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2-12-16 11:36:12
原標題:聲聲入耳的《秋思》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聲聲入耳的《秋思》
來源:中國婦女報
十七句唐詩,在一曲《秋思》里,竟然沒有半點違和感,再配上祁調那慵懶卻不庸常的曲調,就把落葉紛飛時節對佳人的思念一層層地疊加了上去,誰還能在這幽怨的相思中跌入夢鄉?
■ 吳玫
隨著上海評彈團的陶鶯蕓亮嗓唱起祁派名作《秋思》,這場名為“江南評彈中的四季”的詩歌評彈分享會,抵達了高潮。這首用唐詩中的詩句“堆疊”起來的評彈著名唱段,首句“銀燭秋光冷畫屏”,選用的是杜牧的著名七絕《秋夕》的第一句,陶鶯蕓以祁調唱來,一下子就把秋思中的愁緒頂到了云端。
以說噱彈唱演為看家本領的評彈,流派頗眾,但均源自陳調、俞調、馬調等分別由陳遇乾、馬如飛、俞秀山創立的三大流派。經過百余年的推陳出新,評彈界涌現出了不少在繼承三流派風格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出自成一家的新流派,祁蓮芳的祁調,就是其中的一家。要問祁調何以能在眾多“調調”中獨樹一幟?評彈迷們給祁調的評價是“清麗嫻靜,幽抑纏綿,絲絲入扣”,分享會的主嘉賓、著名評彈藝術家、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在將陶鶯蕓的《秋思》推薦給分享會的參與者時,亦莊亦諧地“說”了這樣一段逸聞:“過去的評彈迷,都喜歡在夜里睡前選擇聽祁調,因為,祁調慢呀。在演員慢悠悠的彈唱中,聽的人也就進了夢鄉”。高博文所說是否有案可稽,我不知道。但是,祁調又有“迷魂調”的俗稱,倒是真的。
我小的時候,家在上海市區邊緣一條弄堂的弄堂口。這是一條五方雜處的弄堂,鄰居們的祖先分別來自山東、蘇北、廣東等全國各地。那時家家戶戶住房面積拮據,只好開著家門來緩解空間的擁擠。于是乎,每天晚飯以后,弄堂里便聲音雜沓,京劇、山東快書、淮劇、錫劇、評彈、越劇、粵劇的唱段在空中撞來撞去。當時我就很疑惑:相比通常有小樂隊伴奏的京劇、淮劇、錫劇、越劇、粵劇,“幫腔”評彈的,通常只有一把琵琶和一把三弦,為什么總是那一男一女的說笑彈唱峭拔而出?陶鶯蕓的《秋思》讓我頓悟:評彈名家為瑰麗的唱詞配上了相得益彰的唱腔。
陳調、馬調、俞調乃至后來的蔣調、沈調、琴調等等評彈的流派到底有多迷人?我無力評說,但知道評彈的唱詞實在講究。
像《秋思》:
銀燭秋光冷畫屏,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佳人是獨對寒窗思往事,但見淚痕濕衣襟。
曾記得長亭相對情無限,今作寒燈獨夜人。
誰知你一去嶺外音書絕,可憐我相思三更頻夢君。
翹首望君煙水闊,只見浮云終日行。
但不知何日歡笑情如舊,重溫良人昨夜情。
卷帷望月空長嘆,長河漸落曉星沉。
可憐我淚盡羅巾夢難成。
除了首句選用了杜牧的詩句外,還嵌用了溫庭筠的《遙瑟怨》、杜牧的《旅宿》、李白的《怨情》、杜甫的《夢李白二首·其二》、李商隱的《嫦娥》、白居易的《后宮詞》等十四首唐詩中的十七句詩。
十七句唐詩,每一句在原詩里都有著自己的含義和自己的情緒,有意思的是,將它們捏合在一曲《秋思》里,竟然沒有半點違和感,再配上祁調那慵懶卻不庸常的曲調,就把落葉紛飛時節對佳人的思念一層層地疊加了上去,誰還能在這幽怨的相思中跌入夢鄉?而陶鶯蕓又把這幽怨唱得又細又長總也扯不斷,直唱得聽戲的人“唯見江心秋月白”。
其實,從四季中的春開始的“江南評彈中的四季”分享會,高博文與陶鶯蕓合作的第一首《江南好風光》就“俘虜”了我。用大九連環吟唱的《江南好風光》,唱的是“上有長江下有錢塘/煙波淼淼夢里有花香/江南好風光/春季里的余杭/曲水可流觴/夏季里的三吳/琵琶叮咚響……”全曲雖不見化用古典詩詞的句子,但是,描述江南四季的每一句,既寫實又佳句迭出。
評彈的唱詞何以這么經得起推敲?發源于明末清初的評彈,經由柳敬亭的努力,原本只能行走在巷陌的民間藝術得以走進室內、進駐茶館,并在數代藝術家的精心養育下,漸變成高雅的傳統藝術,許多文人雅士因此非常愿意為評彈填詞,從而使得評彈唱段,字字珠璣。至于那些古詩詞何以由評彈藝術家吟唱出來就格外動聽?那是因為評彈保留了吳方言的八個聲調,評彈藝術家吟出的古詩詞也就更加抑揚頓挫。
可惜的是,現在吳方言地區的年輕人一開口便是平翹舌音不分的普通話,更別提欣賞和學唱吳方言區最儒雅的傳統藝術評彈了,所以,高博文的徒弟,一個“00后”的大男孩季毅洋身著墨綠色長衫走上舞臺時,分享會現場像掠過一陣輕風一樣嗡嗡有聲。當他在陶鶯蕓的配合下撥弄著三弦唱起《鶯鶯操琴》,現場頓時靜謐無聲,《鶯鶯操琴》吟詠江南之夏的唱詞,實在雋永: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碧蓮香……只兩句,就把吳方言區特有的夏日景象,化作了一幅水墨畫般呈現給觀眾。
像不少評彈開篇一樣,《鶯鶯操琴》中有關夏季的這幾句,借用了清朝女詩人吳絳雪的詩《詠四季·夏》,爾后由高博文壓軸的主題詞為“冬”的那一曲《梅竹》,也借用了于謙的名詩《題孟浩然踏雪尋梅》,這首蔣調著名開篇,高博文唱來格外雅致。
然而,別有趣味的評彈受眾越來越少,已是不爭的事實。就讓一門藝術成為博物館里的藏品嗎?高博文說,他更愿意自己摯愛的評彈能永久地活躍在舞臺上,所以,這些年來他總是出現在為評彈鼓與呼的各種場合。想為當下和子孫后代留住評彈的,何止評彈從業人員,馬尚龍,一位以上海為底色書寫人間萬種風情的上海作家,這些年來就一直在力捧高博文和評彈藝術,“江南評彈中的四季”詩歌評彈分享會就是由“馬尚龍海派文化工作室”策劃并承辦的。以評彈作為工作室所承辦的活動的主角,“江南評彈中的四季”詩歌評彈分享會不是第一次,所以,11月24日的活動現場,來了不少年輕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