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2-12-25 09:18:12
原標題:老舍語言的魅力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老舍語言的魅力
來源:光明日報
20世紀90年代,我曾組織過一次“文學語言規范化”討論,引起文學評論家和語言學家非常有趣的爭論。一位知名文學評論家說:“文學語言本質上是反規范的”,文學語言追求的目標就是“扭斷語法的脖子”。此話一出,立即受到語言學家的激烈反駁:這話并沒有“扭斷語法的脖子”,要想“扭斷語法的脖子”,就得“把這句話說成‘脖子的語法扭斷’或‘的扭斷脖子語法’”。他的意思是,把話說得不成人話,徹底背棄漢語語法,才算“扭斷了語法的脖子”。
那么,文學語言與語言文字規范是什么關系?我們說,宜提倡文學語言遵循漢語的一般規范。例如,在文學語言中減少病句,盡量不使用不合當前規范的詞形(如不把“憑借”義的“借”寫成“藉”,不把“執著”寫成“執著”),正確運用復句中的關聯詞語,力避標點符號差錯,等等。走上屏幕的文學語言須盡量不讀錯字音。文學語言的規范化,并不妨礙作家語言的個性化與創造性,而是使得文學語言更順暢、更熨帖、更好懂,成為引領社會的語言典范。權威詞典的許多示例來自文學名著。
老舍是注重語言規范的作家。1955年,老舍在《北京日報》屬文,對推廣普通話表示熱烈擁護,“希望北京市的話劇演員和歌劇演員都負起這個政治任務,下功夫掌握北京語音,在推廣普通話上起示范作用,擴大影響”。他還在《人民日報》上說,文學家對普及民族共同語負有責任,“意大利的但丁、英國的喬叟和咱們的曹雪芹都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功績”。1956年,老舍被任命為中央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0世紀50年代,老舍對自己的文學語言進行了明顯的調整。胡宗溫等北京人藝的老演員告訴我一件事:1951年演出的《龍須溝》中,有個詞兒叫“日崩”,外地觀眾反映聽不懂這個北京土話,老舍后來創作話劇《茶館》時,就再沒用這類土詞土語了。
我找來《龍須溝》劇本細閱,果真發現了“日崩”這個詞:(1)這家伙,照現在這樣,他蹬上車,日崩西直門了,日崩南苑了,他滿天飛,我上哪兒找他去?這句臺詞里的“日崩”,是個地道的老北京土詞兒,用來“形容走得突然,干脆利落,無所顧念”,也就是表示“一下子跑到哪兒去了”。“日崩”在北京話里的讀音是rībēnɡ,跟普通話讀音不大一樣,外地觀眾聽了,連是哪個字都弄不清,自然聽不懂。
《龍須溝》中,北京土詞不少。例如,(2)誰也沒想到這么早就能下瓢潑瓦灌的暴雨。(3)您看,這雙鞋還真抱腳兒。(4)滑溜溜的又省胰子又省堿。(5)巡長我說今兒個又得坐蠟不是?(6)今兒個他打連臺不回來,明兒個喝醉了,干脆不好好干啦。這幾句話里,(2)中的“瓢潑瓦灌”形容雨勢兇猛。(3)中的“抱腳兒”指鞋襪尺寸合適。(4)中的“胰子”指香皂或肥皂。(5)中的“坐蠟”指陷入為難境地,或者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6)中“打連臺”的“連臺”是“連臺本戲”的簡稱。“連臺本戲”也叫“連臺戲”,指連日演出的大戲,這個戲由多個戲本構成,每天只演出一兩本。“打連臺”是說戲班子唱連臺本戲,天天唱,要唱若干天,常用來比喻做事情中間不休息,連續做,持續多日。這些話現在幾乎絕跡了。
不少北京的土詞土語,有好多說道,外地觀眾乍一聽,自然難解其意,因而影響了演出效果。這種情況傳到老舍耳中,他覺察出其中弊病,在一篇文章中說:“我以前愛用土語不是沒有道理的。某些土語的表現力強啊。可是,經驗把我的道理碰回來了。表現力強嗎?人家不懂!不懂可還有什么表現力可言呢?”基于此,老舍對自己作品的語言進行了調整。他舉例說:“假若‘油條’比‘油炸鬼’更普通一些,我就用‘油條’。同樣的,假若‘墻角’比‘旮旯兒’更普通一些,我就用‘墻角’。”這種變更在1956年演出的《茶館》中體現得十分明顯,《龍須溝》中出現的那些土字眼兒,一個也找不著了。但是,有兩樣東西一點兒也沒減少。
一是京味兒。《茶館》第一幕可謂經典中的經典。隨便找兩句話,一聽,就是老北京話——精練,俏皮,脆生生的。我們來聽聽下面這兩句“京腔”:(7)常四爺:要抖威風,跟洋人干去,洋人厲害!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尊家吃著官餉,可沒見您去沖鋒打仗!(8)二德子(四下掃視,看到馬五爺)喝,馬五爺,你在這兒哪?我可眼拙,沒看見您!這些話說得太地道了!《茶館》里這些胡同俚語的精妙絕倫之處,就在于沒用一個北京土詞兒。這就是老舍的“神功夫”!
著名演員于是之曾飾演《茶館》中的核心人物,裕泰茶館的掌柜王利發。他在《老舍先生重視文學語言的規范化》一文中寫道:“在《茶館》中,可以說一個讓外地觀眾(或讀者)費解的土詞都沒有,但《茶館》的北京味兒依然像《龍須溝》一樣濃厚,沒有絲毫減弱。”
老舍的京味兒最典型、最精彩地體現在人物對話上。《駱駝祥子》里買祥子駱駝的那位老者的幾句話,讓人強烈地感受到濃郁醇厚的京腔京韻:(9)“這么著吧,伙計,我給三十五塊錢吧;我要說這不是個便宜,我是小狗子;我要是能再多拿一塊,也是個小狗子!我六十多了;哼,還教我說什么好呢!”可以說,老舍不是憑著肚子里積淀的古都土詞土語來體現京味兒的,而是通過京城子民話語的韻致、做派、習慣說法以及人物的思維方式、脾氣秉性來展示京味兒的。所以,老舍能做到不用一個佶屈聱牙的土詞,就酣暢淋漓地展現出京畿腔調的神韻。
二是藝術性。舍棄土詞土語了,但《茶館》的藝術性絲毫沒減弱。看過《茶館》的人無不贊賞其中的妙語。如王利發說:“為什么就不叫我活著呢?我得罪了誰?誰?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單不許我吃窩窩頭,誰出的主意?”再如常四爺說:“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這些話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了人物的性格、內心世界和人生感受。
老舍曾說,他能用《千字文》里的字來寫作品。《千字文》是古來兒童發蒙的教科書,相當于識字課本,里頭大約有一千個字。漢字的常用字有三千,一千字顯然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字。用這樣的“基礎用字”來寫東西,明顯是沖著普通群眾去的,他想讓里巷庶民一讀就懂、一聽就明白。
老舍先生用最平凡的文字,給中國文壇奉獻出舉世驚艷的文學藝術之花。他說:“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像‘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類的詩句,里面都是些極普通的字,而一經詩人的加工創造,就成了不朽的名句。”
自古以來,用普通、好懂的詞語寫出的東西易于流傳。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跟說話一樣,傳誦千古。讓群眾好懂,不僅是老舍寫作的夙愿,而且是他對文學藝術的熱誠希冀。老舍曾提議改革京劇中的念白。他曾說:“我建議:京劇演員的道白可以不可以更自然一些,不必把字音拖拉得很長?京劇演員都能講很好的京音調普通話,若是把道白放自然一些,接近口語的音調,或者對于傳播京音的普通話不無影響。還有:‘上口’的字可以不可以改用京音來唱?在三四十年前,演員把尖團字念錯了,臺下就會有人給叫‘倒好’。現在,演員們已不嚴格地講究辨別尖團,臺下也不那么挑剔了,那么何不爽性也取消‘上口’的字呢。”
老舍說的京劇中的“上口字”指跟普通話中讀音不同的字。他說的“演員們已不嚴格地講究辨別尖團,臺下也不那么挑剔了”中的“尖團”,是指尖音和團音。“團音”是指普通話中j、q、x跟i、ü或i、ü打頭兒的韻母相拼的音節,如“記”“渠”“卷”等字的讀音,就是團音。“尖音”則是z、c、s跟i、ü或i、ü打頭兒的韻母相拼的音節,普通話里沒有尖音。侯寶林有個相聲,叫《關公戰秦瓊》,表演時,侯寶林說了句京劇道白:“來將通名。”其中“將”的發音是ziànɡ,這就是尖音,普通話讀jiànɡ。老舍說的“那么何不爽性也取消‘上口’的字呢”,是建議取消跟普通話發音不同的尖音字。他的想頭是,讓各地觀眾更易于聽懂京劇、欣賞京劇。老舍的這個建議是從“文學藝術作品要讓群眾好懂、便于欣賞”這個意念出發提出的。他的這個理念,當下仍值得提倡和發揚。
“用百姓的話跟百姓說話”最有效,不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別的什么文本,無不如此。
(作者:杜永道,系《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