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2-07-28 09:34:07
攜手國內知名高校,山東通佳機械有限公司設計出的IV型儲氫瓶,讓氫能源汽車“充氣3分鐘、續航千公里”的夢想照進現實;創新實施“靜默認證”,老人等特殊群體領取惠民補貼,再也不用為在手機上一次次認證發愁;文化“兩創”引領下的“八個融入”,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回歸生活……在“孔孟之鄉”,創新,不僅是錦上添花的“妙筆”,更是所有工作的“原點”。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今年,濟寧市深入貫徹省“十大創新”行動計劃,進一步強化創新思維、明確改革路徑,確定126項重點改革創新事項,為開展全領域工作拓展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釋放出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力。
“兩圖譜三平臺”搭建研發成果轉化橋梁
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盡快突破關鍵技術;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卻往往守著好技術找不到“婆家”。今年以來,濟寧市通過繪制“企業研發需求圖譜”和“全國技術成果分布圖譜”兩張圖譜,積極搭建研發成果轉化橋梁,成功讓32項科技成果找到了好歸宿。
山東通佳機械有限公司是濟寧一家從事高分子復合材料加工裝備研發生產的重點企業。前段時間,為順應氫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公司著手研發高壓儲氫瓶,可就在項目臨近完成時,一些久攻不破的技術瓶頸拽住了研發的腳步。
氫能源汽車與普通汽車最大的區別在于能源系統,而用于存儲高壓氫氣的儲氫瓶,隨之成為關鍵零部件之一。“采用‘塑料內膽+碳纖維纏繞’工藝制造的IV型儲氫瓶有極高的技術門檻,世界范圍內目前僅有少數國際汽車品牌制造商掌握這門技術。”山東通佳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說,在“企業研發需求圖譜”指引下,公司成功對接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的科研團隊,不僅解決了難題,產品也以最快速度問世。
“說白了,兩張圖譜一張用于搜集本地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技術難題,一張用于匯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在此基礎上,我們一手利用數字化系統進行技術供需的匹配;一手建立‘揭榜制’新型科研攻關機制,對未達成匹配的項目面向全球征集技術攻關方案。”濟寧市科技局科技規劃與資源配置管理科科長梁晨光表示,對達成揭榜意向和技術合作的項目,濟寧市將采用“補、投、貸”相結合形式給予項目資金支持。不到一年時間,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濟寧重點企業牽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知名高校,技術難題被屢屢攻克,一些優秀的研究成果也實現產業化轉化。
在“兩張圖譜”基礎上,濟寧市還著力打造了“綜合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專利導航平臺及產學研合作活動”三個平臺,一頭連高校,一頭通企業,雙方實時發布技術需求和科技成果,并通過大數據精準匹配和互動式交流,快速、高效、便捷地找到供需“契合點”,打通了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濟寧已繪制發布高端裝備、新材料、電子信息等7個產業領域“創新圖譜”,收集整理企業技術需求535項、產業共性技術需求259項、涉及國內外150余所高校院所的技術成果達到1131項,簽訂合作協議141項、項目總研發投入達23.4億元。
“一件事”思維打造政務服務新模式
日前,落地嘉祥化工產業園的省重點建設項目山東世紀連泓新材料項目,迅速落地開工。其中,讓項目副總經理范文峰感觸最深的是,項目開工前的審批流程由過去的“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三個階段合并為“工程建設許可”一個階段,“開工那些事”變為“開工一件事”。
“不能老是讓已經備好的米等著下鍋。”談到對項目開工前環節進行的流程再造,嘉祥縣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張以恒介紹,作為濟寧開工審批“一件事”改革試點縣,嘉祥在摸清開工審批堵點、卡點后,結合“一業一證”改革,將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等開工前的11個事項進行合并辦理,申請人只需到一個窗口、填一張表單、交一套材料、走一個流程,即可辦完所有事項,審批時限由22個工作日壓減到了6個工作日。
“行政審批時間每壓縮一天,項目就能在落地投產和經營發展上多一天時間。”范文峰說,對企業而言,工程建設領域的行政審批改革不僅加速了項目建設進度,也用優質的營商環境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創新力。“開工一件事”所帶來的,不僅是項目落地、建設、投產效率的大幅提升,更體現了政務服務改革的“一件事”思維。
近年來,濟寧市圍繞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重點環節,組織實施政務服務“雙全雙百”工程、開展系列創新。以行政許可為突破口,率先推出“市縣鎮三級同權”改革,基本建立統一編制、聯合審核、動態管理的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管理機制;5.3萬余家企業注冊“惠企通”服務平臺,26個市直部門的116項惠企補貼事項完成線上流程配置并對外服務,20個簡易許可“秒批秒辦”;依托數字技術深化“一網通辦”“跨域通辦”,120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運行,身份證、營業執照等證明材料在辦理700余項高頻事項時免提交……“一件事”式的套餐政務服務模式,創造出更多元的應用場景。
“民辦教師補貼每月360元,高齡老人補貼每月30元,居民養老保險每月150元……”這是鄒城市鋼山街道后八里溝村村民宋光水享受到的惠民補貼政策清單。但在過去,每領取其中一項,都要進行一次單獨的資格認證,這可把82歲的老人愁壞了。
為解決高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待遇領取認證不便的問題,2021年7月,濟寧選取基礎條件較好的鄒城市、汶上縣,在省內率先創新試點“靜默認證”,依托濟寧市大數據中心開發建設的待遇資格靜默認證平臺,在對接人社、衛生健康、民政、醫保、交通運輸等部門,共享22類數據的基礎上,建立“靜默認證為主、遠程自助認證為輔、人工認證為補充,疑點信息實地精準核實”的資格認證體系。
近日,《濟寧市2022年政務服務重點任務清單》發布,濟寧將持續聚焦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數字化“四化”建設,明確90項具體任務,在辦事大廳和“濟e辦”自助服務終端同步上線“一件事”辦理專區,在細化分解各類型服務場景的前提下,實現辦事渠道的多樣化、辦事體驗的極簡化、辦事方式的便捷化。
“八個融入”激活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奶奶、爺爺,你們坐好就行,打菜打飯的事就交給我和小伙伴們去做。”看著娃娃們在食堂里跑前跑后,老人們很欣慰。這是7月21日中午,曲阜市防山鎮齊李村幸福食堂里發生的一幕。
為了讓孩子們從勞動中學習孝善文化,村里“復興少年宮”的志愿者們決定利用暑假,策劃一次“我勞動 我快樂”走進幸福食堂活動。孩子們先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觀看了關于孝的動畫片、學習了關于敬老愛老的方式方法,隨后在午飯時間來到幸福食堂,有的到后廚幫忙擇菜,有的留在餐廳打掃桌椅、給老人打飯……在勞動中,孩子們對照顧老人有了新的認識。
“原來真沒仔細看過奶奶走路的樣子,原來她的背駝得這么厲害,每一步都邁得很辛苦。”5歲的孔令泰說。
去年,曲阜市被確定為鄉村“復興少年宮”全國50個建設試點縣(市、區)之一,包括齊李村在內的首批22個試點村率先開展公益“夏令營”活動。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熱鬧起來了:村里教師報名加入志愿者隊伍,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走進“父母課堂”,村干部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云平臺”邀請志愿者舉辦興趣培訓班……一年多以來,“復興少年宮”作為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融合載體,已經成為促進農村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平臺。
傳統文化只有融入時代、融入生活,才能煥發出旺盛生命力。濟寧一直嘗試通過“兩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八個融入”(融入精神文明建設、融入青少年教育、融入干部政德建設、融入基層社會治理、融入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融入鄉村振興、融入網絡建設、融入城市發展)。一方面打造一批文化“兩創”示范點,建設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全國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驗基地;另一方面做大重點文化活動影響力,推動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辦會規模、國際影響力、國際傳播力上實現更大突破,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并主動匯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儒學研究教育傳播平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講好孔子故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創新、創意“活”起來。
近日,任城區李營街道李營村兩鄰居因屋頂安裝光伏太陽能發電板影響采光發生糾紛,街道調解員李哲了解情況后,通知雙方到村“和為貴”調解室。通過優秀傳統文化“六尺巷”故事的講解,這個麻煩事被李哲成功化解。截至2021年底,濟寧共建成“和為貴”調解室4711個,實現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調解成功率達98.5%。
濟寧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建立了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五位一體”科學架構,覆蓋濟寧全市的“和為貴”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此外,加強村居“和為貴”調解室規范化建設,設立市縣鄉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推動矛盾糾紛妥善化解在基層。(高峰 孟一 王浩奇)(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