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8-24 09:08:08
原標題:退休人群規模有多大?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現在開始至未來10年間,‘60后’群體持續進入退休生活”——最近,關于退休人群數量的討論上了網絡熱搜。面對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的現實,人們對“退休”二字的關注也延伸到公共服務供給、社會養老體系等話題。
目前,中國退休人群究竟有多大規模?將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什么影響?養老制度建設已做了哪些準備?
中國已跨過第一個快速人口老齡化期
“周圍1962年出生的人真不少”“跟前兩年相比,今年退休的老同事明顯多了”……在一些企事業單位,今明兩年退休人員有增加的趨勢。
如果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歷年出生率和總人口數計算每年出生人口數,再以這個出生人口數簡單推算,全國邁入60歲的人口數去年不到1200萬,今年超過2000萬,明年預計接近3000萬。反映到現實生活中,退休人數可能增加明顯。
那么,如何認識未來一段時期中國退休人口規模?
出生人口數量依然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告訴本報記者,依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歷年出生率和總人口進行推算,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共有37個年份出生人口超過2000萬,這37年又構成了3個出生高峰。
第一個高峰是1950-1958年,其間有6個年份出生人口數量超過2000萬。
第二個高峰是1962-1975年,每年出生人口均超2000萬,其中1963年達到頂峰,接近3000萬人。
第三個高峰是1981-1997年,每年出生人口均超2000萬。
“如果按60年往回推,今年對應的正是第二個出生高峰的起始年份1962年。”原新說,這也是近期退休人口數量引發大量關注的主要原因。
不過,目前中國執行的主要還是男干部及職工60歲,女干部55歲、女職工50歲的退休年齡,退休人數不能簡單按60歲標準來看。換言之,相當一部分1962年左右出生的女性,5年前或更早前已經退休。此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末全國人口14126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1425萬人、鄉村49835萬人。而近5億農村人口并沒有嚴格的退休制度和概念。
“從理論上來說,出生高峰未必就一定對應退休高峰。”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陸杰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只有當社會制度等常量不發生變化、出生規模特征明顯且持續時間足夠長時,退休人口數才會呈現相應的變化態勢,這是人口學變化的正常過程。而多位專家也認為,參考出生人口數等指標,伴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退休人群規模有所擴大將是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近10年間,中國已跨過了第一個快速人口老齡化期。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量為2.64億,已占到總人口的18.7%。從2010年“六人普”到2020年“七人普”的10年間,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量明顯高于前一個10年。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翟振武認為,這主要與20世紀50年代第一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人口隊列相繼進入老年期緊密相關。而在“十四五”時期,20世紀60年代第二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更大規模人口隊列會相繼跨入老年期。
退休規模在擴大,積極因素也不少
退休人口增加會帶來哪些影響?在許多長期研究人口學的專家看來,有挑戰,但不必太過緊張。
陸杰華說,退休人口增加,意味著全社會需要支付的養老金更多,對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提出更高要求。人口老齡化也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長遠影響。此外,不少人注意到勞動力的供給數量近年來有所減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從2012年開始出現下降,年均減少300萬以上,預計“十四五”期間還將減少3500萬人。
“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是人口學發展的規律。”原新認為,老齡化趨勢無法改變,但這一現象本身不是問題,只有當它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匹配時才是問題。“當前應重視的是如何在老齡化程度加深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社會可持續發展。”
雖然退休人群規模在擴大,但綜合來看,積極因素也不少。
——總體上依然“年富力強”。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在2020年“七人普”數據解讀中明確表示,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8億人,勞動力人口資源仍然充沛;人口平均年齡是38.8歲。
——低齡老人數量可觀。去年中國的平均預期壽命邁過78歲的門檻,中國確實進入“長壽時代”。而2020年“七人普”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55.83%,這些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勢,身體狀況還可以。
——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當前及今后退休的老年人,多是改革開放以后進入勞動力市場,受教育水平、工作技能比以往都有較大提升。2020年“七人普”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人,占比為13.9%,比10年前提高了4.98個百分點。同時,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至10.75年。“過去單純依靠勞動力規模,現在勞動力素質更高了,可以將結構老化的劣勢進一步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陸杰華說。
——社會產業轉型升級加速。一方面,機械化、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產業結構升級,“這降低了全社會對體力勞動的依賴,社會就業對年齡的包容性增強了。”原新說。另一方面,退休人群收入水平比以往提高,老年產品和服務消費擴大,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帶動老年產業發展。
——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4億人。多年來,全國基本養老金持續上漲,今年再次上調4%,惠及上億退休人員。劃撥國資充實社保基金、中央調劑金制度等重大改革措施,護航養老保險基金平穩可持續運行。8月18日公布的2021年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年度報告顯示,到2021年末,社保基金資產總額突破3萬億元,達30198.1億元。人社部方面多次強調,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沒問題。
多位專家表示,積極適應人口發展趨勢,挖掘蘊藏其中的機遇,是未來較長時間的重點。
“邊富邊強邊老”,化挑戰為機遇
天津話、東北話、山東話……語音搜索,方言也能聽得懂。近期,國內某知名購物網站上線了方言語音搜索功能,讓老年人免去網絡購物時手寫打字的煩惱,實現輕松購物。沒有廣告、沒有彈窗、界面干凈、操作明晰,多款手機APP也推出了為老年群體量身打造的“適老版”,讓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機更加便捷。眼下,越來越多企業和品牌圍繞“銀發經濟”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這是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一個縮影。“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目前,相關政策調整已出臺或正在謀劃中。
在退休人數引發熱議的同時,延遲退休這一話題再次引發關注。近幾十年,多數國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齡,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退休年齡普遍在65歲以上。“十四五”規劃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促進人力資源充分利用。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此前介紹,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具體的改革方案。方案要借鑒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和經驗,更要充分考慮現實國情、文化傳統以及歷史沿革等情況,將充分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取得最大公約數,確保方案科學可行、平穩實施。
針對一些人擔心的退休人員養老問題,制度體系正不斷完善。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標志著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出臺。參加個人養老金,可以在養老保險一、二支柱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份養老積累,進一步提高老年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在今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方面明確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制定配套政策,確定個人養老金制度試行城市。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近日表示,從國際橫向比較看,當前中國老齡化進程總體上與經濟發展水平相當。在人民生活的持續改善下,中國老齡化程度還會進一步加深,本世紀中葉將達到主要發達國家水平,但屆時也將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因此,這是一個“邊富邊強邊老”的歷史進程,面臨挑戰的同時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們完全可以將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轉化為推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積極因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