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壽光日報
2024-03-25 11:12:03
原標題:綠豆餅的香味從濟寧“飄”到壽光
來源:壽光日報
原標題:綠豆餅的香味從濟寧“飄”到壽光
來源:壽光日報
33歲的張琳琳,從濟寧帶著老母親來到壽光創業,憑借一口帶有家鄉味道的綠豆餅,用心用情傳承著這一傳統小吃風味,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做好每個餅走好每一步
記者來到張琳琳和母親的綠豆餅店鋪時,一方小小的店面被圍得水泄不通,四周都是排隊購綠豆餅的市民。一縷熱氣從市井氣息中飄出,所聞之處,都縈繞著綠豆餅的酥香。“出爐了!我這是寄去外地的,麻煩你包裝好。”“我要兩盒綠豆餅。”“綠豆、紅豆、紫米各一盒。”……每一次綠豆餅新鮮出爐,沒幾分鐘就被客
人搶購一空。
9年前,張琳琳從濟寧嫁到了壽光。為了生計,張琳琳曾做過許多小買賣,但一直沒找到謀生的“招牌”。這時,她想到遠在濟寧的母親有一手制作綠豆餅的好手藝。“媽媽做的綠豆餅在當地很受歡迎,我想來咱壽光也一樣,定能吸引喜歡這一口的食客。”隨即,張琳琳便和母親商量著來壽光“創業”。見女兒信心滿滿,母親一口答應了下來。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租了一個不大的門頭房,一點一點地慢慢干。”張琳琳告訴記者,那時候,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她和母親就要起來洗豆、煮豆,直到第一爐綠豆餅出鍋,時間差不多四五個小時。“因為都是手工制作,每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但最開心的還是看到顧客們喜歡吃。”張琳琳回憶說,剛開始的時候顧客并不是很多,有時一天下來剩下不少綠豆餅,她就和母親天天拿它當飯。酒香不怕巷子深。憑著口口相傳,張琳琳的綠豆餅越做越受歡迎,幾個月便成了周邊的“品牌”,一天下來,從沒有剩餅的情況。
張琳琳制作綠豆餅的選料十分嚴格,選用的綠豆必須是上等品。制作時,浸泡、碾壓、搟面、捏皮、烙餅等工序,每
一道都十分講究。“做了十幾年的綠豆餅,雖說對祖傳的制作技藝和配方了然于胸,但仍然不能忽略任何一個步驟。”張琳琳表示,在母親的指導下,她現在制作綠豆餅的技藝越來越嫻熟。“遵循每一步的技作方法,把浸泡好的綠豆放進抽屜蒸籠里,剩下的交給高溫和水蒸汽;待熱氣散去,蒸熟的豆子晾涼后便被研成豆渣……”張琳琳笑著說,每一道工序她都是一絲不茍地完成,因為這關系到綠豆餅餡料的口感,也關系到多年來苦心經營的招牌。
制作的是品質傳承的是匠心
一個小小的綠豆餅,正成就著張琳琳的創業夢。
“我和媽媽的第二家綠豆餅店鋪也開張了,還注冊了商標,同時上了一條標準化的生產線。現在,我們的綠豆餅香味兒飄得越來越遠。”憑著好口碑,張琳琳的綠豆餅如今也實現了多元化經營,她表示,因為僅靠她和母親每天的制作量,根本滿足不了每天的需求。為了更好地將自己的綠豆餅招牌打出去,她制定了一套標準——遵循老手藝,進行標準化生產。“現在,我們每天的產量能達到
3000斤,基本能滿足食客們的需求。”
每天早上五點,張琳琳準時來到生產車間;中午十二點后,張琳琳會根據之前的訂單開始派送。“我們會根據市場轉變經營方式,除了固定的經銷點,我們也直供壽光當地的十幾個微商。”張琳琳告訴記者,根據現在的訂單量,靠她和母親也忙不過來,為此,數月前,小她十幾歲的妹妹也加入到了創業隊伍中,“我感覺當初的選擇沒有錯,別小瞧一個個不起眼的綠豆餅,是它們成就了我最初的創業夢。”
采訪中,張琳琳表示,之所以能在壽光站穩腳跟,是因為當地的風土人情吸引了她。“壽光是我的第二故鄉,這里的人都很熱情,也很有干勁兒,包括我們雇的工人,每天都兢兢業業地和我們一起拼搏。”近兩年,不少人想學習綠豆餅的制作手藝,對此,張琳琳會定期組織培訓,公開傳授,“下步,如果我們的綠豆餅能走出壽光,我也會考慮加盟銷售,讓更多的外地人品嘗到這份傳統美食。”
“這門做餅手藝,考究的不僅是獨家的技法和配方,更重要的是食材的選擇。所謂的傳承,傳的不是一紙配方,誠心與品質才是根本。”如今的張琳琳,正堅定地走在自己的創業路上。
■本報記者 王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