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3-01-15 18:44:01
原標題:【直通人代會】聚山海之力 登發展新程——省人大代表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來源:山東人大
原標題:【直通人代會】聚山海之力 登發展新程——省人大代表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來源:山東人大
1月13日上午,山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隆重開幕。
1月13日下午至14日,參加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的省人大代表在各自住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精神昂揚,踴躍發言。大家紛紛表示,周乃翔省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篇貫穿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總結工作客觀全面,部署工作精準務實,是一個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好報告,將乘勢而上、奮楫爭先,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高質量發展加力提效
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上兩個萬億大臺階,預計2022年達到8.7萬億元,年均增長5.4%左右。糧食總產連續9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農業總產值率先過萬億元。市場主體超過1400萬家,世界500強企業新增4家。高新技術企業翻了兩番多,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48.3%左右……過去五年,一組組有底氣、有溫度的數據,躍動著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映射著創新求變的信心決心。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起步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后五年的目標任務,其中一項就是聚力綠色轉型低碳發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新躍升。
“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要陸海區域統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很重要。”省人大代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王凡建議,制定山東海洋科技創新與新興產業技術協同發展路線圖,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創建國家級海洋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推動海洋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海灣生態環境監測,保障沿海生態環境健康,建設人海和諧美麗海洋。
“我對政府工作報告中建好海上風電等五大清潔能源基地,推進藍色碳匯研發利用,積極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新亮點等內容印象深刻。”省人大代表、好當家集團有限公司食品檢測中心主任鞠曉慶同樣關注海洋綠色低碳發展,她建議加強海洋大數據平臺建設,完善海水監測評估系統的開發與設計,充分利用5G技術,及時了解海洋動態信息,給海洋裝上“智慧大腦”。
高熱效率柴油機、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等突破國外壟斷,國信1號、藍鯨2號、雪蠟車等填補國內空白。開通5G基站16萬個,建成千兆城市12個、居全國第二,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4家,全國首張5600公里確定性網絡主要性能指標國際領先。看到我省創新發展活力顯著迸發,代表們紛紛點贊。
“政府工作報告里多次提到科技、創新這些關鍵詞,讓我們更加有信心、有動力去繼續奮斗。”省人大代表、濰坊力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立峰深知,科技創新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他建議,精準培育掌握核心零部件技術的企業,推進科創領域“卡脖子”技術攻關,為相關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的“山東模樣”清晰描繪,奮進號角已然吹響,代表們信心滿懷、干勁十足。
“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新舊動能轉換順利實現‘五年取得突破’,我們傳統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省人大代表、華勤橡膠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牛飛說,“健全動能轉換的市場化機制、基本建成高標準市場體系等目標,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機遇,更加堅定了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塑成動能轉換優勢。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縱深推進‘十強產業’行動,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質量強省、知識產權強省……政策精準有效,是對企業最好的鼓勁,接下來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省人大代表、山東達因海洋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杰說,“希望結合新形勢下我省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專項補助和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制造業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擴大內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基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釋放有效需求潛力,在擴大內需上加力提效,這很有必要。”省人大代表、滕州市嘉譽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民說,“完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建設改造鄉鎮商貿中心,這些舉措非常實。”他建議,利用當地區域優勢大力發展商貿流通產業,科學規劃商貿流通產業布局,縱向延長生產制造業終端覆蓋范圍,橫向壯大重點商貿流通、進出口貿易、數字信息化等產業發展,推進經濟量質齊升。
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成色更足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農業綜合競爭力持續增強。創建沿黃小麥、沿黃肉牛等6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濟麥”“齊黃”“登海”等作物品種多次刷新全國高產記錄。累計建設省級美麗鄉村2500個,建成美麗庭院287萬戶。“三個模式”創新提升,代村、三澗溪、耿店等新典型不斷涌現,廣大農民揚起精氣神,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這五年,鄉村振興成效顯著提升。
“鼓舞人心、溫暖民心、提振信心!”省人大代表、濟南源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元虎是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第一個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他以黑豬養殖和三澗溪農創園為基礎,發展綠色高效種植養殖業,建設豬文化主題樂園,建成產學研融合的農樂園,從傳統黑豬養殖向三產融合發展,在“新玩法”中不斷拓寬致富路。政府工作報告讓他對未來充滿期盼,“希望通過更多更實的鄉村振興政策,吸引優秀人才返鄉,助力鄉村更富更美。”
聽完政府工作報告,省人大代表、冠縣柳林鎮大楊莊村黨支部書記楊本凱心潮澎湃、備受鼓舞。他表示,接下來,將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推動高效農業種植、精品糖果加工、紅色研學旅游等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全力做好村莊規劃和建設,把村莊建設得更美更宜居,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直播電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智慧農業,培育淄博刻瓷、濰坊核雕、臨沂柳編、聊城葫蘆、菏澤魯錦等一大批鄉土產業,讓廣大農民從特色鮮明、業態多樣的鄉村產業中拓寬致富路。
“字字句句都是政府的給力措施,聽完報告心里止不住地高興。”省人大代表、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溫莊村黨支部書記劉德坦說。溫莊村依山傍水,地處巖馬湖畔,近幾年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引領,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更有甜桃、菌菇錯峰生長,生態循環農業效益不斷凸顯,實現鄉村美麗蝶變。今年,劉德坦將目光聚焦鄉村旅游提質增效上。他認為,目前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產品供給同質化嚴重、產業融合不深、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建議加大鄉村旅游發展資金、技術、人才支持力度,優化鄉村旅游土地供給結構,盤活鄉村閑置土地,支持品牌創建,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
“鄉村旅游在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省人大代表、沂水縣院東頭鎮桃棵子村黨總支書記王成成認為,要突出鄉村旅游個性化、精品化、規模化發展,優化鄉村旅游服務水平,加大人才引進培育力度,將鄉村旅游打造成充滿生機活力的優勢產業。
如今,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觸網上線”。“有了直播電商平臺,就有了銷售渠道,就能把我們蒙陰蜜桃等農產品賣向全國各地,鄉里鄉親也都跟著得到實惠。”省人大代表、蒙陰縣晏嬰故里果品合作社理事長牛慶花通過電商培訓班,打開一扇新的創業之門。她把蒙陰果品的授粉、套袋、采摘等視頻上傳到短視頻平臺,成為當地農產品的帶貨人。“建議多舉行各類電商培訓班,借助農村電商增加農民收入。”牛慶花說。
人民生活品質實現躍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五年來,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新增就業連年超過120萬人,251.6萬省標以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中小學大班額動態清零,基本養老保險覆蓋7966萬人,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6%,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連年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10連增”,9類困難群眾救助標準連續3年大幅提高……數字里面有乾坤。過去五年,山東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績單”。
就業是民生之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穩就業促創業行動。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啟航揚帆計劃,推進農村勞動力就業集成改革。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支持創新創業和靈活就業,保障公平就業權利。
“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政府工作報告把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措施明確、抓手有力。”省人大代表、青島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副主任王乙潛建議,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力度,加強涉就業創業立法,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加強職業教育培訓,明晰規范互聯網平臺企業用工關系,打通企業和高校畢業生溝通“最后一公里”。
讓更多勞動者實現高質量就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實增收共富基礎的重要途徑。“現在很多地區出現‘技工荒’現象,比如焊工等,尤其是未來需要的人才將從簡單的生產線工人向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制造業人才發展。”省人大代表、景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壓濾機總裝部班組長周志岐認為,要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進行“訂單式”培養,打造更多適應企業發展的技能型、創新性人才。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就業創業創新、推動中國制造和服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拿到政府工作報告,省人大代表、臨沂興華學校校長胡順遠的目光鎖定在“啟動新一輪部省共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試點”上。他希望,提升職教高考本科招生比例,切實把支持職業教育政策落到實處,加強現代職業教育學校制度建設,全面提升教師師德素養和業務能力水平。“要做到學生愿意來、留得住、學得好、去向優。”
“推進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建設,新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各200所以上,中小學強校擴優行動覆蓋率達到40%以上,鞏固‘雙減’成果。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一名執教30余年的老教師,省人大代表、夏津縣香趙莊鎮中學教師周忠蓮對政府工作報告中“啟動教育提質行動”聽得格外仔細。“報告成績總結有溫度、有質量,目標定位有方向,作為一名教師,將努力為推動我省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養老育幼關系著千家萬戶,是重要民生工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基本養老服務,新增護理型床位2.5萬張、家庭養老床位1萬張。加強特殊困難老人探訪關愛服務,完成家庭適老化改造3萬戶。積極落實生育支持政策,改善優生優育全程服務,新增托位3萬個。在推進“老有所養”道路上探索多年的省人大代表、濱州市沾化子梅養護院院長高子美,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深化養老托育行動,有著深刻感受、熱切期盼。“我們要特別關注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建議加強對服務需求的精準識別,精準化掌握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個性化需求。加大對農村地區養老服務項目、養老設施的投入。引導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模式融入社會資本,以需求為導向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著力增強農村養老服務的均等化。”
“從政府工作報告中讀出底氣、讀見民心。”省人大代表、慶云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副護士長胡雪倩同樣關注農村養老事業的發展。她認為,受傳統居家養老思維影響,部分農村地區老人及子女很難接受傳統養老院模式。“建議開設日間養老院,白天老年人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聊聊天,晚上與子女同住享受天倫之樂,讓每個老年人都能擁有幸福晚年。”
記者:劉慧敏 畢文琦 邵昱嘉
[ 責編:曾震宇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