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1-08 09:43:11
原標題:把高校博物館的“思政”之門開得更大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把高校博物館的“思政”之門開得更大
來源:中國教育報
據媒體報道,目前我國備案博物館有7000家左右,其中高校博物館超過400家,70%以上為小型館。另外,由于種種原因,一些高校博物館未在國家文物局系統備案。但今年國慶期間,一些高校的博物館“不打烊”,面向公眾舉辦各類主題活動,讓不少青少年流連忘返,深受好評。這提醒我們高校博物館可以在思政教育方面發揮重要價值。
思政教育講究潤物無聲,只有“接地氣”才能“有人氣”。構建“大思政”教育體系,需要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共促共進,充分挖掘利用各類教育資源。高校博物館不僅展示著學校的辦學歷史、科研成果、校園文化,還是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部分,能夠成為開展思政教育的理想空間。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其具有的學術、歷史、文化和教育價值,都應該充分發揮。因此,不妨主動把高校博物館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場域,尤其是推動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重要環節。通過向更多青少年打開大門,培養他們愛黨愛國的信念和情懷。
與校外博物館相比,高校博物館雖然規模不大,但特色鮮明。例如,南京指紋博物館是全國唯一的指紋主題博物館;山東大學博物館主打考古成果展示,上萬件文物絕大多數都是本校考古專業師生親手發掘、修復的;南京農業大學校園內的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系統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的專題博物館……還有不少高校博物館不僅藏品豐富,并且每件藏品背后蘊含著感人至深的愛國故事,有較大的育人價值。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該校校園內有一架米格-15噴氣式戰斗機。朝鮮戰爭空戰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駕駛米格-15戰斗機擊落美機330架,擊傷美機95架,在抗美援朝時期發揮了巨大作用。因此,主動把思政教育和高校博物館建設結合起來,講好諸多藏品背后的動人故事,有助于增強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其積極向上、砥礪報國的奮進精神。同時,高校博物館的開放、利用與創新發展,不僅能拓寬思政教育的空間,也有助于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活”起來。
事實上,許多豐富且各具特色的高校博物館,完全有可能被打造成大學生的學習實踐基地和面向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文物局、教育部關于加強高校博物館建設與發展的通知》中曾指出,高校博物館是探索和實踐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機構,是開展探究式學習、參與式教學、實踐教學的適宜場所;要努力提升高校博物館在展覽展示和宣傳教育方面的工作水平,大力傳播有益于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隨著高校博物館的持續升溫,高校應該主動轉變觀念,做好博物館資源的開發,增強博物館的育人價值和服務能力。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可將數字技術融入“場館里的思政課”。這能夠為思政課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發揮好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必須改變傳統思政教育教學方式單一、內容枯燥、缺乏吸引力等問題。高校要堅持守正創新,重視博物館的育人功能,立足自身特色,提高博物館專業化水平,建強博物館人才隊伍,使其成為思政教育的重要場域。同時,瞄準思政教育一體化的重要目標,加強與中小學之間的密切合作,共同開發適合中小學生的高校博物館思政課程;壯大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博物館志愿工作隊伍,讓大學生實實在在地鍛煉其服務社會的能力。
高校博物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各地政府要多關注高校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出臺有力支持政策,鼓勵社會組織以多種形式參與博物館教育資源的課程化開發。隨著公眾逐漸認識到高校博物館的育人作用,相信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能夠走進高校博物館,涵養家國情懷、賡續精神血脈,進而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作者系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