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2-08-24 09:09:08
原標題:那山,名叫賀蘭
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故事】
雨過彩虹升起,天空更加湛藍清新。站在銀川平原遼闊的大地上,向西眺望,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靜靜地臥在那里,似一條蔚藍色的屏風,豎立在荒漠戈壁與平原綠洲之間,把兩種不同的景色分開。再久久地望去,忽然會覺得那靜臥的山巒舞動起來,像群馬呼嘯著奔馳向前。這是何等壯觀的圖景!四季不同時間里,這里的景色會變幻萬千,無論你何時佇立于此,都會思緒潮涌,不忍離去。
這座山叫賀蘭山。
壹
真是難以想象這座山有多么古老。地質學家告訴我們,這座山經歷了20多億年地史的演變,從一片浩瀚大海中,接受了巨厚的沉積,歷代地層層層疊加、擠壓、褶皺,最后在喜馬拉雅運動的作用下,形成了今日的賀蘭山。如今在山谷中隨處可見山體上一道道緊挨著的褶皺,記錄著那驚天動地的變化。
當人類認識和記錄這座山時,已到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時期。
漢武帝時,北擊匈奴,再一次將軍事力量延伸到賀蘭山地區,在賀蘭山東麓設立了北地郡管轄的廉縣。《漢書·地理志》記:“廉縣,卑移山在西北。”廉縣西北的卑移山就是賀蘭山。
“賀蘭”這個名字是何時出現的,是什么意思?
《晉書·四夷列傳》記載,在匈奴的眾多部落里,有一個叫“賀賴”的部。后來的學者考證,“蘭”是“賴”的轉音。因為匈奴賀賴部在賀蘭山一帶駐牧活動,久而久之就將原來的卑移山稱為賀蘭山。到了隋代,賀蘭山的名稱終于確定下來。
唐朝李吉甫所著《元和郡縣志》對“賀蘭”做了這樣的解釋:“山多樹林,青白望如駁馬,北人呼駁為賀蘭。”所謂“北人”是指北方游牧民族,“賀蘭”意為像青白色的馬。原來“賀蘭”一詞是“胡語”,即北方游牧民族的語言,但它卻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流傳至今,如今不僅是山名,也是寧夏的一個縣名。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各民族共同的社會生活中,傳承下來,這是一個實例。
讓賀蘭山熠熠生輝的不僅是帶有北方游牧民族色彩的這個名稱,更在于它蘊含的文化的內涵。遠古,那些駐蹕在賀蘭山各條山溝里狩獵和游牧的先人們,不僅靠著大山的采集和泉水養活著自己,而且還把自己內心世界的所思所想和追求,想象成藝術形象和各種圖案,鑿刻在堅硬山崖的石壁上。后來的人們,模仿著他們的先輩,不斷在賀蘭山的石壁上鑿刻著各種圖案,把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想象、他們的情感和對賀蘭山的崇拜一直保留到了今天。這就是先人們留給人類的一筆重要文化遺產——巖畫,賀蘭山因為有了各式各樣的巖畫而靈動起來。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幾乎在遠古的同一個時代,世界不少地方都出現了相類似的巖畫,他們似乎是相約而為,共同用巖畫這種語言來表達思想情感、崇拜追求。
我國歷史上雖然有過對巖畫星星點點的記載,但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現象去發現、去研究,卻是很晚的事情。20世紀80年代,寧夏在開展文物普查的時候,發現了在賀蘭山的各溝口有不少巖畫分布點,后來發現越來越多,內容形式特別豐富,引起了國際巖畫學界的高度關注。從此,賀蘭山向世界展示了獨特的巖畫王國的面目,國際巖畫委員會兩次重要的現場觀摩、研討交流會議,就在賀蘭山下的銀川舉行。
20世紀80年代,藝術家韓美林第一次踏足賀蘭山下,就被古老神秘的賀蘭山巖畫深深打動。此后,他多次來到這里,觀摩巖畫,汲取靈感。他在《蘭山天書》中云:“賀蘭山險入層云,萬古長風動鬼神。石器為符巖作紙,摩崖鑄畫史留魂。”他停住腳步,繼杭州、北京建立的“韓美林藝術館”之后,把第三座藝術館建在了與巖畫為伴的賀蘭溝溝口。2015年12月21日,他在開館儀式上,深深地向賀蘭山鞠躬,感謝賀蘭山及山上的巖畫為他開啟了藝術創作的新階段。遠古文明與當代藝術在這里連線,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生生不息在賀蘭山再現風采。
貳
賀蘭山依傍著黃河,山溝里的泉水、山前洪積湖及黃河之水養育了山前的平原及先后來到這里從事狩獵放牧和農耕勞作的人們,他們依水而居,生命有了保障,也有了創造文明的條件。就在賀蘭山東麓約30公里、黃河東岸的水洞溝,發現了2萬多年前舊石器時代的“河套人”文化遺址。創造舊石器文明的河套人與創造巖畫的賀蘭山人,他們選擇的共同家園就在賀蘭山下、黃河之濱。
早從秦漢開始,賀蘭山以東的黃河兩岸,大量的內地移民至此戍邊,他們帶來了中原的農耕技術,又致力于利用黃河優勢引水灌田,世代相傳,終于把這里開發成富饒的綠洲。因為有賀蘭山的護衛,才有了銀川平原富庶之地,正如唐朝詩人韋蟾所稱頌的“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
賀蘭山西側,曾經是匈奴、鮮卑、突厥、黨項、蒙古等眾多游牧民族馳騁過往的大漠荒原。他們往往跨過山口,越過邊墻,富饒的綠洲也是他們向往的地方。
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與中原遷徙而至的農耕民族,常常在這一帶集中,或友好往來,或相互征戰,目的都是要取得相互間經濟文化的聯系,以補充和滿足各自的需要。天然的賀蘭山、黃河,還有人造的長城,都不能阻隔這種交往交流,這一線反而成為各民族的交融線,農耕與游牧,都在這一線駐扎下來,因為他們越來越覺得相互都不可缺少。
在賀蘭山蘇峪口的山溝里,有一座佛教寺廟叫靈光寺,門前的說明牌上介紹說,“靈光寺原為西夏皇家寺院,后因地震而毀”,現在的寺院是以后重新修建的。由此可見,那個時候,佛教文化已在這里得到傳播。一位守山人告訴我,就在靈光寺之側,至今還留存一條古老的驛道,雖然不再使用了,但山里人給它起了個現代名字“銀巴古驛”,即連通大山東西兩側的通道。在這條古老的驛道上,曾發現過一枚唐代的錢幣。守山人推測,當年的絲綢之路,可能會有很多條走向大致相同的支線,這條驛道會不會是其中的一條?唐代的錢幣是不是絲路的遺留?
公元十一世紀初,建立西夏國的首領們毫不猶豫地將帝王陵園建在賀蘭山腳下,他們對這里是風水寶地深信不疑。其實,賀蘭山賦予他們的是早已在這里形成氣候的中華文化之風。當世人說,黨項人建立的西夏政權,“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西夏陵也是仿宋陵而建。中華文化乃立國之本,它將多元歸為一體,西夏概莫能外。
清朝初年,清廷允準蒙古和碩特部的部眾,自新疆移牧于賀蘭山以西的阿拉善地區,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設置了直屬清廷理藩院管轄的阿拉善和碩特旗。阿拉善設旗以來三百余年,不僅擔負著守護北疆的重任,也一直保持著和賀蘭山以東寧夏地區各民族的密切往來。大山兩側的人們一直像走親戚一樣,你來我往,他們對賀蘭山都懷著同樣敬仰、感恩和崇拜的心情。阿拉善的蒙古族同胞,視賀蘭山為帶來溫潤和福音的神山,精心呵護。在阿拉善境內的賀蘭山,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生態。賀蘭山還是阿拉善地區的佛教圣地,深山之中的廣宗寺、福音寺是內蒙古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名望最高、建筑最美的兩座藏傳佛教寺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這一帶深深感受到衣食住行、禮儀習俗、語言娛樂中各民族的文化元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終于成為水乳交融的一體。賀蘭山聯結著各民族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命運,賀蘭山在這個共同體的大家庭中,就是團結和統一的象征。
叁
從賀蘭山蘇峪口溝口向西望去,在夕陽的輝映下,山形呈現出一尊睡佛的形象,睡佛被一層金邊包裹,剪影顯示出睡佛面仰天際,有突出的“眉骨”和“鼻梁”,還有微合的“嘴唇”,好像一位安詳臥睡的老人。守山人驕傲地說,這是帶來吉祥和好運的天相。
賀蘭山真的很神奇。地理學家指著中國地形圖說,如果把南北走向的祁連山、賀蘭山、呂梁山這三座山和東西走向的秦嶺連在一起,就呈現出一個“山”字,賀蘭山就是這個“山”字中間豎寫的那一筆,這一筆,注定了賀蘭山在中國內陸山形格局中的獨特地位。賀蘭山東麓的銀川,則被認為是中國大陸的地理中心。
這塊風水寶地不僅是人類的家園,各種動植物也樂于棲息于此。松樹、山楊、白樺等數百種植物,分布于山前山后;馬鹿、獐子、盤羊、青羊、巖羊等一百余種動物,奔走在山崖、山澗,他們無憂無慮地生長生活在賀蘭山這個多種生物共存的美好樂園里。
賀蘭山還是一座資源的寶庫。公元1272年,馬可·波羅穿越西夏舊地,他發現賀蘭山北部有一種黑色的“會燃燒的石頭”,這就是著名的賀蘭山太西煤。如今優質的太西煤遠銷世界各地,成了寧夏的品牌。相傳,賀蘭石是女媧煉石成功后的第一塊補天石,其光澤柔潤,質地細密,幽藍的色澤中“碧綠”嵌入,自然生成一體,成為制作硯石的極品。
為什么從古到今人們留戀賀蘭山?因為賀蘭山巍峨起伏,巒峰連綿,用自己寬闊的胸膛和背部,呵護了寧夏平原,為大地奉獻了一塊珍珠般的綠洲;因為賀蘭山的幾十條山溝,把大山兩側各民族的人們緊緊相連,打不散,分不開,誰也離不開誰;因為賀蘭山不僅是寶藏豐富的一座富礦,還是底蘊豐厚、充滿靈氣的精神家園。寧夏平原的人們稱賀蘭山為父親山,阿拉善的同胞視賀蘭山為神山。只有走近它,仰視它,才能深刻感受到賀蘭山在人們心目中,有何等崇高的地位。清晨或者黃昏,風雨或者霜雪,向西眺望,靜靜地看山,看山頂云卷云舒,看山上色彩變化,歷史現實,家國情懷,都會和賀蘭山緊緊聯系在一起,都會有一番心靈的對話。
啊,那山,名叫賀蘭。
(作者:陳育寧,系著名民族史專家,寧夏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