活動。打造“高職教育反哺基礎教育,軍事技能實踐服務社會”國防教育及軍訓實踐活動品牌,學校依托定向培養軍士生軍事技能優勢,2018年至2022年連續5年開展“高職教育反哺基礎教育 軍事技能實踐服務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共派出2900余名定向培養軍士作為國防教育志愿服務者,協助100多所次大中小學完成了17萬余名學生的國防教育及軍訓幫訓任務,在完成中小學國防教育志愿服務的同時,也促進了學校軍士生國防意識和軍事技能的提升。打造“共護國旗飛揚、同鑄愛國夢想”活動品牌,學校成立國旗護衛隊,與奎文區共同開展了“國旗下成長成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2019年3月以來已派出2600余人次志愿者為濰坊中心雙語學校等14所中小學進行升旗手、護旗手隊列、隊形培訓,在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國旗護衛隊先后走進濰坊市區67所大中小學及企事業單位開展升旗活動。
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將以山東省首批紅色文化傳承示范校為引領,以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教育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主線,規劃建立校外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在黨的建設、師資隊伍、課程體系、主題實踐活動、文化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全面加強紅色文化建設,創新育人機制,建強師資隊伍,開展豐富活動,完善育人體系,實現紅色基因立心鑄魂、紅色課堂滋潤心田、紅色遺址可親可感、紅色研學有思有行、紅色體驗生動有趣、紅色活動入腦入心、紅色實踐遍地開花,確保紅色文化教育開展再上新臺階。(王凱 柳延德 任明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