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8-21 14:16:08
原標題:創新實踐教學體系 促進社區低碳化建設
來源:中國教育報
“十四五”時期是實現碳達峰的關鍵期、推進碳中和的起步期。低碳社區作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城市中的新模式,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由之路。湖北大學是湖北省政府部門與國家教育部門共建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近年來,湖北大學藝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發揚“自強不息、克難奮進”的“習坎”精神,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主動適應社會發展,服務中國城鄉快速發展中人民對環境品質不斷提高的需求,關注環境設計學科發展系統知識的建構,聚焦未來社區的低碳建設目標,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功能和優勢,開展低碳研究,以社區共享空間為載體,從低碳建設背景出發,結合我國低碳社區的現狀和國外經驗,提出低碳社區建設的途徑。
倡導“綠色建筑”理念發展社區低碳建筑
首先,要倡導環保材料的運用。湖北大學藝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師生通過調查研究及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發現,人類消耗的能源、排放的溫室氣體和產生的垃圾40%來自建筑物,建筑節能是涉及全社會能耗的大事。因此,發展社區低碳建筑是建設低碳城市的重要環節,采用當前的低碳建筑技術,能源消耗可以比傳統設計減少約80%。為減少建筑能耗,在低碳社區的設計建造中要融入“綠色建筑”理念進行建造或更新,在未來的社區規劃過程中要堅持集約化建設理念,借鑒英國貝丁頓零能耗發展居住區的社區構建方式優化社區結構,在不影響碳匯、綠化系統的容積量、社區文脈及其周邊環境的前提下,培育碳匯系統,增加碳匯總量。其次,在社區建筑設計時合理選址。用最佳的朝向、間距等爭取更多的日照,科學布局建筑物與其他系統的關系,形成優化微氣候的良好界面。同時,應改善建筑物的隔熱保溫性能,以實現建筑節能。例如,可以采用貝丁頓社區的建筑能耗模式,采用三層窗戶,所有房子都坐北朝南,最大限度地儲存熱量,同時采用一系列措施進行社區雨水收集再利用,盡可能做到社區水資源自循環。
倡導綠色交通、綠色出行
在國內,交通工具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在社區中倡導低碳交通,宣傳低碳出行方式極其重要。位于德國弗萊堡市郊的弗班社區,“共享車輛取代擁有,讓生活更寬廣”的這一交通理念非常值得借鑒。湖北大學藝術學院的師生在研究中發現,與低碳出行相關性最高的指標依次為生活服務設施可達性、軌道公交站點覆蓋率、街道底商線密度、慢行通道密度和安全島達標率,生活服務設施可達性及軌道公交站點覆蓋率高,意味著居民出行距離縮短,街道底商線密度高意味著能豐富居民的出行體驗,減少慢行時的枯燥感。在將來,慢行交通會是城市中最純凈的出行方式,也是城市活力的表現載體,更是城市居民感受城市精彩生活的依托,無論在機動交通如何發展的情況下,都不應削弱綠色交通、綠色出行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如何補齊社區生活圈低碳出行環境建設的短板,讓居民在低碳的前提下依然能夠保證出行的便捷度,從而徹底減少汽車的尾氣排放,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倡導新能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使能源供應更多地脫離了傳統化石燃料。同時,小型熱電聯產、太陽能、風能裝置具有分散式能源的特點,綜合供暖、供電,更具能源效率,且無污染性。如國外的貝丁頓社區,就充分利用了太陽能和生物能。首先整個小區的生活用電和熱水的供應由一臺130千瓦的高效燃木鍋爐來提供,燃木來源于包括周邊地區的木材廢料和鄰近的速生林;其次,交通工具的能源需求由太陽能電力來滿足;而弗萊堡很早就開始發展替代能源,截至2007年,弗萊堡的太陽光電板鋪設面積已達1.1萬平方米,同時運作時可生產7300千瓦電力。下一步,我國要大力鼓勵社區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要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以及小型熱電聯產裝置為社區供能,這不僅讓社區更加綠色環保,同時也能夠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讓低碳社區擺脫傳統能源的束縛。武漢市也制定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具體目標,如要“加大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快電力設備改造,增加穩定天然氣源供應,構建清潔低碳型能源消費結構,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20%以上”。
低碳社區建設要政府部門支持、民眾參與
低碳社區的建設需要政府部門通過出臺相關文件給予必要的支持與指導,根據本地情況擬定本地區低碳社區建設方案,進行有效規劃與管理,主要包括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環境的保護與控制、能源的開發與治理等。另外,湖北大學藝術學院在研究中發現,低碳社區的建設往往需要很大的經濟支撐,依據我國國情來說,這個經濟支撐點主要有兩個方面:即由政府部門出資支持低碳社區示范建設,并給予大幅度的政策支持,這種情況比較適合我國低碳社區建設的初期。在低碳社區規劃建設有好的表現之后,再由民間團體自發組織,這一情況比較適合我國低碳社區建設中后期。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制定出嚴格的低碳社區建設標準,對低碳社區的創建加以引導、督促、檢查和驗收,為低碳社區建設提供良好的法律和制度支持。另外,社區的主體是人,居民是社區最基本的構成和最活躍的因素,因此低碳社區的建設離不開社區內居民的密切配合。相關部門應建立起多樣性的公眾參與渠道,為公眾提供便捷途徑以獲取低碳社區相關信息,開通表達意見的服務通道,建立專門的低碳社區管理(創建)機構,承擔開展社區低碳教育和宣傳活動的責任,提高社區居民的低碳意識,鼓勵公眾理性、積極參與到低碳社區建設中,重視塑造社區居民的低碳理念與行為,讓居民成為社區低碳發展的持久內在動力。
低碳社區不同于普通社區,它不是簡單地堆砌各種理念、方法和技術,更不是一個時髦名詞,它是社區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形式,將推動生態宜居城市的建設與發展,進而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下一步,湖北大學藝術學院將結合自身情況,整合優勢教學資源,以資源、環境和能源等相關專業為依托,加快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圍繞低碳經濟發展的內涵要求,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功能和優勢,著眼于政府部門對建設低碳社區的需要,拓展教學平臺,探索完善產教、科教、校企融合的育人新模式,促進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優質教育資源的融會貫通,通過各類專業的實踐教學積極參與到低碳社區建設中去。
(張安然 周李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