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18-06-13 09:09:06
紅色基因在煙臺大地薪火相傳
煙臺日報記者 楊春娜
今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少先隊員在烈士陵園 唐克攝
從備受屈辱到奮起反抗,再到贏得解放、走向繁榮發展,煙臺這片紅色熱土上,一批又一批信仰彌堅者撐起這座城市的脊梁。穿越浩瀚歷史云煙,追尋厚重紅色基因。一段段恢弘往事,如雕塑般立體呈現在我們面前,那是煙臺地方共產黨組織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輝煌歷程,是黨為人民謀幸福的不懈追求,更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完整縮影,令人心潮澎湃,豪情滿懷。
信仰如磐
革命理想大于天
在那黎明前的黑暗中,理想信仰是長明不息的火炬,是指引方向的旗幟。
時間回到1920年春,源于德國小鎮特里爾的種子,在古老的東方文明古國加快孕育。是年3月,李大釗等成立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也在這個春天,相隔千里的煙臺海軍學校,郭壽生、李之龍秘密創辦了讀書會,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尋找拯救苦難膠東、苦難中國的濟世良方。煙臺成為全國開展革命活動最早的區域之一。1923年煙臺發展了膠東第一位黨員,1924年建立起膠東第一個黨小組……這顆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發芽生根。紅色基因源源不斷融入黨員干部群眾血脈,在煙臺這方血與火鍛造的土地上演繹著巨變。
來到膠東抗戰第一槍紀念館,僅有0.8平方米的雨搭子上密密麻麻布滿了138個彈孔,可見當時戰斗激烈程度。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里,這片土地上上演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935年發生在昆崳山地區的“一一·四”暴動,是土地革命時期黨在膠東領導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武裝斗爭,暴動盡管失敗了,但在膠東革命史上寫下恢弘的篇章,在中國革命史上也留下濃重的一筆。1937年天福山起義及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一大隊的成立,標志著黨獨立領導的第一支膠東人民抗日武裝正式誕生,短短三個月時間里,“三軍”的旗幟,席卷文登、榮成、威海、牟平、海陽、黃縣、福山、即墨等地,揭開了膠東武裝抗日的序幕。1938年,“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奔襲牟平縣城之后,被從煙臺趕來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包圍在雷神廟內。激戰,從午后打到晚上,取得斃傷日軍50余人的勝利。雷神廟戰斗打響了膠東武裝抗日的第一槍,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膠東人民的戰斗意志,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心。
膠東人民更是以各種方式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特殊的貢獻。烽火連天的抗戰年代,位于延安的黨中央、邊區政府和軍隊的經費極端匱乏。其時東北、華北的黃金礦區皆被日本占據,山東是抗日前線和根據地,黃金主產地集中在膠東和魯中,其中膠東的招遠占據絕大半。中共山東分局受命后,立即在膠東等地密籌黃金。據有關史料記載和老干部回憶,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膠東軍民曾直接或間接地向山東分局、北方局、黨中央及其根據地和解放區輸送了13萬余兩黃金。
不畏艱難
胸懷敢為人先的精神
膠東紅色基因里蘊含著敢為人先的精神特質,激勵著膠東兒女在各個時期都能先行先試、率先而為。
勇當改革弄潮兒。新中國成立后,煙臺是全省最早解放和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區,是全國最早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地區,創造了北方第一個糧食畝產過千斤紀錄和全國玉米高產紀錄;煙臺創造了中國鄉鎮企業發展的新路徑———膠東模式;1984年創辦的煙臺大學是全國首所由地方籌建的大學;國企改革斷臂求生后,“煙臺制造”升級“煙臺智造”,挺起城市發展的脊梁。
科技創新持續發力。2003年上海通用東岳汽車公司投產結束了山東不能生產轎車的歷史;2014年,萬華集團憑借產能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MDI供應商;2016年,煙臺高新區入列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去年,煙臺造“藍鯨1號”在南海首次試采“可燃冰”成功,我國成為這一領域的領跑者。
搶占對外開放先機。1984年5月,煙臺被確定為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一舉站上了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在全國先行探索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內率先與APEC“握手”;煙臺港在幾內亞建設經營博凱內港碼頭,開辟中非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支點……
還有更多的“第一”,在這片土地上演。煙臺是建國后全國第一個擁有發往北京列車的地級市,是全省第一個實現集中供水的城市,建立了全省第一個村科研小組,創造了北方第一個高肥水小麥良種、北方第一個畝產千斤紀錄、北方第一個三種三收紀錄以及全國玉米高產紀錄……
煙臺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繼續傳承和發揚膠東紅色基因,他們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白手起家建設幸福家園。鐫刻著鮮明紅色基因的城市,在不同歷史時期迸發出無窮的創造力。
不忘初心
新征程上砥礪前行
從革命硝煙里昂首走過,于百廢待興時艱苦創業,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擊楫揚帆……歷史更迭向前,紅色歲月永不褪色,并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信仰之火,薪火相傳,于今為盛;信念之髓,一脈相承,今更高昂。煙臺成為全省首個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破萬億元的地級市,工業規模總量一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14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前列。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4萬億元,實現利潤1043.6億元,培育形成了4個2000億級、2個千億級集群和17個百億級企業方針;在這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文明城市建設榮膺“五連冠”,保障和改善民生不遺余力,用最好的答卷,回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歷史的指針又指向了一個重要的時刻,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開放煙臺再次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呼喚著新的使命擔當。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召喚著我們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把紅色基因注入精神血脈,把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與我們正在進行的奮斗相結合,讓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彰顯出新的時代價值。
無論時勢如何變遷,信仰永遠是煙臺廣大黨員干部心中的磐石,紅色基因深深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之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他們正帶領這座城市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老黨員夫妻王培基、趙淑玲七十載崢嶸歲月寫春秋———
伉儷情深演繹“紅色浪漫”
總有這么一群人,甘用畢生的心血,追尋心中的信仰。
“我90歲了,老伴91歲了,我們沒有太大的追求,活一天就要宣傳黨的工作一天。”9日上午,記者在福山區回里鎮李家疃村見到王培基和趙淑玲時,老兩口精神矍鑠,只是布滿皺紋的臉上深深地刻著歲月的痕跡。1946年同年入黨,他們用一生時間演繹了伉儷情深,用一生時間踐行著入黨的誓言。
“那是一個半夜,在村北的一塊玉米地里,在黨支部成員的見證下,舉起胳膊鄭重宣誓。”1929年出生的王培基老人,講起自己入黨的情景,興奮地舉起了右臂,作宣誓狀。
那年王培基剛滿17歲,就已經是村里有名的進步青年。他的父親王興早在1939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獅子山最早的地下黨員之一。雖然不知道父親的黨員身份,但是在父親的影響下,年僅10歲的王培基早早就加入了兒童團,并擔任了兒童團團長,負責給八路軍通風報信。講起這段歲月,老人十分激動,已經90歲高齡的他依然十分清楚地記得當年保護地下黨的情景。
在那段“黎明前的黑暗”時光,年紀輕輕的趙淑玲擔任了東黃山村青婦隊隊長,翻山越嶺去送情報,帶領村里姊妹去支前,她都沖在最前面。1946年,18歲的趙淑玲入黨。“也是在半夜,在村里大北溝里,宣誓入黨的。”眼下91歲的趙淑玲雖然有時有些糊涂,但是她對入黨時的情景,卻依然記憶猶新。
1947年,兩位年輕的共產黨員還互不相識,卻在同一戰場上出生入死。
說起兩個人的相識,趙淑玲笑的依然羞澀,“他爹是李家疃的黨支部書記,俺爹是東黃山的黨支部書記,兩個人在一起合計了合計,就給俺們倆介紹了對象,俺比他大一歲,剛開始俺都不愿意。”王培基接話說,“哎呀,她當時是東黃山的青婦隊隊長,我一眼就相中了她。”因著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們在戰斗和工作中對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產生了樸素的革命感情”,兩人雖然是在最為中式的相親認識,但是卻在黨的見證下以最為浪漫的方式結為夫妻,同走一生。
對黨忠誠,服務群眾,這樣的信念貫穿著老兩口的一生。王培基1956年任李家疃村黨支部書記,趙淑玲任婦女主任。“他白天干活,中午和晚上回來免費給村里人推拿治病,有時候外村人來了,不但不收錢,還要留人家吃午飯。”提起老伴,趙淑玲很是佩服。在那個醫療條件并不發達的年代里,王培基自學的推拿技術,為很多鄉親們解除了病痛。
對于趙淑玲的付出,王培基同樣豎起了大拇指,“我老伴年輕的時候太能干,帶領大家修水塘、種菜園,能扛起200斤的石頭,比年輕小伙子還能干。現在腰酸背疼的毛病,都是那個時候累著了……”在家庭的影響下,王培基的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光榮入黨,從這個家庭身上,看到了紅色基因的代代傳承。
抗戰的硝煙已然不見,經歷了時間洗禮、歲月驗證,這對伉儷信念彌堅,傳遞著超越時間的力量。(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孔原 國玉)
老黨員王汝海戰場上勇猛無懼,“死神”三次躲著他走———
傷疤是一枚枚驕傲的“勛章”
連日陰雨,芝罘區只楚街道西牟前街109號的小平房里,91歲的王汝海在老伴的幫助下套上一件藍褂衫。時值初夏,王汝海里外穿著三件衣服也不嫌熱,因為稍一見風,隱隱作痛的舊傷口又要變本加厲地折磨他了。
在王汝海身上,嚴重的刀傷、槍傷至少有5處,甚至有一枚子彈至今未從他的肩胛處取出。對旁人來說,這一道道傷口也許只是觸目驚心的疤痕,但對王汝海來說,這些傷口是他一生引以為榮的“勛章”,見證著他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冒著槍林彈雨英勇殺敵的崢嶸歲月。
腰板筆直地靠在臥房的藤椅上,王汝海饒有興致地講述著戰爭時期的烽火連天,雖然曾經三次跟“死神”打過照面,但他情緒平靜,仿佛在說著別人的故事。
他精神矍鑠,思路清晰,渾身洋溢共產黨人的豪邁氣概,不由將我們帶入到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1945年,18歲的王汝海抱著為國為民的執著信念,光榮參軍。1947年,他成為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的一名戰士。年輕的他打起仗來勇猛果斷、無所畏懼,因為表現突出,同年光榮地成為一名共產黨黨員。“那時候遍地是國民黨軍,入黨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它意味著你要面對無數艱難困苦,要隨時準備著犧牲自己的生命。”王汝海說。他先后參加過三次著名的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正是在這三次戰役中,“死神”“光顧”了他三次。最終,“死神”屈服于勇士,王汝海勝利了!
戰爭年代,王汝海一次又一次擊退了“死神”,是因為他有視死如歸的勇氣,他說,這些經歷并沒有嚇垮他,為了革命事業的勝利,犧牲也在所不惜,更何況是受傷。如今,這些傷口還會不定時的折磨著王汝海,提醒著它們的存在。“我活著是有使命的,我要替戰友們看看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王汝海坦然地說,“戰場上,比我有功的人多了,多少人年紀輕輕就犧牲在了戰場上。我能活著看到現在的變化已經很知足、很幸福了。”
和平建設時期,王汝海自愿扎根基層。他于1951年轉業回到西牟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村干部,凡事干在先、干在前,幾十年如一日服務村民,不計得失、甘于奉獻。他帶領民兵和生產隊在村里搞生產,農忙時常常不分晝夜奔走在幾百畝農田間。“我是黨員,理應要比老百姓干得多。”回憶起那段時光,王汝海淡然地說。
在王汝海的心里,黨員真正的榮譽,是比天還高的責任;黨員的精神,就是面對困難時勇往直前的勇氣、執著和堅守。“父親在饑寒困苦的年代里成長,一輩子不圖名、不圖利,他最珍惜的就是跟戰友們同生共死的那種情分。”王汝海的大女兒告訴記者,“他現在年紀大了,常常念叨要去孟良崮看看埋在那里的戰友。我們怕他身體吃不消,就買了些記錄戰爭年代的紀錄片和電影光碟給他看,他常常一邊看一邊流眼淚,嘴里不時訴說著那些驚心動魄的戰斗場景和生死與共的戰友情誼。他的心一直和戰友們在一起,這么多年一直記掛著他們。”七十多年黨齡的王汝海用一生平凡而無私的行動譜寫了一名共產黨員本色不改、信念如磐的生動贊歌,讓共產黨員精神歷久彌新。(記者 鐘嘉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