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3-04-28 10:28:04
原標題:“農產品也變得生動有內涵了!”(網上中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農產品也變得生動有內涵了!”(網上中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畝方塘、一片茶園、一座石橋、一臺社戲、一道美食、一門工藝……互聯網平臺上,鄉村題材的內容豐富多彩,不少人用鮮活的視聽語言生動描摹民俗文化、民間技藝、鄉土風貌及田園風光。近日,農業農村部、工信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印發《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提出創新發展鄉村數字文化。專家認為,發揮互聯網的作用,促進更多高品質、多樣化的鄉村文化內容“上線”,加大新技術在鄉村文化旅游中的應用,可以讓傳統鄉村文化資源煥發勃勃生機,也讓更多鄉村特色產品走向全國。
“數字農家書屋”人氣旺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公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61.9%,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3.08億,占網民整體的28.9%。如今,多地推進鄉村數字圖書館、網上文化展館等公共文化網絡基礎設施,加大鄉村文化產品供給,推動網絡文化建設惠及更多人。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千金鎮石橋村村民李女士來到該村文化禮堂,在“潯禮e家”文化信息平臺前熟練地點擊屏幕,打開“文化講堂”視頻節目觀看。“我認真看了好幾遍《女駙馬》的戲,打算跟朋友排練這個節目,準備在文藝匯演上展示。”李女士說。據悉,“潯禮e家”平臺開設“網上禮堂”“網上書吧”“文化點單”“文化講堂”“村歌嘹亮”“家風家訓”等欄目,豐富了當地村民的文化生活。就拿剪紙愛好者丁先生來說,他提到“潯禮e家”連連點贊,“以前要跑到鎮里上剪紙課,現在點點屏幕就能看到線上老師免費授課,方便得很。”
在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三叉路村,趙女士是數字農家書屋的忠實用戶。“我自己喜歡看一些親子教育、科學營養等方面的書籍,小孩喜歡聽里面的寓言故事。”趙女士說,“數字農家書屋里有10萬多冊閱讀和聽書資源,全部免費,這些福利要好好用起來。”據了解,湖北省推行“萬村數字農家書屋建設”項目,后臺大數據記錄了村民們的閱讀情況,種植養殖、醫療百科、電商致富等方面的圖書很受歡迎。
直播推介美景好物
專家認為,利用數字技術,盤活鄉村文化資源,可以讓多彩鄉村風貌和優秀鄉土文化實現數字化保護、網絡化傳播、互動式體驗,創新提升鄉村旅游業態、產品和服務,也為鄉村特色產品打開新銷路。
打開福建武夷山沈女士的視頻號,沉浸式的鄉村生活、濃郁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點贊量較高的幾條視頻,涵蓋山間挖春筍、制作特色南瓜食品、金黃稻田里捕魚、制作梅干菜等內容。沈女士還會根據不同時令,展示特色農作物和鄉村美食。據悉,她拍攝制作的蔗紅糖視頻關注度高,讓當地紅糖成為了網紅產品。“通過視頻內容讓更多人了解農產品原產地的風土人情,農產品也變得生動有內涵了,特色農產品走進更多人的生活。”沈女士說。
在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起鳳鎮的一個直播間,幾名村民正推介當地非遺技藝“鞏氏草編”制作的產品。用于衣物收納的草編筐、裝點茶室餐廳的葦簾、惟妙惟肖的兔子擺件……直播間內,不時有全國各地的觀眾咨詢下單。據悉,線上直播正為山東鄉村非遺帶來不少關注,山東文旅部門順應趨勢,一方面做好非遺資源的挖掘整理,另一方面搭建平臺、暢通銷路、擴大影響,讓非遺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幫手。比如,“山東公共文化云”平臺整合多方面資源,推動地方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入駐平臺、定期展播。
在發展鄉村數字文化方面,互聯網平臺積極行動,紛紛拿出實招。比如,快手通過培訓指導、流量扶持、線上運營等,助力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快手相關負責人介紹,“村播學堂”作為面向農村青年主播的培訓計劃,為廣大農村主播提供專業的培訓指導,提升鄉村本土人才的數字化應用水平。“幸福鄉村帶頭人”是面向鄉村創作者的培養計劃,激勵創作者圍繞鄉村生活風貌、特色民俗文化、農業農技知識等領域進行內容創作。
為挖掘鄉村文旅新產品、新場景、新體驗,抖音近日推出“美好鄉村等你來”鄉村旅游數字提升行動。抖音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建設100個美好鄉村打卡點,讓各地文旅部門、內容創作者等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參與記錄鄉村風景、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等內容,推薦鄉土文化、展示優美自然生態、傳播詩意生活方式,化身“鄉村旅游代言人”,分享鄉村美景好物。
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IP
為加快發展鄉村數字文化,一系列針對性舉措正頻頻落地。文旅部等六部門去年3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充分運用動漫、游戲、數字藝術、知識服務、網絡文學、網絡表演、網絡視頻等產業形態,挖掘活化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帶動地域宣傳推廣、文創產品開發、農產品品牌形象塑造。
《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提出創新發展鄉村數字文化,增加“三農”題材網絡視聽節目優質內容資源供給,提高農村地區全民閱讀、全民藝術普及數字化服務水平;持續推進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推進鄉村文物資源數字化永久保存和展示利用。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陳洪建議,依托互聯網平臺與技術,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品牌IP,創作鄉村數字文化精品,豐富文化表現形式,提升文化體驗水平,通過本土化、多樣化的線上數字文化產品傳播,提升鄉村地區的品牌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鄉村要振興,就要引得進產業、落得下項目、樹得起品牌、留得住人才,在這些方面數字文化產業大有可為。”專家認為,要加強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動員各類能工巧匠、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鄉村藝人等加入數字文化建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