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2023-04-20 09:48:04
原標題:消費成拉動經濟增長主動力
來源:金融時報
原標題:消費成拉動經濟增長主動力
來源: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余嘉欣
去淄博吃燒烤、西雙版納過潑水節、西安大唐不夜城看演出……最近不少地方火了,成為人們爭相“打卡”的目的地,足見煙火氣的升騰和消費的較快恢復。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今年以來,消費回升態勢明顯,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一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6%,較去年全年明顯回升,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受訪專家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平穩轉段,一季度經濟循環加快暢通,內需增速明顯回升,消費復蘇強勁,線下聚集性、接觸型消費持續改善,汽車等耐用品消費也有所改善,消費市場形勢開局良好,為全年經濟恢復和擴大消費打下了堅實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從兩年均值看,社會商品零售額仍低于常年水平,消費持續回升的動力還有待進一步提振。下一階段,仍需多措并舉,不斷釋放消費潛力。
生活服務消費恢復強勁
“五一”假期臨近,消費者的出游熱情高漲。北京、上海、西安等熱門旅游城市的車票已被搶購一空;攜程發布的“五一”假日旅游前瞻報告顯示,國內游訂單量已追平2019年同期,同比增長超7倍。
旅游行業的火熱,顯示出生活服務消費恢復強勁,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需求逐步擴大,商品和生活服務消費反彈幅度較大,服務業和服務消費回升幅度超預期。從消費類型看,一季度,商品零售102786億元,增長4.9%;餐飲收入12136億元,增長13.9%。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良好,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9.0%、7.5%。升級類商品銷售大幅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書報雜志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3.6%、13.4%。服務消費明顯恢復,3月份,全國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達56.9%,接觸型、出行類消費快速回暖。
“3月份消費主要呈現‘兩升兩降’的特點。”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線下場景恢復增長,汽車市場熱度回升;疫情相關消費繼續回落,地產類消費下滑。
總體來看,一季度居民消費意愿有所回升。“春節以來,消費明顯回升,顯示出中國經濟的韌性。”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特別是接觸類、場景類和服務類消費需求表現強勁,比如,酒店、旅游、餐飲需求旺盛。“從結構上看,服務性消費改善更為突出。”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發展部聯席負責人黃文濤表示,從居民消費支出看,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5.4%,其中,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名義增長6.2%,顯示需求端消費大幅改善。
究其原因,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首先,伴隨消費場景限制全面解除,各類線下消費正在迅速恢復,經濟回升對消費信心也有一定提振;其次,今年以來,促消費政策發力,多地發放規模不等的消費券和消費補貼,金融機構加大消費信貸投放力度等,拉動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明顯好轉。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國內就業和物價整體保持穩定,居民前期積累的儲蓄也為消費恢復提供了堅實基礎。
大宗消費品表現相對偏弱
相較于大幅增長的生活服務消費,大宗消費品表現仍需關注。具體來看,統計局數據顯示,作為主要大宗消費品,一季度,汽車和家電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2.3%和1.7%。3月份,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速較1至2月回升20.9個百分點至11.5%,但據測算,兩年平均增速只有0.04%。另外,3月份,家電、家具、建筑裝潢材料等零售額增速較1至2月均有所下滑。
王青分析稱,一季度汽車零售額同比下降,主要受購置稅優惠政策在去年底到期等因素影響。周茂華表示,3月份與樓市相關的家電、家具及建裝方面零售銷售相對偏弱,顯示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仍處于恢復階段。
“總體來看,3月份消費繼續呈現分化態勢,接觸型、聚集性消費繼續回暖,但耐用品消費恢復勢頭有待提升。”溫彬表示,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消費意愿尚待進一步提振。數據顯示,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傾向仍然較強。二是消費能力尚未明顯改善。調查數據顯示,3月份16歲至24歲人口失業率上升至19.6%,為歷史次高水平,就業市場仍待企穩。此外,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8895元,同比增長4.6%,低于去年末的4.7%,收入分配格局仍有待優化。
圍繞可持續性提振消費
隨著經濟企穩回升,就業形勢逐步改善,消費場景不斷增加,居民消費信心有所提高,帶動平均消費傾向上升。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平均消費傾向為62%,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國內經濟恢復向好,但需求不足的制約依然明顯,一些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回升基礎還需要鞏固。”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綜合來看,今年以來消費整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費意愿有待進一步提升。
還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提振消費?“關鍵在于通過經濟修復帶動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王青表示,除了全面放開消費場景限制、推動經濟較快回升外,重點要通過深化改革開放組合拳,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改善居民收入預期。周茂華表示,支持消費穩步恢復,需要繼續加大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支持力度,促進充分就業,改善就業市場結構以提振消費信心,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合理降低消費成本,鼓勵企業積極創新,增加高質量商品和服務供給。
“當前和未來,要高度重視居民部門仍然信心較弱、需求不足等問題,繼續加大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實施力度,加快采取下調首付比例等措施。”針對住房消費改善,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建議后續在如何更好地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采取更有力的支持措施。
對下一階段的消費形勢,專家判斷較為樂觀。“下階段,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有望繼續保持主導。” 付凌暉表示,首先,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就業逐步改善,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明顯下降,將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同時,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消退,消費場景不斷拓展,也有利于消費持續增加。從中長期發展來看,中國目前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正處在消費快速升級階段,長期消費前景向好。綜合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會逐步增強。下階段,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積極增加優質供給,把擴大消費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結合起來,不斷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福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