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3-31 09:10:03
原標題:構建中國話語體系 講好中國音樂故事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構建中國話語體系 講好中國音樂故事
來源:中國文化報
項筱剛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這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殷切的期許,落實到音樂領域,主要表現在文化自信自強、以人民為中心、人才隊伍建設與話語敘事體系幾個方面。
文化自信自強
音樂領域的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遠有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的《大地之歌》、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劇《圖蘭朵》,近有2022年在北京上演的音樂劇《趙氏孤兒》。作為元代戲曲家紀君祥的大手筆、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的名劇,《趙氏孤兒》誕生后漂洋過海,且有著多個版本。令人驚訝的是,此“徐俊音樂劇版”《趙氏孤兒》竟然出自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詹姆斯·芬頓(James Fenton)的“2012話劇版”,堪稱“漂洋過海”后又“回到老家”來,并被賦予了莎士比亞式的悲情。很顯然,無論是“徐俊音樂劇版”唱段的體量、音樂的厚重,還是二度創作對一度創作的詮釋、全劇的可看性與可聽性,以及該版對紀君祥原作的“復活”,無疑都是很成功的,不禁令人感慨中國文化穿透力之強,歷久彌香。
近年來,音樂界似乎在不經意間小步慢走地將“民族唱法”發展為“中國唱法”。從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一個符號的更替,但靜心思考,好像又不完全是。無論是《黨的女兒》(2021年國家大劇院版)、《蔡文姬》,還是《塵埃落定》《扶貧路上》《有愛才有家》等歌劇,其二度創作均呈現出一種新的端倪——多種唱法并置,以中國聲樂(民族唱法)與西洋歌劇(美聲唱法)并置尤甚。眾所周知,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以我們的母語——漢語為載體的中國聲樂,恰好以得天獨厚、獨一無二的中國特色在世界歌劇之林展示形象的同時,也再次驗證了那句老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剛剛完成世界首演的芭蕾舞劇《紅樓夢》《敦煌》、舞劇《李白》《早春二月》、歌劇《檀香刑》與交響樂《魯迅》,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的名人、名著、名勝,以西人習慣的體裁講述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從而達到潤“西”細無聲之目的。何樂而不為?尤其是芭蕾舞劇《紅樓夢》的音樂,不論是全劇音樂的“葉氏風格”——“用器樂化思維來歌唱”“游走于傳統與現代手法之間”“熔中西音樂形式于一爐”等,還是音樂對舞蹈的托舉——“讓音樂本身來說話”;無論是音樂貫穿全劇的結構力——使全劇渾然一體,還是音樂散發著舞劇音樂不可或缺的光芒——畫面感,都足以令該劇音樂脫離舞劇母體而獨立于音樂會舞臺指日可待。
以人民為中心
伴隨著《金沙江畔》《長征》《沂蒙山》等歌劇與《永不消逝的電波》《沂蒙三章》《天路》《井岡·井岡》等舞劇的不斷涌現,“紅色資源”再度成為音樂家、舞蹈家、劇作家關注的焦點。歌劇《金沙江畔》的劇本為音樂的設計做了很“有戲”的“留白”,這就使得全劇有著一股結構力成為一種可能。無論是貫穿全劇的紅軍北上主題,還是卓瑪多次高歌的《格桑花》,在足見作曲家、劇作家較好的默契與合作的同時,也在不經意間加強了全劇的結構力,使得音樂與劇情能夠適度地鑲嵌在一起。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音樂創作中,作曲家將《漁光曲》《葡萄美酒》等上海“時代曲”適度地鑲嵌于該劇的音樂中,賦予了該劇音樂濃郁的上海地方特色。尤其是其對《漁光曲》的再創作,令這首老歌獲得了新的詮釋——充滿了慵懶與詩意,可謂雖“簡”猶“醉”、雖“簡”猶“繁”,并在不經意間助力了《漁光曲》舞段的“出圈”。
相比之下,《馬向陽下鄉記》《天使日記》《扶貧路上》和《山海情》等歌劇則另辟蹊徑,將創作的筆觸直指如火如荼的當下。不論是對于脫貧攻堅題材主旋律作品的推廣,還是從利于中國歌劇受眾接受的角度考慮,自《白毛女》誕生以來,為了在歌劇創作中能夠有效推動劇情向縱深挺進,“短平快”地引領觀眾進入歌劇編導的創作語境,在歌劇中適度地插入必要的話劇念白,對于歌劇在中國的普及顯然是有益的。從這一點來看,作為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的開幕大戲,歌劇《扶貧路上》已然獲得了成功。《馬向陽下鄉記》在創作上趨“戲曲化”。相比于歌劇這一舶來品,戲曲在中國的群眾基礎更好。故該劇的編導在向《白毛女》與《小二黑結婚》等中國經典歌劇致敬的同時,亦將創作筆鋒指向了呂劇等戲曲音樂,使其散發著泥土的芬芳——山東地方特色。
人才隊伍建設
近年來,中國音樂創作步入了一個多元化發展的階段,尤其是交響樂方面的創作呈現出質的飛躍,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作曲家。
橫空出世的“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交響套曲《山河頌》、交響合唱《藍天禮贊》《浦東交響》等“培育時代風貌”的交響樂作品,在吸收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鋼琴協奏曲《黃河》與交響音樂《沙家浜》等傳統集體創作機制的經驗的同時,開始探索新集體創作模式。此舉恰恰在某種程度上與2021年發布的《“十四五”藝術創作規劃》倡議的“強化集體創作”理念不謀而合,反映出中國音樂藝術家開始形成了一種集體的力量“走出去”,并向世界發出中國音樂聲音。
由五部作品構成的《浦東交響》的創作團隊,縱跨呈“一領眾和”之勢的八位京派作曲家,其中包括冷峻的“50后”作曲家、浪漫的“70后”作曲家、激情的“80后”作曲家。盡管該曲源于一個形散而神不散的共性——“浦東專題”,但共性下隱藏著各美其美的個性,如滲透出畫面感的第一樂章“足跡”、《浦東山歌回想曲》《浦東往事》,流淌著“長呼吸”的第三樂章“遇見”。
由20余位詞曲作家攻堅完成、14首歌曲(合唱)組成的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藍天禮贊》,集中國聲樂(民族唱法)、西洋歌劇(美聲唱法)、流行唱法于一體,彰顯出中國歌劇舞劇院一度創作、二度創作之人才濟濟。之前該院推出的歌劇《白毛女》《江姐》主要體現了中國聲樂(民族唱法)與西洋歌劇(美聲唱法)的融匯。相比之下,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藍天禮贊》的多種唱法并置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聲樂與西洋歌劇、流行唱法的融合演繹,三種唱法之間發生的碰撞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中國交響樂團五位青年作曲家楊帆、王華諳、姜瑩、黃凱然、李劭晟擔綱完成的交響套曲《山河頌》,通過既獨立成篇又渾然一體的五個篇章,在歌頌偉大祖國、描繪壯麗河山的同時,向世人展示出一個年輕、充滿朝氣的青年作曲家群體正在不斷升起。
話語敘事體系
源于非遺民間文學的歌劇《瑪納斯》、改編于文學名著的歌劇《駱駝祥子》、植根于革命歷史的歌劇《長征》,這些文藝作品分別通過口弦、“講故事”“大歌劇”的形式對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展示。
講述金沙遺址和金沙文化的音樂劇《金沙》,借文物詠言,通過如歌的旋律讓文物活化起來。脫胎于尼雅遺址之“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的舞劇《五星出東方》,借文物起舞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文物題材舞劇藝術創作。這兩部以文物和文化遺址為題材的舞臺劇創作,無論是在歷史文化的活態傳承還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可操作性的啟示。而中國交響樂團的“龍聲華韻”系列音樂會,旗幟鮮明地以“中國”“原創”“經典”“交響樂”為主旨,亮出了一張絢麗的國交音樂名片。
百余年前,音樂先哲曾志忞曾暢想:“吾國將來音樂,豈不欲與歐美齊驅?吾國將來音樂家,豈不愿與歐美人競技?”誠然,今日中國音樂已經完成了“與歐美競技”。未來,我們還需要在日趨多元的音樂藝術創作領域中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創造力和創新性,在如何借由音樂藝術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繼續努力。
(作者系中央音樂學院研究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