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2-07-27 12:27:07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單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前不久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生活在中國長江、已存活約1.5億年的白鱘滅絕。近20年前,IUCN鱘魚專家組中國唯一成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曾發現過一尾受傷白鱘,這也是人類最后一次看到這種曾與恐龍“同框”的野生動物活體。在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危起偉表示,白鱘的滅絕警示人們,必須花更大力氣保護好長江鱘、中華鱘等魚類。
根據IUCN官網給出的定義,當一類物種的最后一個個體死亡時,這個物種就被認為滅絕了。具體來講,在適當的時間內,對一個物種歷史上已知或預測的棲息地進行詳盡調查而未能記錄到任何一個個體時,就認為該物種已經滅絕。而在2019年12月,危起偉就曾在國際學術期刊發文表示,2005年至2010年間,白鱘已經滅絕,不僅如此,可能在1993年,該物種就已功能性滅絕。
“由于白鱘研究資料有限,沒有關于壽命的記錄。根據我們的估算,白鱘的壽命大概是三四十年”,危起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2019年發布的論文中,他和同事認為,白鱘最后一次繁殖可能在1990年左右,產下的白鱘很可能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
2003年1月,危起偉曾在長江宜賓南溪江段發現過一尾受傷的白鱘,這也是人們最后一次看到白鱘的身影。據危起偉此前介紹,最后一次發現的白鱘當時壽命還有20年左右,到現在大概率也死亡了。“至今我們仍未再找到其他存活的白鱘活體,因此我們判定這個物種滅絕了。”
白鱘是長江特有物種,也是距今1.5億年前的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遠古魚類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成年白鱘個體體長7米,最重可達500公斤。危起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白鱘體型較大,以吃魚為生,是長江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頂級食肉者。從進化的角度講,白鱘屬于鱘形目匙吻鱘科,它的祖先要比其他魚類都要早。因此,對白鱘的研究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但令人惋惜的是,曾在地球環境劇烈變化中生存下來的白鱘如今只存在于博物館的標本展覽中,科研人員們再也沒有發現一尾存活下來的白鱘。過去幾十年中,人們并非沒有嘗試過人工養殖白鱘,危起偉在2002年曾救助過一尾白鱘,但它在存活29天后依然死去。危起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沒有能實現對白鱘的人工養殖非常可惜,當時條件有限,沒有人能養得活白鱘。
包括危起偉在內的學者認為,白鱘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導致其生存環境的變化,例如過度捕撈導致白鱘的食物減少。此外,一些水利設施的建設也影響了白鱘前往長江上游洄游產卵。
白鱘滅絕的消息加重了民眾對長江生態保護與物種多樣性的關注,在社交媒體上,不少人關心中華鱘和長江鱘的處境。在IUCN最新發布的報告中,長江鱘已經被認定為野外滅絕。
除了長江白鱘,根據IUCN的最新報告,全球現存26種鱘魚均面臨滅絕威脅。IUCN對全球鱘魚的重新評估顯示,世界上剩余的26種鱘魚物種100%面臨滅絕風險,高于2009年的85%;約2/3的鱘魚種群處于極度瀕危狀態。在全球范圍內,鱘魚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野生魚子醬和魚肉的非法貿易帶來非法捕撈,水壩阻斷了它們的遷移路線,沙石開采破壞了它們的產卵場,以及棲息地喪失。IUCN鱘魚專家組主席艾納·路維表示,“結果令人震驚和悲傷,但卻在意料之中。評估表明鱘魚仍無法摘掉‘世界最受威脅的類群’這一頭銜。”
危起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必須花大力氣保護好長江鱘和中華鱘。當前,中華鱘經過人工繁育培養,已有子二代了。公開報道顯示,長江近年來一直在開展中華鱘和長江鱘的放流。有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累計人工放流約700萬尾中華鱘,長江鱘也有大量放流。不過,人工放流對自然種群恢復的作用仍不明顯,相關機構已連續5年未在長江監測到中華鱘產卵,而長江鱘也由于未能發現增殖放流種群的幼魚而被IUCN評估為野外滅絕。
長江流域分布著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魚類400多種,長江特有魚類170多種;擁有白鱀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國家重點保護水生生物12種。近年來,中國已經加大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力度,長江開始實行“十年禁漁”。此外,農業農村部也陸續發布《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 (2015-2030)》《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2016-2025)》與《長江鱘(達氏鱘)拯救行動計劃(2018-2035)》。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海洋學院教授王亞民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白鱘的滅絕反映出長江生態環境出現的種種問題。國內通過各類措施加強了對長江的保護,但一些物種已經很難再恢復了。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今年發布的《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藍皮書》也提到,我國先后通過物種及其關鍵棲息地立法保護,長期大規模人工增殖放流,人工群體保育及大量科學研究等,開展專門針對中華鱘的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臨一些嚴峻問題,如筑壩、航道建設及航運、水污染和城市化等人類活動影響。
包括危起偉在內的科研人員也在努力通過科技手段保留下這些珍稀魚類的“火種”,他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他帶領的團隊研發出了魚類生殖細胞移植技術,可以從雄性或雌性鱘魚中提取生殖細胞,將其移植到另一種魚體內,并在后者體內形成鱘魚的精子和卵子,再通過體外受精,完成繁殖。
“不過,白鱘目前只有標本,沒有活體細胞,無法利用這一技術,我們希望這樣的技術能夠幫助其他種群的恢復。”危起偉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